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春仓 《经济》2007,(10):52-54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相互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也是上市公司较为普遍的经济行为.会计上确认资源或义务的转移通常是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依据,并以各方同意的价格为计量标准.关联方在确定价格时可能有一定的弹性,而在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中则没有这种弹性,非关联方之间的价格是公平价格.  相似文献   

2.
一、关联方交易的基本概念 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这一定义的要点有: 1.按照关联方的判断标准,构成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易。即通常是在关联方关系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关联各方之间的交易。  相似文献   

3.
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交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我国的关联交易准则中列举11种类型的关联方交易:(1)购买或销售商品;(2)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它资产;(3)提供或接受劳务;(4)代理;(5)租赁;(6)提供资金(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的贷款或权益性资金);(7)担保和抵押;(8)管理方面的合同:(9)研究开发项目的转移;(10)许可协议;(11)关键管理人员报酬。  相似文献   

4.
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无论是否收取价款。所谓关联方是指有关联的各方,包括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关系是指有关联的各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情况下,因为各经济主体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不会轻易接受不利于自身的条款,因此,这种交易一般认为是公允的。  相似文献   

5.
一、关联交易的概念和界定标准“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任何财产、权利和义务上的转移。可以看出,与上市公司具有某种“关联关系”的关联方的存在是关联交易发生的前提。对于如何界定“关联方”的范围,财政部于1997年5月22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下简称“准则”)第四条给出了判断关联方的标准:“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这一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论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审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常用方法 1.关联方交易舞弊。所谓关联方交易舞弊,就是指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未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由此生成的信息将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极大误导的一种舞弊方法。我国上市公司的很多关联方交易都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可以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这样,关联方交易就成为一种十分重要和常见的报表欺诈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变得越来越广泛。关联企业之间为了,达到粉饰企业业绩、降低企业税赋、转移资金和转移利润等目的,可能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相互转移收入和费用,操纵关联方交易价格,内部资产转让,费用承担不符合配比原则,相互融通资金费用分担不合理等行为,这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可能导致投资者出现决策失误,严重地损害了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关联方交易中不公允的转移定价问题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引起各方的关注,企业往往会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来粉饰财务报表、转移上市公司资金和利润,已成为证券市场上大家所瞩目的现象。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则对关联方交易的账务处理原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原则及方法做了规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拟对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交易的规范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上市公司的有关信息披露尤其是关联方交易披露的透明度仍然较低,存在着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不真实等问题,甚至有的公司还利用关联方交易来制造转移亏损和虚假利润.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上披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能够完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关联方交易广泛地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使得大多数公司的上市选择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为母公司”的模式,这种。剥离”上市的方式使上市公司与生俱来地和集团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上市公司能否合理有效地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不仅直接决定报告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果,而且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和证券市场的竞争机制。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透明度不高,依然存在着披露质量低等问题,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制造虚假利润,转移亏损等,因此分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其披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股东特质角度研究控制权转移的盈余管理问题,笔者根据控制权的不同把上市公司区分为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研究结果表明,当第一大股东由国有股权转化为民营股权时,第一大股东有盈余管理动机,即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嫌疑。当第一大股东由民营转变为民营时,第一大股东变更前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差异。即第一大股东变更发生在民营企业间时,由于民营企业是一种“理性经济人”,因而显著地存在对业绩的盈余管理问题。当第一大股东变更发生在国有企业之间时,无论是无偿转让还是有偿转让,盈余管理的动机都不明显。而民营转为国有的例子在我国当前几乎不存在,但未来有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2.
企业国有产权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有利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现有监管体制下,可以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针对实践中国有产权交易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投招标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交易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职业基金经理的目标经常是希望自己的投资组合以稳定的表现能够超越所某一基准资产或组合。因此本文给出一个考虑基准资产的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取模型。假设状态之间的转移遵循马氏过程,给定状态转移矩阵,可以得到对风险资产最优投入的解析表达式。此表达式表明对风险资产的投入由三项构成,前两项是不考虑基准资产时对风险资产的投入,最后一项与基准资产有关;在基准资产上的权重由基准资产收益的大小来决定,与积极投资组合管理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无关;随着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管理者会减少在风险资产上的投入。数值分析显示考虑基准资产的投资组合是一个积极的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从税种差异视角分析了增值税有效税率与企业所得税有效税率变化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有效税率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税负转嫁能力。具体而言,在经济上行期或税负转嫁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增值税有效税率降低促进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所得税有效税率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始终为显著负相关关系。所得税有效税率的降低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内外部融资能力来促进其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特别是当企业债务风险相对较低时,所得税有效税率下降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影响效果会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上升而增大。本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同税种的税负变化对企业投资产生差异化影响,进而为减税助力企业投资提供了新的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FDI的逆向知识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在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FDI中,创造性资产寻求被公认为是重要的驱动力量。然而,创造性资产寻求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但现有文献尚未关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逆向知识转移。本文首先建立了逆向知识转移的分析模型,并剖析了中国企业FDI逆向知识转移存在的先天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克服知识转移劣势的解决思路,并以联想为案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6.
吴志军 《经济管理》2006,(10):59-63
本文采用会计研究法,对2001~2003年我国28个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事件进行了全面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从全部样本的综合检验结果看,样本公司经营业绩呈现非持续性,整体上说重组并没有改善公司的经营效率;从不同公告年度的重组来看,2002年的重组绩效要好于2001和2003年;从不同的重组类型来看,资产置换型的重组明显要好于其他类型的重组;从股权转让的内部检验来看,股权有偿转让和无偿划拔两种重组方式并没有显著区别;从股权结构看,房地产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综合得分差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I present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incomplete markets in which assets pay in units of a numéraire good. In this economy, agents are constrained to negotiate the same amount of assets in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world. Different from the standard result of economies with real assets, equilibrium indeterminacy can arise, depending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Equilibrium fails to be unique when it is not possible to transfer wealth between states in which consumers trade a pair of assets that face the same restriction.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Foreign investors from a capital‐rich North can either purchase productive assets in a capital‐poor South and transfer their capital within integrated multinational firms or they can form joint ventures with local asset owners. The South is ruled by an autocratic elite that may use its political power to expropriate productive assets. The expropriation risk lowers the incentive to provide specific capital in an integrated firm and distorts the decision between joint ventures and integrated production. We determine the equilibrium risk of expropriation in this framework and the resulting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We also analyze as to how globalization, which is reflected in a decline in investment costs, influences institutional quality.  相似文献   

19.
倪自银 《经济管理》2006,(22):32-37
本文从资源特性、非竞争性及与其他资产的整合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市场智力资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和顾客价值创造的作用;从知识转移的角度,简述了市场智力资产获取的层次特点和管理要点,提出了市场智力资产获取的综合框架以及市场智力资产提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制权交易与小额股权交易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约为17.4%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根据控制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溢价水平与转让比例、流通股比例、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流通股规模、资产负债率、转让后的控股比例和每股现金量正相关;而流通股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溢价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