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依托因子分析法,选取中部六省2010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大小排名,研究表明,河南省区域物流竞争力最强,湖北、湖南省居中,安徽、山西和江西省较弱.根据分析结果,对促进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流时代》2012,(12):26-26
建设统一货物运输市场中部六省拟共享货运信息 从11月4日召开的中部六省道路运输发展联席会议上获悉,为建设中部六省统一的共同货物运输市场,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中部六省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在本次会议上达成货物运输信息共享合作协议,将联合发布中部六省货运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3.
张诚  陈晓萌 《物流技术》2012,(23):257-259
依托因子分析法,选取中部六省2010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大小排名,研究表明,河南省区域物流竞争力最强,湖北、湖南省居中,安徽、山西和江西省较弱。根据分析结果,对促进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7,(2):187-192
随着新型城镇化逐渐代替传统城镇化,如何定量测评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以及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本文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为例,选取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多个视角来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仅空间上波动较大,而且区域间差异也较大。为此,在中部六省的后续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布局需要有长远和科学的规划;以全面、多元的价值观来管理城市,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7,(4):186-192
通过运用熵值法及构建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5年中部六省和全国经济结构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协调性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的经济结构协调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差距从2010年开始被进一步拉大;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协调水平从2010年开始发生"二四分化",湖北、河南、安徽及湖南四省的领先优势逐渐明显;中部六省经济结构平均协调等级低于全国平均等级,湖北、湖南、河南勉强协调,安徽、山西、江西则濒临失调。最后,本文从优化经济结构入手,在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建立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部六省发展第三产业有其比较优势和特殊意义,但目前其第三产业在就业、投入、人力资本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中部六省发展第三产业应从协调区域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和加快市场建设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邢学杰 《企业经济》2015,(2):131-134
本文以Cobb-Douglas函数为理论基础,利用中部六省2000-2012年数据,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均GDP与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6561.01元和7709.43元。三个门限区间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对服务业的弹性系数变化表明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由人力投入驱动为主逐渐转向资本投入驱动为主转变。该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未来应更加重视资本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构想,在中部六省各行各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综观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主要是工业发展水平上.工业负有改造经济的使命,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它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先进的装备和原材料,是GDP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部六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运用区位熵法对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就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六省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差异性,山西、湖北、江西、湖南四省物流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河南与安徽集聚度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灰关联度较高,研究结论对促进中部物流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省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种差异不仅为人们在观察中所感受,而且在实际数据的计量分析中也得到了证实。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岭回归估计方法,分别在湖北省、安徽省以及中部(六省)三个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比较分析各影响因素在三个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丽英 《企业经济》2012,(3):117-120
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部六省府际科技合作,建设中部六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保持区域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实力,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区域竞争的必然选择。本文详细分析了中部六省府际科技合作的条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中部六省府际科技合作的实践,提出了科技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贺琼 《集团经济研究》2006,(13):131-132
2005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河南、湖北、安徽、山西、江西、湖南六省的政协经济委员联名提交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案,充分显示了中部六省谋求长远协调发展的迫切愿望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7,(1):174-180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设计出由资源禀赋、产业状况、市场状况、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成本和制度条件6个一级指标下的12项投入产出指标构成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2004-2013年中部六省各个省份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矿产资源竞争力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呈波动变化至持续上升,再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部六省。同时,矿产资源竞争力水平近10年来由大到小排名为: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和山西省。最后,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中部六省矿产"资源诅咒"假说不成立,矿产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呈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矿产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日,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等中部六个省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起组织了"中部·质监论坛--质量技术监督服务‘中部崛起'战略研讨系列活动".本活动旨在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交流合作和区域协作,提高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性,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3月31日-4月1日在武汉举办首期活动--"中部·质监论坛",来自全国质监系统17个省(市)、区局的3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部六省代表围绕质量技术监督服务"中部崛起"战略发表了论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步伐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发展似乎“无人问津”出现了“中部塌陷”现象。针对中部六省的经济现状和各自地理位置,分析其空间特征,中部六省自己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因素导致中部经济“塌陷”的现象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梁一鸣  雷社平 《价值工程》2019,38(21):11-14
利用STIRPAT面板模型分析中部六省2000-2012年碳排放情况,发现:六省的碳排放量递增,碳排放强度递减,地区差异显著。人均收入水平的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环境库兹涅茨假说成立。城镇化水平、技术水平与碳排放量、排放强度呈负相关;人口规模、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排放强度呈正相关。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中部六省2015年、2020年碳排放量分别达到12万吨、18万吨,碳排放强度分别降至6.7吨/万元、4.7吨/万元。最后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1990—2010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考察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并且为了克服内生性,创新性地引入贷存比作为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银行业规模变量对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效果,而银行业结构的优化却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样的结论可能是因为"门槛效应",所以中部六省更应该继续优化银行业结构,加大对中小型银行的扶持,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要闻播报     
中部六省构建质监互认体系2009年4月26日,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江西中部六省质监局在合肥签署了《皖晋赣豫鄂湘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协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  相似文献   

19.
知识管理在中部六省民营科技企业中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创新的新视觉和战略选择,而在中部六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推进知识管理的步伐,不仅有助于中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也更有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中部六省民营科技企业从重视知识管理、重视知识与人才资本机制建立、和谐的知识管理文化等方面来推进知识管理,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提高经济效率,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运用DEA方法,对中部六省2000—2012年间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并分析了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经济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纯技术效率要高于规模效率。而在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中,产业结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外开放及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且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