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表明,团队旅游的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趋缓,取而代之的是散客与家庭旅游的不断兴盛。随着中国旅游的不断扩大发展,个性化突出的散客与家庭出游势必逐日增多。散客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进入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旅游国际化水平评价及其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以南京市为例探讨城市旅游国际化问题。文章在剖析旅游国际化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旅游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水平评价与问题分析,并提出推进南京旅游国际化基本思路及有关保障措施。研究表明,目前南京市旅游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化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迅速提升南京市旅游国际化水平,必须开发一批国际旅游产品,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推进旅游管理与服务国际标准化,加强国际旅游营销,推动旅游经营的国际化,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还需要政府政策和有关措施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家公园概念、特点和发展的概述,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提出了海南岛国家公园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及加入WTO对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战略步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搞好人才战略规划;合理定位人才层次;学校教育与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旅游教育要求同国际接轨;重视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综合素质;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1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几乎占所有国际旅游的20%。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到200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年总旅游人数约2500万人,年旅游收入约5.2亿元人民币,森林生态旅游的年游客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00多万人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人次,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确定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城市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内外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乐山市更应如此。文章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与文化背景等主要影响因素,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合、突出特色、国际化原则,提出了乐山国际旅游发展方向为以世界遗产旅游、山水文化体验旅游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7.
何海  王亚辉 《经济地理》2023,(9):231-240
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已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增加目的地国际旅游收入、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战略选择。借鉴世界经济论坛倡导的用于衡量世界经济体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城市类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极差标准化、变异系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等方法,分析北京、上海、中国香港、新加坡等15个城市类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竞争力存在异质性。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杭州5个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超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西安、南京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接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水平,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存在较大差距。(2)我国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短板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际旅游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旅游前进中的波动特征,重点研究了我国国际旅游的沿海内陆差异及省际差异,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将我国分为四类地区,针对每一类地区的国际旅游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杭州国际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为国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对杭州国际旅游形象的再定位,将有利于杭州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杭州的地方性和特色决定了杭州的国际旅游形象为“生活的城市”(A City of Life)。杭州国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快城市环境的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完善旅游信息化系统,重视城市文化的特色化、语言环境的国际化,并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云南边疆地区旅游应尽快融入东南亚、南亚国际旅游圈。旅游发展对云南边疆贫困地区发展、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化交流、促进边贸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云南边疆地区旅游发展也是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边疆地区的对外开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邢珏珏  李业锦  赵明 《经济地理》2005,25(5):712-715,719
文章重点分析我国城市国际竞争优势的时空间特征以及重要的50个城市的国际旅游竞争优势,分析了许多城市提出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是否实际,最后利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法探讨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2002年具有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的城市有三亚、珠海等14个城市,它们的特征是在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中占据重要份额,或者拥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或者明显区位优势的城市。1997—2002年在这50个城市中,46%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取得增长,54%的城市国际旅游区位商下降。我国城市国际旅游面临着在城市第三产业地位下降的趋势,应重新审视和检讨原有国际旅游开发模式。三亚、桂林、北京等有实力发展国际旅游城市,而洛阳、成都和济南不适宜发展国际旅游城市。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与国际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城市GDP、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还与旅游特色资源、城市区位优势、城市经济的活跃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晓晨 《环境经济》2005,(4):55-5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消耗的仅仅是一种无形资源,不会像工业那样产生“废水、废气、废渣”,从而称之为“无烟工业”,但实际上,单调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如何获得两者的和谐共生应该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单一的观景购物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趋多元的旅游休闲需求,客观上也对旅游概念、产品的丰富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化的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都市农业旅游正在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即由上海、北京、广州等大都市地区向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本文在分析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给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在发展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旨在促进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三人谈     
宋鑫陶 《商周刊》2011,(21):32-33
向高端旅游和国际旅游发展,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取的共同声音。这样的声音暗含着对青岛目前旅游业态的担忧,更表达了他们对青岛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种焦虑。  相似文献   

15.
张家界正处于新一轮大发展、大开放阶段,以旅游产业和城市建设为重点,朝着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对张家界市旅游业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张家界市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措施,有利于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发展步伐,并对打造张家界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燕妮 《经济论坛》2002,(1):29-29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已由以单一的国际接待为主,发展到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同步发展,但在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1.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从旅游景点分布来看,多集中于东部、中部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传统的旅游路线。西部虽有极其优越的旅游资源,却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这主要是因旅游开发涉及到交通、住宿、娱乐等一系列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而且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闭塞、观念相对落后,政府个人无力大规模投资,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如被列为世界遗产的西藏布达拉宫…  相似文献   

17.
马梅 《经济地理》2006,26(1):156-159
通过对52家国际旅游企业区域型全球化市场结构的统计分析,指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区域化运作才是旅游企业国际化的主导战略,从而启发中国旅游企业集团“立足于中国市场区划,走区域型全球化”的战略路线。  相似文献   

18.
成都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流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邓明艳 《经济地理》2000,20(6):115-117,124
旅游地与客源地、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以及省内旅游地之间的关系,表明了旅游流的特征,体现了成都国际旅游市场中,区域内近距离市场强于远距离市场的特点,说明了成都与中国其它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补充和辐射关系,反映了省内国际旅游网络对成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成都国际旅游应开拓欧美长程旅游市场,同时发展大旅游,积极建设省内国际旅游网络。  相似文献   

19.
关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鲁 《发展研究》2005,(5):46-47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从国际旅游方面看,主要表现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指标的逐年增长上。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是逐年增长的,在世界的排名也从90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5位。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情况类似,世界排名也是从90年25位逐升到2002年的第5位。但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国际旅游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相似文献   

20.
新疆旅游业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介绍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新疆国际旅游的创汇效应、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企业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提高新疆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