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使流入股市的资金真正支持实体经济,就得在沪深股市推进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在健全的股市发行制度下,企业能从股市获得的资金会更多、更为便利,实体自然发展了。如果企业能按注册制要求获得融资,以此来增加投资,促进企业发展,那么股市的资金流人这些企业当然是支持实体经济了。此外,还需让价值投资或中长期投资大行其道,而不是短期投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股民的非理性表现一直是影响股票市场正常发展的阻碍,文章先通过股指、市盈率、换手率等指标阐述中国股市投机现象的具体体现,随后对产生投机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的主要弊端 市场过度投机 股票市场是一个投资的场所,也是一个适度投机的场所,因为投机者的存在有助于股票价格达到理性价格.然而,中国股市的种种异化现象表明,中国股市已经是一个过度投机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是在中国实体经济高速增长中到来的 中国股市不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中国实体经济从1978年以来总体上相当不错,奥运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迎来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改善新股发行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股市的超跌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巨大,而我国新股发行上市制度的种种缺陷,是造成股市过度投机、过度涨跌的重要制度原因之一。新股运行机制的改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性完善的思路与措施,需要在资本市场管理体制、管理思路有所改善的基础上,在新股发行上市具体制度、政策措施上有系统性突破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股票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股市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极其有限。原因可能在于我国股市的不成熟和不规范导致的投机交易泛滥。通过构建时变系数LMSW模型,选取了上证指数、深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析中国股票市场投机行为的动态变化,并结合各阶段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形成原因,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过度投机问题,加剧和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严重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法律使其不理性因素降到最低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法学的角度,在金融学的领域里探究过度投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投机问题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带有明显的政策市特征,是因为政府出于多种原因考虑既要抑制股市下跌又要控制过度上涨。但是,股票市场本质上是内生性的,股票市场运行遵循着固有的自然规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和实体经济来影响股票市场。本文建议,货币政策在战略上应考虑实体经济,只是在策略上需考虑其对股票市场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9.
2月27日,国际国内股市联动下跌,一方面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上升,在缺乏对中国股市了解的前提下,全球投资者误把中国股市的此次调整视为中国经济出现重大衰退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基本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的中国股市,其大涨大跌已经常态化,这绝不是偶然的,是其内在规律使然。中国的股市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资本市场,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应该完善资本市场及其管理制度,处理好融投资双方的供需关系,处理好投资和实度投机的"度"的关系,发挥好资本市场融资、配置资源、提供经济发展动态信息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的周期性波动与价值投资操作策略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实证分析众所周知,在实体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经济周期。关于实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萨缪尔森都做出了深入的分析。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主要针对的  相似文献   

12.
从长期看,实体经济与股市之间应当存在内在的正向联系,但本文的实证表明,当前中国股市走势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较明显偏离,股市过分低迷。股市融资规模过大,实际融资规模远远超过适度融资规模,造成股市供需失衡,是形成这种偏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适度放缓融资节奏,降低融资规模;完善退市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上市公司强制性向二级市场投资者现金分红制度。考虑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公司行业特征、企业和产品生命周期以及未来投资机会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制定弹性的现金分红标准。  相似文献   

13.
境外投机资本进入中国股市蕴藏极大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明杰 《中国金融》2007,(23):66-67
境外投机资本进入中国股市的渠道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宏观背景下,以境外投机资本为主导的市场投机力量,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中国境内,凭借其强大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发展时间短,市场体制不健全,居民习惯等因素,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较严重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利益和股票市场发展。本文从我国股市投机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抑制投机行为的策略和建议,从加大上市公司监管力度和加强投资者教育入手,改善投资者结构,规范和引导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减少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5.
《投资与理财》2011,(2):16-16
经济向上,股市向下,2010年由此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作为经济晴雨表,中国股市全年表现与实体经济表现完全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6.
刘纪鹏 《理财》2007,(7):7-7
财政部一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大盘马上就猛跌280多点,这种以财政政策为手段给股市降温简直出乎人们的预料。对当前中国股市,社会普遍有两种认识:一是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将肩负提 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二是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上涨过快,人们普遍担心这种速度没有实体经济和业绩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申建文 《济南金融》2008,(10):52-56
中国股市对货币需求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2000年以来,中国股市广义货币需求、狭义货币需求都产生影响,且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冲击效应更为显著。中央银行应关注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相机而动,为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一直以骄傲的牛市姿态示人,并先后越过了3000点、4000点、5000点,未来很有可能会冲上6000点。在中国实体经济层面数据不算太好的背景下,股市这个经济的晴雨表为何会反其道而行之呢?  相似文献   

19.
常江 《金融博览》2009,(16):50-51
2009年,中国股市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并没有随波逐流,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刺激政策保驾护航下,上半年中国实体经济初步实现了触底反弹,证券市场也创造了市值翻倍行情。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对货币需求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2000年以来,中国股市广义货币需求、狭义货币需求都产生影响,且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冲击效应更为显著.中央银行应关注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相机而动,为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