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文化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的思维心理和行为,对国家审计产生影响。围绕区域文化价值观影响国家审计结果生产和运用提出理论框架,选取2008—2017年各省区市文化价值观数据和审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文化价值观中的权力距离、人际关怀导向、绩效导向和恃强性特征对国家审计结果生产和运用均存在显著影响,权力距离与国家审计结果运用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人际关怀导向对国家审计结果生产有负向抑制作用;绩效导向与国家审计结果生产之间存在“U”型关系,对国家审计结果运用则有正向促进作用;恃强性对国家审计结果生产有正向促进作用,与国家审计结果运用之间则存在“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对完善国家审计结果生产和运用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其背景特征和嵌入的网络关系影响独立董事职责履行及其监督效应,进而影响审计质量。选取2005—2015年深沪两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独立董事背景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验证结果发现: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任职伊始,独立董事学习和独立性的边际效应呈递增趋势,较强的监督力度提高了审计质量;随着任期延长,独立董事与公司内部人的熟悉度增强并趋于饱和,监督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审计质量反而下降。政治背景复杂的独立董事难以保持较高独立性,兼任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低,公司审计质量下降。独立董事受教育程度高,兼任董事身份多,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生活经历及行业协会背景阅历时,有利于独立董事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增强了对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信息公开透明,进而提高了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3.
执业经验作为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形成途径,是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采用2010—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签字会计师个人执业经验如何影响审计质量。结果显示:(1)整体而言,签字会计师个人执业经验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但这一“执业经验效应”主要依赖与被审计客户相关的“行业经验”,而不是“非行业经验”。(2)签字会计师个人“执业经验效应”与“审计任期效应”之间存在替代型交互作用。(3)进一步地,在“非大所”审计或新承接客户审计中,“执业经验效应”的发挥效率更高;此外,签字会计师通过事务所内部沟通获取的“间接经验”亦能弥补新客户初次审计中的经验不足,保障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地理经济学视角分析审计师的地理区位特征对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可能影响,利用2004—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师与客户间的地理距离对客户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影响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证券分析师与审计监督两种中介组织间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审计师与客户公司间的地理距离越小,客户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越低,因为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地理邻近对审计师独立性的消极影响要强于其对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积极影响,这导致审计师审计质量降低,影响客户公司股价信息含量;(2)证券分析师对客户公司的关注程度越高,审计师的地理邻近性对客户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负面影响越弱,表明证券分析师与外部审计之间主要呈现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证券分析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往研究并未得出统一结论。理论上,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共同影响着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行业专长能够弥补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对审计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行业专长的视角对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呈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拐点≈3年)。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较短(≤3年)时,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但在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较长(>3年)时,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中,专业胜任能力发挥着比独立性威胁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筱  王乾坤 《财会月刊》2023,(5):94-101
以2016~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客户和审计师不匹配关系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不匹配关系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具体表现在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更多、篇幅更长、结论性评价更多;客户和审计师向下不匹配关系则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两条中介路径:路径一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强化(弱化)了审计质量,从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路径二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加强(削弱)了审计师行业专长,进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研究丰富了客户和审计师聘用关系经济后果相关文献,有助于投资者从审计师聘用角度识别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风险,对完善审计市场结构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客户公司避税程度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当客户公司避税程度低时,随着公司避税程度的增加,客户公司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下降;当客户公司避税程度高时,随着避税程度的增加,客户公司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上升。第二,当审计师来自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时,在避税程度最高的分位数样本中,客户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第三,公司有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下,在避税程度较低的分位数样本中时,审计客户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小。研究发现表明,公司避税与审计意见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审计师能够识别客户公司的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6~2007年沪深两市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经过调整的截面Jones模型估算公司操控性应计利润,并以其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公司经营业绩、公司资产负债率和行业成长性等变量以后,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2007—201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签字会计师执业经验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签字会计师执业经验的增长,审计延迟下降,审计效率提高,支持了“干中学”理论;(2)签字会计师执业经验降低审计延迟的作用只存在于发生签字会计师轮换的公司中;(3)进一步地,在发生签字会计师轮换的公司中,客户规模、事务所规模在签字会计师执业经验与审计延迟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具体地,在“大客户”、非“十大”审计的客户中,签字会计师执业经验降低审计延迟的作用更加显著;(4)签字会计师执业经验对审计延迟的降低作用主要体现在复核签字会计师中。从签字会计师个体角度出发研究审计延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监管层和会计师事务所了解提高签字会计师执业经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断裂带的存在极容易使董事会形成不同的子群体,而子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又会反向牵制和干扰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呈倒U形关系,断裂带异常会干扰公司董事会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其次,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的倒U形关系主要源于任务导向断裂带的作用,在企业成熟期更为显著;最后,内部控制能够削弱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而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弥补董事会子群体间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2008—2018年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共享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与主要供应商或客户进行共享审计可以显著地提升审计质量。此外,在横向共享程度方面,共享审计的作用效果主要来自“共享师所”这一类型;当共享签字审计师的人数较多且共享合伙人与项目负责人时,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在纵向共享程度方面,相对于未进行共享审计的公司,与客户共享审计、与客户及供应商同时共享审计的公司,其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然而,未发现与供应商进行共享审计时审计质量较高的证据,这说明共享审计提升审计质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下游企业共享实现的。研究结论从供应链视角为提升审计质量、企业与其供应商及客户合理选择审计师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独立”之战—SEC对会计职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发现普华-永道会计公司(PwC)“严重违反审计独立性规则,包括公司的规则,职业团体的规则和SEC的规则”。SEC认为,提供管理咨询有损审计“独立性”,从而决定修改其“独立性”规则,禁止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管理咨询。这不仅会造成会计公司巨额咨询收入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会计职业的“萎缩”。因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五大”会计公司决然反对SEC的建议。他们认为,SEC对“独立性”规则的修改缺乏依据,而“五大”更声称要不惜一切手段(包括法律手段)阻止SEC。一时间,双方震枪舌剑,各执已见,但不论结果如何,此次大战必将对美国乃至全球注册会计师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2000—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检验客户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审计收费越高,但和审计师变更没有显著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纵向上,随着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审计费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更敏感;在横向上,审计收费策略和非标准审计意见策略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2006~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度量角度,以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对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后,二者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审计结果作用定位不准确 从经济责任审计委托部门和结果使用部门来看,存在二种不正确认识:一是把审计结果绝对化,认为审计是“万能的”,做好经济责任审计T作,就可以解决干部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审计后没有发现经济问题,就意味着被审计者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管理决策能力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效益审计的概念 世界各国对效益审计的定义差不多都是围绕着“3E”展开的。 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定义效益审计为:“对公营部门管理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佑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所作的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17.
施瑜 《浙江审计》2004,(6):29-31
一、确定质量管理的目标。充分认识审计目标和审计成果 审计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创建“高质量”的项目,那么,“高质量”是个什么概念,一直以来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产品质量是指满足客户的程度,则审计质量应是满足人们对审计结果运用需要的程度。目前,不少人认  相似文献   

18.
审计质量以审计报告为载体,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拟对国内外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能对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增值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如何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是目前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以2008—2014年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审计负责人任期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内审负责人任期与公司价值存在倒U型关系,即内审负责人任职初期会增加企业价值;一定任期后任期的延长,企业价值反而会下降。进一步研究内部审计负责人启任年龄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内部审计负责人启任越年轻,其任期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越显著,且启任后达到增加企业价值最大值的时间更长。研究结论对于公司正确任用内审负责人以提高企业价值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上具有投资持股关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持股方和被持股方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持股双方各自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的影响,探讨投资持股关系的“共享审计师”中,“信息共享”效应与“低价揽客”效应谁更明显。研究表明,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后,“信息共享”效应更明显,表现为持股双方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和持股方的审计收费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持股双方在不同情况下会选择性价比最高,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以谋求“信息共享”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