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齐政教授,男,1942年10月2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籍湖北汉阳人,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65年冬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地层专业,现任教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为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及中国宝玉石协会教育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2.
刘建勋,男,1934年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1952年求学于四川财经学院会计系,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宣化地质学校任教.1972年转入河北地质学院(现石家庄经济学院)任教至今,1”1年晋生为教授。先后担任过全国地质会计学会、全国地质审计学会、河北省会计学会、成本研究会理事、地矿部经济管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部高等院校高职评委,《地质技术经济管理》杂志副主编,石家庄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刘建勋教授在4O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如一忠于教育事业.协勤恳恳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他的教学工作,对象广、数量大,先后给不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学研究领域由找矿、勘探拓宽到全球规模和区域范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社会性问题。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及地矿行业的结构调整,为地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必须培养既懂地质,又属于经济与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是地矿部门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地勘行业的特点,在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曾于1860年、1868~1872年两度到中国作过地质与地理的调查。李氏精心设计了7条调查路线,实地收集了大量资料。在他的巨著《中国》一书中,充分反映出他对中国地质科学的多个领域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中外学者对此曾作过恰如其分的评价,如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之一翁文灏认为“中国的地质学是建筑在由李希霍芬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动国际教育发展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化改革开放后又一将引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中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教育合作对象,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选择到中国留学。整体来看,我国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在国际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育国际化经验不足、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低、教育国际化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多元化国际教育交流、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内外合作办学等对策,为我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方法参考,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教育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就素质教育的内容、现状及如何进一步实施,略述管见。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问题,如同知识、能力一样,早已有之。中国古代孔子的“修身养性”,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等,都很注重素质的养成。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更高层次上重新认识了素质的重要性,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0年出版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到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从1993年中国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1994年…  相似文献   

7.
清朝末年,我国国弱民贫。一些爱国之士,力图发展科技,振兴中华。近代地质教育事业,于兹萌芽。当时一方面派人出国学习地质科学,如邝荣光、王宠惠、顾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都是我国早期学习地质的留学生;一方面进厅教育制度的改革,把地质科学列为某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之一。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立的京师同文馆,就开出“金石”课。到八十年代,上海格致书院则开设“矿学”。不久广东水师学堂、湖北铁路局、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天津北洋西学堂均开办矿学堂或设置矿务科,把地质、矿物作为主要课程讲授。本世纪初,京师大学堂也开设地质、矿物方面的课程,并一度设立地质学门及矿冶门,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章鸿钊,就曾在京师大学堂任教,他是中国人自己在高等学校教授地质学的第一人。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小学课程中也一度设置地质、矿物方面的课程,并陆续编写出版了教科书若干种。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0(3):F0002-F0002
王守忠,男,1964年2月出生,甘肃会宁人,石家庄经济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1982年9月考入河北地质学院(现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系矿产调查专业学习;1986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得硕士学位,被分配到河北地质学院德育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6年被任命为人文法律系副书记兼副主任,负责科研和学生工作;现在考入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基础建设的投资也在增大,比如地铁、铁路、公路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必须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现在中国的工程地质勘察迎来新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各种的挑战。本文从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等方面对整个工程地质勘察进行分析。对其勘测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任振纪教授,男,汉族,1940年10月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人。1963年7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地质地理系。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地质学院任教,历任资源研究室主任、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实验室主任。民盟石家庄市委员会委员;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第四纪地质、冰川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抱粉学会会员。1992年招收环境地质学研究生一名,历年从事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给本科生及研究生主讲课程有:“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泡子花粉学”、“环境科学”、“古环境演化”等。除此之外,先后为国家地震局、西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应用人才,石家庄经济学院坚持"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构建以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教学平台和构建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实践平台,多方位培养地质技术经济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商务英语专业是目前各高职高专学校争相开办的热门专业,但是如何办好这个专业,怎样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各个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构建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面向职业生涯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实训实习条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新型的科技型人才,成为全球教育界和全世界的共识。进入本世纪,我国将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了高等职业教育,但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科技型人才,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设计课程体系,作者通过加拿大关国职业教育的考察学习,结合自身二十多年从事会计教学的体会,提出了会计专业渐进式循环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实施创新教育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尽快成为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专业的重心是对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传统单纯语言型人才培养的传承和革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来实现。当前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单一语言技能训练,造成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受到质疑。英语专业技能课作为主体课程,应从调整课时比重、改造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实现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口总量大,但国民素质低,人才比重小。为了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念,全面开发人才资源;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完善市场配置;遏制人才外流与引进国外智力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借鉴美国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中国经济学教育实践,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注意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课程教学平台、科技实践平台建设,改进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财经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日语从事国际商务、金融、财会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设计基于数字化资源的财经日语课程主题,优化财经日语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财经日语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高校应根据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办学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的社会,教育必须改革。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素质教育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这样人才素质才能更加优化,科学技术速度才能加快,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