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发现,企业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和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特别是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现的企业绩效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 ,激励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创设满足企业人员各种需要的条件 ,激发企业人员的各种潜能及努力动机 ,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常用的激励模式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等。在管理激励的实践中 ,企业组织是一种层次性结构 ,激励往往是上层对下层的一种职责 ,因此 ,必须使前者具有对后者激励的积极性。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中必须解决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可以通过股票期权、股票购买权、业绩股份等激励措施 ,使高层管理人员认同企业的价值趋向 ,促使高层管理人员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身的内在利益追求 ,真正充分发挥高层管理人员的作用 ,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个完善的、系统的激励机制将是企业实现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张栋 《新疆财经》2005,(4):65-71
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新疆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总资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所持股份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激励机制之上的。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统一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使经营者能够努力实现公司所有者的利益最大,防止道德风险。而衡量二者是否建立联系,很大程度体现在经营者的薪酬是否与企业业绩挂钩上。本文以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薪酬激励和其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民营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为例,运用其披露的2008年的财务数据来考察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货币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企业规模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因而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在逐渐增多。在企业的经营发展当中,中层管理人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激发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都有着较大的益处。因此,在企业当中,应当以绩效评估为基础,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3,(29):1-19
强化问责制,注重过程,提高薪酬激励效果,规范信息披露是近年来美国公司高层经理薪酬的显著趋势特点。我国企业高层经理薪酬管理可资借鉴的做法主要是:强化薪酬委员会对高层经理薪酬的管理,根据高层经理薪酬构成及特点,科学评估其适当性和竞争力,确保高层经理能力和绩效与其薪酬的关联性,细化信息披露规则并强制执行等。  相似文献   

8.
康娜 《中国经贸》2014,(13):101-101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绩效管理活动的中坚力量,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绩效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客观分析了供水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加强供水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沪深两市中83家物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物流业的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高管激励里面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薪酬激励及股权激励,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对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企业高管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然而高管股权与企业绩效并没有表现出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我国物流业的高管激励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同时也为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专利数量为创新绩效的衡量,通过以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认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对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研究发现薪酬对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激励的差异性。报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与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具有较为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呈现过度激励,但报酬最高的前三位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激励则不存在过度激励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和结论。  相似文献   

11.
鲁海帆 《南方经济》2010,28(5):23-32
利用2001—2007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CEO内部继任可能性对高管层内薪酬差距及其激励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CEO内部继任可能性较小时,公司为了提供足够的激励而倾向于扩大高管层内的薪酬差距,但这种扩大薪酬差距的行为并不一定会导致业绩提升。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薪酬差距的设定主要反映了CEO及股东们的观点,而业绩如何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CEO高管人员对这一薪酬差距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产业是"十二五"能源规划的重中之重,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内政策体系不完善,具有资本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的特点,并且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动的环境中,董事会、股权结构对高管团队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以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管团队组成特征(包括规模、年龄及教育程度)与企业绩效(包括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并以董事会权力、股权结构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竞争度的不断增强,规模较大的高管团队的优势凸显,同时,平均年龄较小的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代表董事会权力的董事会持股比例较高可以强化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负债融资通过对经理人员工资和在职消费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绩效的激励效应出发,研究负债融资的工资和在职消费激励效应,并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负债融资的工资激励效应并不明显,而在职消费激励效应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CEO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在学术界与现实管理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该主题的研究一直未有统一定论。而国外由于资本市场较发达,股权激励推行的时间较长等原因,研究较我国而言系统而深入。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认为大多数研究进行的是现金薪酬、股权、期权三方面各自的或综合的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并对此进行系统综述,文末对比国外研究,提出了国内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吕鹏 《改革与战略》2010,26(4):52-54,129
文章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政府为了确保国企管理层社会性任务的顺利执行,压低了管理层的薪酬差距。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越强,则管理层的薪酬差距越小。文章还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差距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与股权激励并没有表现出替代性。同时,经典的锦标赛激励模型给出的两个重要假说得到了验证,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规模确实与薪酬差距正相关,公司外部环境的风险同样与薪酬差距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委托代理理论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且他们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不确定性因素,委托人应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达到企业业绩最优。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的经理激励合同设计模型,假设经理在完成第一期任务后,可以与委托人重新谈判,进而对经理的有效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计算和分析得出,经理能否得到满意的固定薪酬对经理人的行为选择和企业的长期业绩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China "s state-owned banks have undergone radical chang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cluding partial privatization and listing in both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and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by analyzing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banks over the period 1998-2012 using two frontier technique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Big Four banks improved considerably after property rights reform, but this improvement is not sufficient to keep the banks at the production frontier. Tobit regressions confirm that static ownership effects are negative but that the property rights reform has had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GDP growth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have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banks, which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joint 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an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value of ownership reforms of 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  相似文献   

18.
张云燕 《特区经济》2007,219(4):111-113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它把经理人的利益和其对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种制度。本文从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遇到的税收法律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zes income and earnings concentration in Portugal from a long-run perspective using personal income and wage tax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ome concentration was much higher during the 1930s and early 1940s than it is today. Top income shares estimated from reported incomes deteriorate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even if Portugal did not tak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flict.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the drop was less important than in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The level of concentration between 1950 and 1970 remained relatively high compared to countries such as Spain, France, UK or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crease in income concentration, started very moderately at the end of the 1960s and which accelerated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74, began to be reverse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During the last 15 years top income shares have increased steadily. The rise in wage concentration contributed to this process in a significant way. The evidence since 1989 suggests that the level of marginal tax rate at the top has not been a primary determinant of the level of top reported incomes. Marginal rates have stayed constant in a context of growing top shares.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业绩评价与企业业绩评价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相对业绩评价机制,将经营者业绩与企业业绩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企业业绩的二次相对评价来反映经营者由于努力经营管理而产生的业绩,为现代公司治理中关于代理人业绩评价的难题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