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属于大学内部制度规范,其构架可诠释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微观管理中高校的领导体制行政化、管理模式机关化、民主管理形式化等问题突出,而在当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下的高校共青团团内民主建设也逐渐趋于行政化,管理模式机关化.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下的高校共青团民主建设对于当代青年团员更好地融入共青团、增强青年团员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共青团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教授治学     
近年来,教授治学作为一种权衡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内部管理治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高教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追溯教授治学的历史演变进程,挖掘其理念内涵,并试图通过分析高校在教授治学管理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教授治校浅淡高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作为科学技术和思想发展的摇篮,实行教授治校的方针,对推进民主政治进程,提高高校学术自由、科研水平有着毋客置疑的促进作用.建立在学术独立基础上的教授治校,既是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水平的一次改革创新,也是推进高校民主决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林松 《经济师》2011,(6):118-119
民主管理学校是高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且也是保障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我国高校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工会应该在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促使工会充分履行其职责,为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贡献自身力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虽然高校重科研论文的科研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退化,评价功能的泛化,“核心期刊”引发出诸多负面效应,过度重视科研论文,给高校带来重研轻教、学术浮夸、无效科研充斥等严重问题的冲击。因而,亟待探索建立适合高校科学有效的科研成果评估机制,肃清“核心期刊”的负面影响,还高校一个安静的治学办学环境,以实现高校总体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平衡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6.
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风,是指高等院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和治学方法,它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老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术风气及学校领导的治校风气。学风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7.
孙浩 《大陆桥视野》2008,(11):79-80
我国的高校出版社是高校的一个附属部门,同时也是我国出版界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出版社以大学的教学、科研为依托,主要出版大学教材和出版高、精、尖、新的科研著作,为科技进步、学术积累、文化传承服务。  相似文献   

8.
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着生态承载力过重;各高校治理结构不合理,学术生态恶化,行政化倾向严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资金链脆弱等一系列教育生态问题,制约着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公共政策层面,要明晰教育产权,大力发展股份制学校,优化教育生态环境;进一步健全公共教育财政体系,完善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缓解教育生态承载力过重的现象;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去行政化"、教授治学的目标,提高治理效率,实现江苏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学术“近亲繁殖”的概念界定、产生原因和潜在影响3个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学术“近亲繁殖”相关研究文献。研究发现,学术“近亲繁殖”受到高校招聘与教师应聘动机、高校特征、国家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学术“近亲繁殖”对教师个体的学术产出、职业发展,以及高校与整个国家学术系统的发展均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当前研究在界定学术“近亲繁殖”源头问题上缺乏共识,导致学术“近亲繁殖”对教师个体的利弊争论一直存在。鉴于此,对后续研究提出两点展望:一是从动态视角分析学术“近亲繁殖”现象;二是深入研究学术“近亲繁殖”现象背后的筛选机制。  相似文献   

10.
顾勇 《经济时刊》2000,(2):11-13
“校园经济”是一种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学术背景和人才优势的新经济。以往,人们一谈到校园经济,马上会想到目前最热门的学生创业、风险投资等等,但是除了关注科技创业这一层面以外,  相似文献   

11.
祁赛喃 《经济师》2024,(2):189-190
推进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系统化和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推动高校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沉到一线、走进学生中间,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零距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文章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概念出发,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时代下面向未来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2006,(3):F0002-F0002
由改革杂志社主办,经济学家、当代财经、经济问题、上海经济研究、财经科学杂志社(编辑部)协办的“首届经济学管理学期刊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4月25-27日在渝召开。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经济与管理院系的专家学者与六家经济学管理学核心期刊资深编辑面对面交流,共襄“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学管理学期刊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盛事。会议由重庆市社科院副院长、改革杂志社社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仟孟东方教授主持。重庆市社科院院长、改革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澍研究员和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江俊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兰州人学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管理》2014,(2):F0002-F0002
2014年3月8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路径”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经贸大学召开。来自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媒体和实际部门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河北经贸大学校长纪良纲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研讨会由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建奇、武义青分段主持。  相似文献   

14.
《技术经济》2001,20(9)
20 0 1年 7月 2 1日至 2 2日 ,在成都西藏饭店召开了“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 2 0 0 1年学术年会” ,与会代表 10 0余人 ,其中高校代表 4 2人。在 2 1日上午的大会上 ,高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吴贵生教授作了“国外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状况综述和我国学科发展探讨”专题演讲 ,详细介绍了“技术管理”学科的国际动态 ,阐述了技术管理的内涵、特征、体系和方法。大连理工大学武春友教授、吉林大学蔡莉教授、东南大学李廉水教授及其他院校多位教授分别就“技术经济、创新管理与发展决策管理”、“高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支撑系统研究”、“技术创新与东…  相似文献   

15.
《财经科学》2007,(5):F0002-F0002
2007年4月1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四川区域经济学会、四川省社科联、西南财大联合主办的“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圆融厅举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安徽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程必定教授,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教授,原四川大学副校长杜肯堂教授,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王均,西南财大副校长丁任重教授等出席会议。省内有关科研机构及高校的1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23—24日,由复旦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中央编译局当代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庆应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高校单位,以及一些地方人大研究部门共6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就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会人员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且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达成了共识。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属性丰富…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家》2006,(6):F0002-F0002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于2006年10月下旬在西安召开,西南财经大学刘诗白教授、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伟教授等先后在大会上就“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及其治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收入分配”等顺题作专题发言。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从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已经60年,其60年的学术生涯也恰好见证了新中国经济学60年之理论建设的艰辛求索与蓬勃发展。其间,谷书堂教授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奉行理论研究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治学原则,并积极主张汲取西方经济理论中科学实用的理论与方法。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诸多领域,如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分配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都有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和丰硕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19.
许玲  张琴 《经济研究导刊》2023,(23):107-10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师德师风则是衡量师资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对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高校一些教师存在理想信念淡薄、自我要求不高、治学不够勤勉、缺乏仁爱之心等道德失范行为。针对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教师有崇高的追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树立起敬畏之心;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让勤勉治学成为风尚;完善制度建设,创设让教师安心从教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俞可平教授的《民主是个好东西》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政治学人和公众对“民主”的热议,但是“民主”作为手段还是价值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深思,而这又是中国民主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重要的课题,因此首先要厘清几个有关于作为价值的民主的概念、概述民主作为手段还是作为价值的区别,进而才能分析民主作为价值在中国的缺失的原由,以及提出如何践行民主的价值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