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通过实地踏查和样方法,调查了合山矿区废弃地的植被组成和自然演替情况。结果表明:该地自然定居植物共87种,隶属于39科61属。主要包括禾本科(14种)、菊科(11种)、豆科(10种)。全部定居植物中,草本植物48种,木本植物34种,藤本植物5种。在废弃早期样地,植被主要是一些单种斑块和小群落,这些小群落组成结构比较简单,物种多样性低,群落不稳定。在废弃时间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各样地植被的植物组成相对较丰富,野古草、画眉草、四脉金茅、巴芒、黄茅草、纤毛鸭嘴草、马唐、五节芒等可在煤矿废弃地上成功定植,并成为植被中的先锋种和优势种,可作为废弃地植被恢复治理的优先选用物种。废弃矿区植被具有由裸地→草丛→灌草丛→灌木林演替的趋势,并且随着废弃时间的增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在10~15年的废弃时间内群落可自然恢复,程度可以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的灌草群丛。研究结果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矿区废弃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区废弃地分布广、污染严重,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介绍了我国矿区废弃地复垦的情况;废弃地复垦的关键是在正确评价废弃地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植被的恢复重建,进而使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是尾矿基质改良和植物种类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矿业废弃地,其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逆向演替严重,并导致重金属污染迁移和酸性矿山废水等严重问题。本文结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从新的视角,提出了依靠自然的途径解决重金属污染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重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了高等植物75种,隶属38个科;优势种包括板栗、老虎刺、桉树、马唐、加拿大飞蓬、山萝花、赛葵等7种植物;由于受人为干扰,整个矿区形成了7个不同植被特征的区域;通过对7个区域的植被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推测出荔浦锰矿废弃地在植被重建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认为马唐、加拿大飞蓬可作为复垦的先锋植物;板栗×老虎刺是该区较好的人工植被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具有强力重金属富集能力的韭菜作为模型植物,研究了3种重金属同时污染土壤对韭菜周期性生长过程中的重金属迁移规律的影响。在实验周期内对韭菜进行了5次收割,每次收割的生长周期为20d。测定土壤不同深度重金属残留状况,分析韭菜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的相关性,未污染土壤中生长的韭菜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b、Cd、Cu元素的总含量在韭菜周期性生长过程中呈递增的趋势,推测是由于韭菜生长过程中,根系不断积累重金属并引起韭菜重金属含量随着生长周期不断增加。3种元素在韭菜中富集的优先顺序为Cu Pb Cd,此外通过对3种金属在韭菜富集和土壤残留的数据对比发现,土壤中Cu的存在会促进韭菜植株对Pb的吸附,且会抑制Cd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蘑菇圈真菌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分解者参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也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文章梳理了涉及草原蘑菇圈特征、机理和影响等研究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研究设想,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按照“蘑菇圈分布、类型、机制以及其对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这一逻辑,以文献综述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草原蘑菇圈的类型和分布,蘑菇圈发育的生理生态学机理,蘑菇圈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论 蘑菇圈是植物,土壤和真菌/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蘑菇圈真菌直接或间接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并可通过化感作用或与植物间形成菌根/寄生关系,其分泌物或裂解后的产物刺激植物生长或杀灭植物,从而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异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和综合因子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Cd;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为轻污染;土壤对Cr,Cd和Ni的吸附容量取决于土壤颗粒的组成状况;Cu,Zn,Ni和Cr和土壤理化性质间存在相关性;重金属元素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它们的来源可能相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重金属污染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为确保食品安全,必须从食物链底端问题入手,解决农作物中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粮食主产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问题,确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及肥力状况。利用提取与酸化植物根部,酸化土壤环境提取重金属;以植物根部作为载体转运重金属离子;使用化学沉降物进行物理转移以及转移植物木质部完成地上部转移四种方式对粮食主产区农田植物进行修复,致力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田土壤环境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泥炭改良盐碱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安达市盐碱土改良进行研究,将一定量泥炭施入耕层(0~20cm);试验表明:泥炭在改良盐碱土的理化性质有明显效果:pH值降低;全盐量降低;土壤碱化度(ESP)下降;土壤总碱度(HCO3-与CO32-含量之和)降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有机质有所增加;该盐碱土区的农田作物的增产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刺激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紧紧把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机遇,在利用工矿废弃地资源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复垦工矿废弃地13427亩,通过对采煤塌陷地复垦整理和废弃窑厂、矿山综合治理,增加农用地9730亩,补充建设用地指标8308亩,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统筹了城乡用地布局,改善了生态宜居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矿业废弃地复垦投融资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矿业废弃地的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由于投融资体制不顺,矿业废弃地复垦率较低。文章提出创新矿业废弃地复垦投融资体制,将矿业废弃地复垦转变为能产生良性投入产出循环的产业,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政府财政资金和国际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矿业废弃地复垦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邳州市前湖村为例,在逐户调研的基础上,对空心化村庄废弃地进行分类,测算居民点废弃地面积.同时运用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户均宅基地标准、村庄空闲地抽样调查三种方法测算前湖村居民点废弃地整理潜力.通过比较分析提出居民点废弃地整理潜力由扩展土地利用空间、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地增值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tenure security and long-term land-related invest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especially given the current flux in property rights systems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China.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role of land tenure security in farmers’ crop-tree intercropping decisions, and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contract land and wasteland holders in rural Xinjiang, China. Data from a survey, carried out in 2008 among 352 households in Awati County in Xinjiang,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doption of crop-tree intercropp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ose households that only have contract land, land tenure security positively affects their adoption of crop-tree intercropping. However, for those that hold both contract land and wasteland, land tenure security negatively impacts upon their adoption of crop-tree intercropping on wasteland, as the crop-tree intercropping on wasteland can increase the perceived tenure security of wasteland.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labor organization on intercropping is moderate as a result of the presence of counteracting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三峡库区未利用的土地资源及其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的区域范围及未利用土地资源构成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了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的土地质量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阐述了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原则;针对田土坎、河滩地、荒草地等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提出了包括土地整理、复垦、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等多种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富锦市不稳定耕地调查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分不稳定耕地类型,并调查其分布及规模,可以为耕地管理及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依据.该文根据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实际情况,将不稳定耕地划分为滩地、速生丰产林熟化地、林区多种经营地、开垦草原地、开垦荒地、开垦沼泽地、盐碱化地、高寒低温地、超坡地、其他耕地等10种类型.经调查,富锦市包含6类不稳定耕地,总面积1.979 1万hm2,全部分布于市属集体土地内,国有农场内没有不稳定耕地.根据富锦市不稳地耕地现状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私有土地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宝 《中国农史》2006,25(2):42-50
唐中叶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地主私有土地急剧发展,其发展途径主要是请射和买卖。请射的土地主要是绝户地、不办承料户地和官荒地。这时土地买卖已排除了交易双方之外的各种干预,不再受国家的制约,也不需要官府审核和裁决。买卖双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意志自由买卖土地,确认私契的决定作用。私契的公开和合法,正是土地私有化的反映。不仅如此,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卖地契有关双方权利义务的文本形式,已和卖宅舍契、卖牛契的形式一样,表明此时土地已和宅舍、牛一样,成为人户的私有财产,土地拥有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支配土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司马矿区园林景观改造对生态化农业示范园的影响,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寻找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途径。[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采煤塌陷及废弃地生态复垦工程为例,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探讨煤矿塌陷区农业示范园构建原则,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构建定位;应用生态网络、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思维,对矿区进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规划。[结果]司马矿区第一期土地复垦工程、水上公园挖淤泥及公墓区工程,第二期水上公园配套设施、公墓区配套设施、道路工程应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设计与建设新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待建的第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开发文化资源项目及各种娱乐项目须进一步坚持生态再造的原则。[结论]塌陷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再造必须考虑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朝着旅游业、农业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省都昌县为例,对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允许适度林粮间作并将退耕还林与荒山荒地造林分开实施,有利于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当前的退耕还林工程;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是地方政府长远规划的内容;实行生态购买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制度是退耕还林后续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