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贫困地区多为集人口贫困、生态脆弱和资源丰富于一体的复合型区域,长期以来受限于自然环境条件和区域功能定位而难以推进扶贫开发,部分地区通过生态扶贫模式就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摆脱贫困的双赢进行了探索。文章构建抗逆力分析框架对生态扶贫模式进行评价,强调通过提升多元主体的抗逆力,抵御贫困风险,从而增强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可持续脱贫。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当前关于精准扶贫的政策,可发现其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导向。其一是问题导向型精准扶贫,以直接减少贫困为目的;其二是发展导向型精准扶贫,以促进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建设为目的。对比发现,发展导向型精准扶贫是现阶段中国减少贫困的较优模式。由此,解构发展导向型精准扶贫的核心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发展导向型精准扶贫的创新进路是现阶段中国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廖晶晶 《经济师》2008,(5):174-175
云南的旅游扶贫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文章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5,(10)
目前我国对贫困进行区别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贫困线,低于该线即被划分为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国家的众多扶贫资金,但是对于贫困线上的"边缘群体"来说,生活仍然很贫困,却由于收入高于贫困线一点而与国家扶贫政策无缘。面对这种"一刀切"的不足,文章采用模糊集方法构建了一个多维模糊贫困指数来对贫困人口进行有效识别并确定其贫困程度,将贫困人口分为高度贫困、中度贫困和轻度贫困三个层次,以便根据其不同的贫困程度采用不同的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理论上总结扶贫资金支出对农村贫困的减贫效果,构建扶贫资金支出与农村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的研究假设,以宏观调查数据度量我国农村贫困程度,揭示我国农村贫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动态减贫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具有正向减贫效果;以工代赈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以及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深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而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强度的冲击则显示出负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显著负效应。据此,文章提出改善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精准扶贫的新阶段,以单一指标衡量贫困的方式已不合时宜,采用多维度贫困测度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生产、财政金融、居民收入、生活与健康及教育5个主维度、16项指标出发,对其贫困状况进行测度,并考察各维度贫困对总体多维贫困的贡献度,分析该地区在2006~2013年多维贫困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的贫困县标准未能准确反映各县的真实贫困程度,可能导致对贫困县的判定出现误差;而多维度贫困测度法可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精确瞄准致贫原因。2006~2013年地区多维贫困状况虽有缓和,但改善程度有限,甚至个别维度贫困状况呈上升态势。可见,适应精准扶贫要求,应推动多维度贫困测度法的广泛应用,并基于此构建"普惠——精准"的均衡脱贫攻坚政策,实现精准扶贫绩效的多维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减贫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政策策略创新需要在新的减贫实践中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结合广西天等县农民创业的减贫实践,从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执行中的农民创业环境优化、农民创业与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双向良性互动创业扶贫模式,为新时期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优化和扶贫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贫困山区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往往具有高度地理重叠性,成为当前旅游扶贫攻坚战重点区域。在当前各种旅游扶贫鼓励政策下,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是旅游扶贫的重要前提和现实基础。利用旅游优势度评价模型和区位熵指数法对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36个县(市)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空间等级划分与评价。运用多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36县(市)旅游资源与产业进行集聚类型分类,得出由各县(市)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与空间滞后量决定的四种不同旅游扶贫区域类型。依据各区域类型特征提出政企合作模式、战略联合模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模式及区域联动模式4种旅游扶贫模式,以期为各县(市)探索新型旅游扶贫模式实现精准扶贫提供指导,对其他同类型贫困片区旅游扶贫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也就是粗放扶贫,主要针对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家庭使用科学的程序进行精准的识别、帮扶、管理的一种治理贫困的形式.精准扶贫需要对人群进行细致划分,提高资金效益,创建扶贫新模式.要想完成此目标,首先就要创新地区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使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提高地区的农产品的效益.这就使最新的扶贫方式,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3)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一是要做好新时期扶贫。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环境恶劣、资源枯竭、产业布局失误等原因,带来我国目前贫困形态多种多样。而我国目前主要采取输血型、关怀型、造血型、开发型等扶贫模式,虽然这些扶贫模式对我国消除贫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凸显。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常态,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只有完善扶贫工作模式,创新扶贫思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贫困与生态"恶性循环"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摆脱"贫困陷阱"已成为社会共识,其中绿色发展和绿色扶贫理念深入人心。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贫困的研究,发现绿色贫困将是未来贫困问题研究的新视角。然后从贫困内涵入手对国内外反贫困模式进行总结,提出绿色扶贫是未来反贫困模式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相互关系争论焦点,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归纳了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研究特点。在研究内容上,突出了生态和贫困的协同耦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定量角度探究生态脆弱与贫困的耦合度的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下一步应对绿色扶贫的作用模式、作用机理、制约因素、驱动力机制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超越外源式扶贫,构建以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内源式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是消灭贫困、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不二之选。通过对黔东南岜沙苗寨旅游扶贫实践的实地调查发现,社区"贫困文化"的存在、旅游产品单一、贫困人口资本匮乏及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中话语权的缺失是制约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生成的主要原因。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内生机制构建上,需要多措并举,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村寨自组织建设,明晰村寨居民在民族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  相似文献   

13.
李倩 《当代经济》2018,(4):20-21,54
精准的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建立扶贫战略大局的重要手段.秦巴连片特困区经过长期的扶贫后,很多地区依然没有脱贫,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及新情况.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已成为解决秦巴连片特困区当前贫困形势的最佳措施.本文针对秦巴连片特困区贫困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扶贫效益构建了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当今扶贫攻坚的主要战场,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及贫困类型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关键。从多维贫困指数及发生率角度探讨我国扶贫问题已成为当今国内研究的焦点。在科学、系统设计多维贫困测算指标的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扶贫重点市(州)为例,构建基于"单维度、多维度识别及贫困加总/分解"多维贫困测算法对研究区域贫困人口进行测算与分析。利用Kriging法对非样本点进行空间插值,从而系统、合理地分析研究区域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农村家庭存在多个维度的贫困,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多维贫困家庭达到了70.9%,重度贫困家庭达到了40.1%;多维贫困指数较高,其中燃料、人均收入、教育年限对贫困指数的影响较大;此外,不同地区各贫困指标差异不同,地处武陵山片区的怀化及湘西自治州的农村多维贫困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地理》2021,41(5):223-231
基于多维贫困理论,构建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个人能力发展、居民思想进步、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态环境破坏5个方面,对旅游扶贫试验区阜平县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1)地区经济发展、个人能力发展、居民思想进步与旅游扶贫满意度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生态环境破坏与满意度之间存在负向关系。其中,居民思想进步对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感知影响最大,其次为生态环境破坏、个人能力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而居住条件改善对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感知较弱。(2)居民旅游扶贫满意度对旅游参与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转型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研究揭示出,必须将解放居民的思想作为关键的扶贫内容,真正让贫困群众有参与感、成就感、尊严感。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各种精准扶贫的探索逐渐展开,普惠金融理念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方面也都成绩斐然.伴随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贫困大数据也逐步建立.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精准扶贫的成果和贫困大数据的初步成果,考虑到现代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本文探索了“互联网+社会互助精准化”模式的精准扶贫的可能性和具体实施方案,希望借助社会力量帮扶贫困学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实行的财政扶贫行政化运作模式,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司化运作模式通过在财政扶贫资金直接到贫困农户无偿使用之间增加一个公司化的实体,按照公司制成立的实体管理和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对国家无偿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扶助项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和效益分析,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构建了“收入主导型”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标,并对成人和儿童设置了差异化的多维贫困识别标准,以此为基础运用CFPS数据度量了我国多维贫困的程度,最后进一步探究多维贫困产生的原因。有74%的儿童存在至少一个维度上的贫困。儿童的多维贫困程度比成人严重,儿童健康和教育维度贫困率都在20%左右,亟须从生命周期视角下构建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对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因素、家庭负债情况等因素影响显著,折射出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国家民委公布的《2007年民族自治地方农村贫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以少数民族贫困县最为集中。因此,从制定新的扶贫规划、重新确定少数民族贫困县、创新和调整反贫困模式及建立贫困监测系统等的角度看,必须构建包括贫困识别指标和贫困程度综合评估指标在内的贫困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程度,为反贫困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策略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物质贫困的单一视角,而应突破以劳动报酬和消费为贫困衡量标准的传统方法,引入多维贫困研究理念,构建多指标的贫困衡量体系.福利贫困作为多维贫困中的一种潜在的贫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复杂性,在实践中需要纳入扶贫减贫的视野并加以重视.通过运用AF方法对农民工的福利贫困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福利贫困所反映的问题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中度的福利贫困而言,我国新农合和新农保的福利保障程度仍然较低,而在重度贫困下,社会保险和看病问题成为农民工福利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实践中我国应当以消除福利贫困为重点,积极推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