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发挥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经营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要求,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消除质量安全监管盲区,充分发挥检验机构的作用。凡属国家粮食行政部门授权命名的粮食检验机构,接受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承担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检验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省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体系监测体系的调查,分析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对云南省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体系监测体系建设提出建议,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建设布局合理的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质检机构;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切实履行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监测体系职能;建立完善的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情况通报渠道和网络。  相似文献   

3.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建立从粮食生产到粮食流通再到粮食产成品的跨部门、跨环节的粮食信息网络监测体系,实现粮食生产、销售、消费信息的资源共享,是政府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也是粮食部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建立粮食信息网络监测体系,提出自己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开展粮食质量抽样检测与品种调查测报、加强军粮与粮食入库质量安全抽检、加强质量制度建设和宣传培训,市级粮食质量检测监管框架体系基本建成,维护了市级粮食质量安全。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此,需要从4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系统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6月15日,河南省粮食局在郑州召开全省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粮食政策法规工作会议和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2016年全省粮食依法行政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安排部署了2017年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质量会检、安全监测、质量安全抽查等工作。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大贵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粮食质量安全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反映粮食质量安全面临的新问题,系统分析粮食质量监测检验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最终达到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加强区域性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结构战略调整,保障粮食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东粮食消费人口超过1亿,六成以上粮食需要从省外购入,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为保障广东粮食安全,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出台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开展粮食安全立法,建立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大力建设“珠江粮食走廊”,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现代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河南在国家粮食战略中的地位研究入手,排查建立粮食安全生产体系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出建立与完善粮食安全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既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供应链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低,产业化水平低,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农业投资严重不足;粮食企业规模偏小,粮食深加工水平偏低,市场不健全,部门分割、地区封锁严重,粮食流通不畅;政府监管干预成效不大,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文章提出,政府必须调整粮食行政管理体制,基于粮食供应链行使管理与调控职能;完善农业管理的法律体系,改革粮食管理制度,建立综合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粮食供应链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粮食产量和产能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与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平等合格的粮食市场主体,促进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提高粮食保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粮油检测实验室内部质控常用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眈值法、t检验法、分析系数法,并分析了异同点。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内部质控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粮食烘干过程中产生的过烘和烘后水分不均匀度大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对原粮分类、烘干机结构增加缓苏工艺、选择高质量六叶轮等方法对烘干系统提出改进.  相似文献   

14.
粮食质量检验报告是粮食质量检验机构的特殊“产品”,体现着质量检验机构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质量检验机构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提供行政执法的依据之一,也是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反映质量信息的重要技术资料。而粮食检验原始记录是出据检验报告的依据,是粮食检验机构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其人员素质,工作质量的表征,因此提高检验原始记录的质量是保证检验报告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Nick Butler 《Intereconomics》1984,19(6):285-289
With all the indica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current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of and demand for grain will continue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nd with a steady surplus both keeping prices down and forcing on governments measures to reduce output and stocks, attention is turning to South East Asia, a region which, due to the rapid growth of both its population and per capita income, seems to offer the best prospects of medium and long-term increases in demand. How realistic are the hopes that South East Asia will be able to absorb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world's grain surplus?  相似文献   

17.
1粮食流通布局 粮食流通环节中最简捷的路径,莫过于农民把生产出来的粮食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没有了中间环节,省了仓储设施,减少了粮食损耗──而事实上,这种理想化的流通方式是难以实现的。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过程自有特点。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9亿,粮食播种面积1.05亿hm2,年粮食总产量近5亿t,流通量最高达2亿t。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粮食品种较多,作为调剂,我国每年还进口少量粮食(如小麦、大豆),同时还出口少量粮食(如玉米、大米),这样就形成了产区、销区、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有粮食企业将面临“洋粮抢占国内市场的严峻挑战。“国粮”欲与“洋粮在国内外市场上一争高下,必须痛下决心,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其中,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的关键在于大力推广机械化粮食“四散”流通(散装、散卸、散运、散存)新技术,而实现粮食“四散”流通的关键又在于推广机械化圆筒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