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会计市场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在对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在政府扶持、组织发展、业务结构、执业环境、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品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经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品牌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品牌建设。具有重要金融地位的商业银行,更是把品牌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发展。因此,对银行品牌进行评价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品牌与服务质量的联系点出发,借用SERVQUAL框架,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构建模型,得出定量结论,并提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品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经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品牌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品牌建设.具有重要金融地位的商业银行,更是把品牌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发展.因此,对银行品牌进行评价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品牌与服务质量的联系点出发,借用SERVQUAL框架,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构建模型,得出定量结论,并提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品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品牌延伸在现实中纷纷被各企业视作拓展市场,提升知名度的利器,因而对品牌延伸进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品牌延伸的现实意义出发,就品牌延伸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相应提出企业实施品牌延伸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姚富贵 《中国经贸》2010,(10):72-72
服装产业在江苏省高邮市工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高邮市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财政贡献较大的支柱产业。然而,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知名品牌缺少的现实使高邮服装企业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下处于不利地位,这也与高邮以服装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品牌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邮服装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作为我国的生态大省,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提出了“四个发展”的战略方针,为本土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及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以期为本土企业生态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夏明  崔明 《开发研究》2007,(2):127-129
近几年,在国际市场的带动下,西北番茄加工企业凭借自然和区位资源优势迅速发展起来。但随着国际市场番茄食品竞争的加剧,企业不得不开始关注国内市场。文章在对国内番茄食品市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市场消费潜力、产品结构、区域特征、区域品牌等方面,对中国番茄食品市场的现实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符合西北番茄加工企业实际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邹昭晞 《改革》2012,(5):101-109
东道国的引资战略可分为"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对我国两个"进口替代型"引资战略代表产业汽车制造与制药产业的研究发现,"进口替代型"引资战略促进了本土品牌的崛起。进一步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我国"进口替代型"引资战略中本土品牌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后认为,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应从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整合"大产业链",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与外资品牌进行竞争的能力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品牌建设的首先环节——品牌定位出发,考察海南本土品牌的品牌定位情况。参照品牌定位的CCB模型,提出了品牌定位的整体性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南本土品牌的现实情况,论述了六种具体的品牌定位方法,为海南省本土品牌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岩 《特区经济》2009,(7):60-61
现实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使河北省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从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并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产权制度创新、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创新、市场品牌创新、战略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会展市场的繁荣发展以及逐步对外开放,本土会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外资企业也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单纯的资源、成本之争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培养战略能力成为会展企业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影响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即会展专业人才、企业社会资源和展会品牌,阐述其对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企业社会资源获取和展品品牌培育三方面给出会展企业战略能力提升建议,为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全面开放,大量外资零售企业涌入国内市场,零售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有品牌作为现代零售业的一个主要趋,在我国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文章从我国本土零售业发展自有品牌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规划的重视。是近年来企业界的趋势。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在贵州移动同样存在。 在确定的“业务和服务双领先”战略指导下,贵州移动业务迅速发展,同时确定了贵州电信市场领导者地位。但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3G牌照发放,市场发展环境将重大变化。在此背号下研究贵州移动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学习和分析,结合目标企业,对贵州移动的经营状况、外部环境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新的竞争形势进行了SWOT分析。 在综合分析后,找出目前贵州移动发展上面l临的主要问题,最终运用战略整合模型建立贵州移动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形象以及文化的代名词,品牌建设对企业而言显得异常的重要,本文主要从企业品牌传播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企业品牌传播的环节以及层次,并对企业开展品牌传播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服装企业应该走品牌道路,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可是企业往往不顾自己的情况,而照搬别人的品牌模式,这就导致许多服装品牌在市场上往往昙花一现,如何来改变目前的状况,这需要企业明确自己的品牌发展方向.文章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出发,对我国服装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品牌发展方向作了论述,并得出一系列结论,提出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有利变异"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成建 《特区经济》2008,(10):232-233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树立品牌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权的重要发展手段。企业的品牌意识,更进一步的企业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品牌的力量。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探讨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建立了中华老字号品牌资产激活路径模型,模型从基于企业的视角和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含有历史品牌资产挖掘、新品牌资产注入和品牌关系改善三个变量,并联系既有老字号品牌成功运作经验和相关实证研究指出在当今企业和消费环境下老字号品牌资产激活的较优路径选择。文章还讨论了研究结论对老字号的营销借鉴,并揭示出研究结论对中华老字号品牌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税合并对本土企业的影响及合并后最优税率的路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跨国企业的税收优惠,让跨国企业享受了超国民待遇,而使本土企业受到了不公平的市场待遇.在议论和争议下两税合并最终于2007年3月终成定论,并于2008年1月正式实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混合寡头模型,定性分析本土企业从两税合并中的获益并讨论了政府最优税率的路径设计.通过理论推导,本文得出结论是:统一中外企业的税率,能够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税率差异对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而统一税率后,最优税率的设置应根据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竞争力差距缩小程度先降后升,从而实现市场开放的发展路径中,一国公共福利产出的动态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中国企业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这一典型事实出发,研究其是否会激励中国企业出口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激励了中国本土企业出口,同时也激励了外资企业的出口动机,但这种激励效应要小于本土企业;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本土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且扭曲程度越高,有出口的本土企业利润率越低。这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相对提升了外资出口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昭示中国到了着力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以促进出口导向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彭娟 《改革与战略》2011,27(1):150-152
文章从连锁企业经营特点出发提出了连锁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体系,并对连锁企业的品牌开发战略和品牌扩张战略途径进行深入剖析。连锁企业的品牌开发战略主要包括品牌定位策略和品牌命名策略,品牌扩张战略主要包括连锁企业规模扩张战略和多品牌扩张战略。根据连锁企业的经营特色,对各个战略又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