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晓光  徐晋涛  季永杰 《水利经济》2005,23(6):23-24,66
介绍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的背景,定性分析城市居民用水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城市居民用水量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确定影响城市居民水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水价的提高会对减少城市居民用水数量;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会显著降低城市居民用水量;城市居民家庭用水存在规模效应;城市用水人口素质越高,人均年用水量越多。得出结论:通过运用价格机制,改革用水制度,可以调动人们节约用水的积极性;采用更为节水的生产技术,会大大消除水资源供求缺口,其成本也可能大大低于调水方案。除此之外,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也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用水量,例如家庭平均人口数以及受教育人口比例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以及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提出的效率指标要求,测算海南省预期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评估用水指标的可达性。阐释了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应用时间序列法和灰色等维动态递补模型,对2020年和2025年用水指标进行预测,并将现状年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估2020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现状年下降27. 7%、36. 2%,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控制目标。这一结果为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提供技术支撑,对于海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向不同地区制定切合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辽宁省14个城市1999-2005年的用水效率数据,以用水效率为因变量,对影响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城市用水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中,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与用水效率呈正相关,而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呈负相关;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来说,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虽略有不同,但人均GDP是它们共同的影响因素,说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揭示城市人均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关系,分析政策因素对于城市人均用水量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27个国家在1960—2010年的城市用水情况,发现城市人均用水与经济发展存在着N型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均用水量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城市用水趋于稳定,且略有增加,这一关系吻合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态,因此被命名为水的库兹涅茨曲线。区分水的效率政策和水的效能政策2种不同的政策,发现水的效率政策对于降低城市人均用水量效果更为直接显著,而水的效能政策则需要一定时间的实施使其发挥效果。政府可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的政策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水量中生活用水量占着相当大的比重,水污染中生活污水又占相当大的比重。1998年我国城市总供水量中生活总用水量占城市总供水量的47%。1999年上海生活用水量占城市供水量的59.2%。上海市从1997年开始,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超过了生产废水排放总量。据有关资料和报告,家庭厕所用水、洗衣用水和淋浴用水约占了总生活用水量的69%。由此可见厕所卫生器具有性能对于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庆市现有水资源、城市用水、供水情况及2010年用水预测,对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指数分解模型对影响中国用水量变化和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扩大是促进全国用水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并且前者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后者;行业用水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的优化都有利于用水总量的降低和用水效率的提高,但行业用水效率提高具有较大的贡献率,贡献率分别为76%和53%。最后提出研究期内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评估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迅速增加,据统计我国在1980年前除台湾以外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年用水量为57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包括火电厂)用水523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49亿立方米。根椐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市和工业用水总量将要达到1387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包括火电厂)用水将达1264亿立方米,(考虑了单位电量用水比目前可下降20%的因素)城市生活用水123亿立方米。因此,在水资源贫乏地区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在我国北方有的城市提出“挤农压工保生活”,也有的提出“挤农保工压生活”的水资源分配原则,总之,挤农是普遍采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近年来的缺水状态、水资源禀赋及用水的空间差异,使得公平配置水资源对于该省充分发挥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方法,分析了江苏省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表明:2013—2017年,社会角度下江苏省水资源配置较为公平,人口数量和水资源拥有量在空间上基本匹配;而经济角度下该省水资源配置存在一定不公平性,用水量与GDP在空间上匹配度较低,且该不公平性主要由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间的用水量差异造成。继而对提升江苏省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先满足人们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经济生产用水、完善用水量控制目标等。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鞭效应”是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对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用水部门和地区的需水量预测方法,输水线路长度,水价波动及当地降水情况,每一个节点地区可能存在着本位主义思想,用水量短缺时的博弈,供应链复杂的多层次结构。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不确定性,减少用水户用水量的变动性,缩短提前期,建立节点地区之间的战略协作关系、订立供水协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秦巴山区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掌握该区域水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进行了水资源量的平衡分析,结合区域水资源分布特征和利用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四川秦巴山区的水资源量呈现分布不均匀的特性;区域水资源利用水平还较低,用水量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还较小,从总量上看还有较大的利用空间;现状条件下,各分区供水量和用水量是平衡,但2020年,各市均存在月可供水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情况,必须采取管理和工程综合措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减缓缺水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渝西地区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渝西地区现存水资源的条件和利用现状,以当地的发展趋势为背景,预测了该地区至2030年的需水量增长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产水量极为短缺,只得依靠过境水量补给.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和人类需求不一致,水质污染严重,导致渝西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渝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吕芳  兰霞 《水利经济》2012,30(4):12-15
沿海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为例,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供水量、耕地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万元工业产值需水量、需水模数、生活需水定额7个评价指标,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按现有技术条件发展,研究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or water across sectors increa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iver basin as the appropriate unit of analysi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fac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modeling at this scale can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for policy makers in their resource allocation decis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ntegrated economic‐hydrologic modeling framework that accounts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 allocation, farmer input choic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non‐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 and resource degradation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gains from improvement in the allocation and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Maipo river basin in Chile. Economic benefits to water use are evaluated for different demand management instruments, including markets in tradable water rights, based on production and benefit functions with respect to water for the agricultural and urban‐industrial sectors.  相似文献   

15.
赵萍  汤洁  尹笋 《水利经济》2017,35(4):55-58
根据湄公河流域自然特征、水资源现状、水利工程现状及规划资料,分析湄公河各流域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未来趋势,为湄公河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我国同湄公河各流域国开展相关合作提供最基本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湄公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呈上升趋势;老挝未来将加快水电开发节奏,其规划水电总装机容量占湄公河总装机容量的70.0%;泰国对湄公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灌溉方面,未来泰国灌溉引水有增加的趋势;柬埔寨和越南分别在湄公河干支流上有水电工程规划,但柬埔寨的用水需求主要体现在为保证其洪泛区土壤肥力,对湄公河上游雨季充足的洪峰流量的需求,越南是湄公河流域灌溉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主要的用水需求是旱季湄公河三角洲灌溉需水。  相似文献   

16.
曹淑敏  陈莹 《水利经济》2015,33(4):47-49
在统计我国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再生水、海淡水、雨洪水、矿井水、苦咸水等5种非常规水源占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再生水利用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海淡水利用主要在沿海的浙江省、天津市、河北省等省份,雨洪水利用量以山东省、云南省、江苏省居前三位,而苦咸水利用量以河北省、甘肃省、山东省最多,矿井水利用量主要集中在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3个采煤大省。总体来看,我国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相对紧缺、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北方地区,以及沿海淡水资源缺乏的省份和海岛。虽然我国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量逐年增加,但在管理和技术上存在缺乏扶持政策、缺乏统一规划、水价成本倒挂、技术标准不完善、技术驱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从完善政策、统筹规划、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监管和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水权、水权制度的概念及水权制度改革的思路;通过对水权初始分配的研究,明确了初始水权的分配层次、分配原则,提出各区域水权分配、各行业水权分配、各用水户水权分配的分配方法;结合河北省水权制度现状和水资源过度开发的特点,围绕水权的合理分配、高效利用和顺畅流转,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规划了河北省水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提出建立河北省水权分配制度、合理水价形成制度、节约用水奖励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沿海围垦规模巨大,世界尚无先例。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是关键,而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技术又是水资源保障关键技术之一。分析国内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研究围垦区水资源需求管理措施、盐碱环境下多水源多用户淡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以及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处于我国南方丰水地区,但水质型缺水及河湖生态环境状况不佳是长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流域水资源配置采用行政协调分配模式而非市场手段,需求侧为规划方案的预测需水,因此供给侧的水量也随之固定,且不随水价而改变,不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选取“水银行”模式探索流域水资源配置新手段,提出了以太湖等重要河湖为调配中心的“太湖水银行”模式初步设想,通过存水、贷水等业务体现水的真实价值和配置、保护、调度等综合成本,近期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交易付费约束用水需求,促进水的合理、高效使用,远期则提出了以奖优罚劣为准则促进太湖等重要河湖来水水质保障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建设用地需求增大,耕地质量下降;矿业资源后备不足,地质灾害严重和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开发不足,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资源综合利用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中,应重点保护现有耕地;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保护生态系统、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协调区域发展,综合整治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