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投资的一部分,也服从于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共性关系,即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水平.本期的经济增长情况直接影响了下一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而公路投资建设又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可分为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直接拉动是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过程中由于增加人工、材料、机械的需求,引起国民经济其他行业需求增加而产生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间接拉动是指公路建成后运输条件改善、公路通行能力提高,使运输系统本身以及与公路建设相关的产业产生的效益引起的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不断提高,较大的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而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水平怎样,该如何合理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来达到最大化的推动经济,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本文基于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情况作出分析,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增长幅度都快于GNP的增长,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增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北京为了配合2008年奥运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为1800亿;十一·五期间,吉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约需要投资1000亿元;西部仅甘肃在十一·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在758亿元;配合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需要花费大量资金。鉴于此,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将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客观需求基础设施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前期投入巨大,收益期长且收益稳定。具体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由于收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素和社会劳动力就业要素以及国家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等的时间数据.通过修正后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并导出了国内生产总值模型.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实证分析研究.科学分析了这些经济增长要素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劳动力就业的改善,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国家信息化综合发展,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最终达到国民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近年我国关于洲际经济合作一体化提出的伟大构想,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提出的新的经济领域。甘肃省处于这条经济带的黄金地段,应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基于该省1996~2015年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得出甘肃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双向互惠的关系。最后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的人均GDP从1981年的492元上升到2008年的22698元,剔除物价因素真实增长12倍多。快速的经济增长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提高,也为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和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可靠保证。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近30万亿元,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其中,2003-2007年间完成投资18万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5%,比同期国民经济增幅高9.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不断提高,较大的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而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水平怎样,该如何合理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来达到最大化的推动经阿济,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本文基于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情况作出分析,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缅甸《全球新光报》报道,该国Timetric建设情报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缅甸未来5年建筑行业较过去5年将增长10.37%。2015年缅甸建筑行业市场价值为82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涨至135亿美元。报告称,缅甸经济增长主要源自政府对住宅、能源、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外来投资的增长。该情报中心首席经济师丹尼·理查德表态,全国交通蓝图、国家出口战  相似文献   

9.
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强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一个巴罗类型的增长模型,利用西部地区84个城市2000一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sYs—GMM方法从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改善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内交通使用程度、区域间通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以来,为应付亚洲金融危机和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稳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扩大财政支出,增发专项建设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单位增加投资,以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四川省各级政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多渠道多途径组织资金,积极挖掘地方财力,安排落实配套资金。在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建设力度,带动了全省经济持续有效增长。1998年,四川省…  相似文献   

13.
据权威部门预测,交通网密度(地面)达34公里/百平方公里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目前交通网密度为23公里/百平方公里.按照交通网建设每年4%的速度测算.至少还需10年时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要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水平,还需要15万亿元投资。按2007年我国完成交通领域固定投资1.2万亿元作为每年平均投入额测算.需要持续投入12年之多。预计至少到2020年才基本建成现代化交通网。未来十余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大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民间投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少维 《新金融》2001,(6):15-17
1998年以来,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已连续发行了3600亿元建设国债,国债的发行,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势头,而且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城的大事,应该说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我们注意到,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下降的趋势,1998年下半年,发行建设国债1000亿元,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共发行1100亿元建设国债,且采取了增加技改贴息政策,拉动当年GDP增长2个百分点到了2000年,建设国债发行额达到了1500亿元,但对GDP增长的拉动仅为1.7个百分点,而且从长期看,政府投资总是不如民间投资的效益高,如何启动和激活民间投资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2000年,集体经济和城乡个人投资分别增长9.2%和9.5%,与全社会投资水平基本持平或略高,摆脱了前几年持续低于整体水平的状况,应该讲,相对政府投资而言的民间投资有所改观,那么,2001年我国民间投资会是怎样的发展态势?我们分析认为,稳中向好是其基本态势,但也难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在今后五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投资需求对新疆经济增长的作用保持在较大比例,新疆才有可能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在新疆投资总额中占绝对比重。加大固定资产投放力度,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对于提高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拓展新疆民营经济投资空间以及提高金融机构的中、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9,(6):44-46
选用DEA模型的超效率法并以交通基础设施投入量及其所对应的生产要素运输量作为模型的投入、产出变量,选取2016年长江经济带十一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整体较好,其规模效率的提高能让其整体效率更上一层楼。建议:要想提高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贡献,其重中之重是如何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效率得到提升;平均主义对于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效率的提高并无帮助,更优策略是进行广泛撒网,在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地域特色、人文特点及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的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业界资讯     
《中国保险》2023,(8):2-3
<正>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快于去年全年3.0%的经济增速,快于一季度4.5%的经济增速,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国内需求持续扩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保持较快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6.0%。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项主要任务是 :1多方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2 0 0 0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比 1 999年继续增长 ,投资重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科教等社会事业项目、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 ;建设资金的安排要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 ;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为确保工程质量 ,计划部门将以国债建设项目为重点 ,开展对国家重大项目的经常性稽查。2促进城乡居民消费 ,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清理整顿用电、买房、购车、通信等方面抑制消费的政策 ,扩大消费信贷 ;加强旅游资源特…  相似文献   

19.
四川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四川省1993-2009年度宏观经济数据,估计四川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此分析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四川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宗胜  朱琳 《国际融资》2020,(11):29-35
本文从2020年中国夏季汛情来临暴露出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中国蓄排水基础设施的现状,探讨了中国蓄排水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蓄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完善,需要继续加大投资提升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并由此管窥中国全部传统基础设施仍处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水平,需要继续大力加强投入和建设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这些结论是对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基建已经饱和观点的批判,从而也是对国家把传统基建投资作为中国拉动经济恢复、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形成中国国内大循环为主新发展战略的坚定支持。舍此很难避免年年汛情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很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