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寿祥 《中国纺织》1999,(11):21-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 立,使国有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机制僵化、活力不强、效率低下等成为市场竞争的绊脚石。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中国1987~2013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对经济改革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改革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改革是技术创新能力变化的原因;长期均衡状态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近30%可由经济改革解释;短期中,经济改革的短期波动对技术创新能力短期波动的影响在所有的短期波动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全国522户重点企业和河南省50户骨干企业之一的新野纺织集团(原河南省新野棉纺织厂),认真学习和贯彻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出路国有企业改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沿着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的思路进行的,更多的是侧重于政策调整,而极少从根本上触及到产权这个国有企业普遍碰到的深层次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这个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6.
7.
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不清晰、不到位的缺陷,以致在政府不再直管企业或经营者的同时,因企业产权主体不到位而难以对企业形成新的产权约束。企业或经营者的行为在既不受政府的行政约束,也不受所有者的产权约束的情况下,经营者的权利无限膨大而又得不到约束,其结果是经营者不能承担经营责任,不会面临经营失败带来的风险压力,以致缺乏搞好经营的内在压力。更有甚者,大量的国有资产或者从经营者手下流走,或者流入经营者手中。因此,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必须找到一个能代表国家行使产权权利、与市场机制相适应并具行为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法论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分析方法,试图梳理、总结3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论和具体策略。中国渐进式改革不仅是一种策略的选择,更是一个战略层面的概念。国有企业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以其内在的规定性、典型性演示证实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方法论.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当然也最为集中地体现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这样一种渐进式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未来几年,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大进展在于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保持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抓住机遇,适时地实施和推进结构性改革,就能加快体制创新,从而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较快发展提供真正动力。为此,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对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改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在最近结束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提出,2004年要力争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方面迈出较大步伐。李荣融强调,除军工生产等少数企业外,其他国有大型企业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张道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宏观政策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国企改革中一些潜在矛盾冲突也不断显现、激化,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产权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产权转让交易的摩擦加剧与缓解思路国有...  相似文献   

13.
电力企业改革与电网调度刘如春杨上游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用电增长的需要,促进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国务院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方针,加快了电力立法的步伐,以《电力法》为龙头、以《电网调度管...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的现状如何?据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郑斯林1999年春在第二期重点脱困企业经营者培训班上的讲话,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998年实现利润490亿元,比1997年下降38-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额为1023亿元,比1997年增长21-9%。上市公司的现状又如何?据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的最新统计,在沪深两市已公布1998年年报的868家上市公司中,79家亏损公司总亏损额高达120-95亿元,为盈利公司总盈利水平的19%。国有企业积重难返,难道都是企业之错或是企业家的无能吗?我们的企业规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在描述归纳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垢一般规律,推导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基本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式构成中的各种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下一步推进企业改革,一方面,继续推进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方面任务仍很艰巨,不应松懈;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改革,寻求突破之处,不再停留于所谓的“公司制改革”层面,而是强调“股份制改革”,即使是国有大型企业(包括大部分“央企”)也要改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产权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企现有体制下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弊端,阐述了国企产权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并从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开辟国有股退出渠道,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几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工业改革最真切地体现和反映了迄今为止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丰富内容和艰难经历,以及改革的主要成就和须继续解决的问题。第一阶段的工业改革,开始了奠定市场经济发展基础的观念革命:摆脱贫穷必须依靠自救自利,整个社会开始承认:个人和企业追求收入、利润和财富不仅是正当的个体理性行为,而且是对社会有益的合理行为。这一深刻的观念革命对于突破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二阶段的工业改革,开始向计划经济的各个环节大胆突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改革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工业树立起了向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勇气、信心和决心。中国终于可以向世界宣称:我们不仅不害怕市场竞争,而且,欢迎市场竞争;不仅不反对市场经济,而且可以对世界所有的国家说:让市场经济来得更猛烈吧,中国工业做好了迎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准备!第三阶段的工业改革,已经由主要解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问题,转变为不仅要继续解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所面临的一些共性的体制和政策问题了。从此,中国工业改革不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20.
《航天工业管理》2004,(1):44-45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出台 国资委近日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并将于2004年1月1日起在189户中央企业全面实施。 根据《办法》,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