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法经济学是运用包括效益在内的经济学方法和价值观研究分析评判法律问题的方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经济法的社会效果与功能 ,分析探讨实现经济法高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法经济学是运用包括效益在内的经济学方法和价值观研究分析评判法律问题的方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经济法的社会效果与功能,分析探讨实现经济法高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教学历史较短,发展尚未成熟。根据经济法教学内容繁杂、与经济学关系紧密以及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几大特点,我们提出了在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效率,但其亦包含公平的涵义.基于从庇古税到交易费用理论演变历程的分析,循环经济法较之以前的环保法提供了更多更完善的政策工具.纳什均衡理论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出台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由.对循环经济法的经济学分析涉及两个重要工具:循环经济法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以及成本与收益分析.循环经济法供求关系的理想模式是均衡,成本-收益分析这一被广泛运用于现实的经济学工具能够帮助法律人找到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循环经济法制最优运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体系是经济法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其与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等基础理论问题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从经济法体系概念的提出、经济法体系的涵义、经济法体系结构分析及其中相关问题的讨论来分析、总结我国经济法体系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帝国主义"是对经济学研究范围或研究方式的拟称,是指经济学的研究存在着范围扩张和学科侵略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于对经济学对象和范围界定方法的误导。第一:部分经济学家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作为工具进行"跑马圈地"式的扩张,去解释其他人文、社会现象;第二:与上述相反,部分人把经济学的一些相关学科作为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也就是说不具有扩张和霸权行为,具有扩张和霸权行为的是经济学家。这种霸权行为其实是经济学家迷失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自从经济学将视野扩展到法学上后,效率便成为了法律经济分析的重要的价值观,其也同样被定位成了诸多部门法的价值。但如果不加任何修饰的将效率价值赋予到各个部门法中去,不仅会对这一词语产生误解,也不利于该部门法特殊价值的实现。因此有必要从由民商法到经济法产生的过程及背景分析入手,对效率一词的含义在不同语境、不同部门法中予以考察,揭示其在民商法和经济法价值中的不同内涵和价值定位并阐明效率是经济法的核心价值这一观点,力求对经济法的效率价值做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基础理论都有自己的特色,它的发展和演变有自己本身的属性,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色、把握区域经济学与衍生学科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其与区域经济学有共同渊源的衍生学科进行比较,使对区域经济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及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法经济学"理论应运而生,契合了经济法治建设的时代要求。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下位法,有着"市场经济大宪章"之称,是一部交叉性很强的法律,集中反映了法经济学的特质,而《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遵循了从经济学角度来阐述反垄断法的写作思路。相对于反垄断法,经济学应该定位为一种辅助性的操作工具,充当参照物的角色,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相似文献   

10.
要完善经济法自己的责任理论,首先需要明确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与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强调在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中,要实现从责任—地位向地位—责任的思维转向;坚持以经济法之角色责任理论为指导,倡导确立主体—责任研究范式为经济法责任之基本分析框架;通过运用系统化分析和类型化研究等方法,去发现经济法责任理论与传统法律责任理论的关联性以及经济法责任形态的独特性,着力构建富有传统+独特内涵的独立、系统、科学的经济法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用经济学的概念及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被称之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第一个把经济学分析扩展到法律制度,成为当代法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在《国富论》中,斯密通过对学徒法、谷物法等一系列法律的经济分析,揭示了法律制度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物经济形态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形态.而经济形态是指由技术方式所决定的并且反映技术方式的生产方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所表现的是以此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整个经济系统或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了解经济形态的演变规律和特征对于研究生物经济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与调控是经济法的本质。从“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政府之手”这一命题分析出发。研究了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性、有效性、合法性问题,论述了经济法对于克服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关系主体对经济法的选择,强调的不是事后能否给予公正的裁判,而是事前是否进行了社会成本节约的共同预防.借助经济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发觉经济法蕴含着"经济共同契约"(自然法)精神,这种精神使经济法专注于经济集体浪费或者自我消耗之预防,并通过保护特定经济关系引导公众行为、行政执法和司法裁判,协同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特殊经济...  相似文献   

15.
从近现代的大量单行经济法律法规中总结出来的经济法,不同于过去个体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及其附属存在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已存在的私法、公法,经济法是个体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生产(合作生产),以及各自为了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转变为争夺利润的竞争性交换的产物。研究经济法权利,必须自我突破传统私权论,以及突破传统公权论和私法公法法域论的束缚,并从中看出经济法与人们不因合作而丧失其所创造的得益、不因竞争而丧失他们创造利益的实现,以及国家只能采取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等方式与市场主体合作创造全社会的增量利益而得益等相关,因此,经济法权利是以劳动力权为其基本权利范畴的现代法。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经济法的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得以凸现,经济法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补充、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作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具体地说经济法应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经济法应以全社会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应树立人、社会和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观;经济法应全面追求社会公平、全面公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融合和良性互动促使社会法产生,经济法作为社会法中的一个法律部门,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市场失灵现象使政府职能有所扩展。使其运用有形之手干预经济,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正是为了规范干预的手段、程度、范围等而产生,显然具有社会性。  相似文献   

18.
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经济法的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都贯穿着协调的精神。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协调并用的结果,经济法的功能是综合系统地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平衡协调法。经济法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本科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若干思考,提出应从选好教材、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沈阳经济区2003、2008年和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和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财政政策角度探讨了财政政策取向,认为应从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能源绩效,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