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债券违约后地区同伴企业如何应对会影响地区经济金融稳定。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公司债券违约对地区同伴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债券违约后,地区同伴企业显著增加研发支出,市场竞争机制可以解释这一地区溢出效应。低内部融资约束和高专利保护程度会增强溢出效应,在经济较发达的经济圈和南方地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维护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加强区域协作有助于应对违约冲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嘉许 《中国外资》2023,(19):18-23
<正>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各国关注的改革重点。这其中,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政府效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实证发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政府效能可显著改善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提供理论基础、路径支持与政策建议。近年来,改善营商环境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现代化治理提升议题。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营商环境的建设,因为营商环境对外展现了一个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3.
龙小宁  易巍  林志帆 《金融研究》2018,458(8):120-136
本文从立法制规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三个维度构造省级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并与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匹配,使用Griliches (1981)“知识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定量测算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研究发现:1.专利的平均价值约为685万元/件,且发明的价值明显高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2.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每提升1%将使上市公司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价值分别提升128、10、15万元,使用地方知识产权局领导的教育信息作为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结论稳健成立;3.分维度看,司法保护的价值最大,立法制规保护次之,行政保护尚不明确;4.非国有企业与高科技行业企业的专利价值对知识产权保护更为敏感。本文启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加强知识产权“有法必依”的司法保护、整合司法与行政“双轨制”保护,有助于激励企业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4.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进一步降低制度性成本的关键突破口。调研组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发现,调研地区在创新政务服务、升级要素供给服务等方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但在政策协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依然存在"堵点难点",未来应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建设力度,切实增加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5.
钟腾  汪昌云 《金融研究》2017,450(12):127-142
本文从股票市场规模、银行业规模和银行业市场化三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发现股票市场相比于银行业更有利于促进企业专利创新,特别是对创新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显著。对影响渠道的分析表明,股票市场促进创新的渠道是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创新产出。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的地区,股票市场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专利创新显著提高了公司未来五年的市场价值。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并辅之以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进而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财政金融关联"视角,利用2015至2020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金融营商环境与实体企业融资约束三者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融资约束存在正向推高关系,而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对实体企业融资约束存在负向抑制关系;异质性检验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对民营实体企业、中西部实体企业融资约束的推高作用更强;交互效应结果显示,金融营商环境的优化能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企业融资约束的推高作用.因此,提出改善地区金融营商环境、对差异化企业性质实施优惠帮扶政策以及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是缓解实体企业融资困境,促进地区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20年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商环境优化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性质、融资约束和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政策的差异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力度不同;营商环境优化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激励企业技术进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开放度四条途径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专利与创新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保军 《金融论坛》2006,11(6):34-4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提高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并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保护,是金融企业真正的不断增长的利润。针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专利保护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信息反馈渠道不畅,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专利组织、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创新体系,实行全面创新管理;做好培训宣传,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和专利知识水平;建立专用基金,对创新和专利者实施激励;重视创新及专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考虑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建立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地区之间人才竞争环境下R&D经费投入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地区的创新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受到其相邻地区创新发展的正向影响,R&D经费投入与人力资本因素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策略在短期内能够提升本地区的区域创新发展水平,而长期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应包括加强创新要素投入、注重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注重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合理引进科技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企业数据,考量营商环境改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总样本来看,我国营商环境改善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从内在机制来看,营商环境改善通过国际贸易变动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机制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鉴于此,我国应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构建亲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不断完善产权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快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刘红梅 《北方金融》2021,(4):104-106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体现地区经济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国家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家外汇局为贯彻落实条例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本文通过全面评估锡林郭勒盟辖区外汇管理部门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以来政策实施效果,发现实施中的堵点和阻滞,探析新冠疫情冲击下外汇管理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越  林江 《财政研究》2023,(10):100-114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评估对象,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国际税收竞争对我国企业创新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税收竞争的存在以及东道国专利盒制度的实施将会削弱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的企业创新效应。进一步地,国际税收竞争的激烈程度对我国创新激励政策效应起到调节作用,东道国税率吸引力越大、纳税便利度越高、税收征管效率越高时,我国创新税收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越低。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和企业避税是国际税收竞争影响的主要渠道。异质性研究表明,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税收激进程度较高、已享受较多政府补贴的企业,而当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税收征管数字化水平较高时,将对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起到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首先阐述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存在发展规划不清晰、企业规模较小、人才相对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政府政策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壮大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强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等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调节变量,探究其对数字金融与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城市创新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金融和城市创新质量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城市创新质量的相关文献,还为完善金融监管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知识产权保护被视为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中国213个地级市的2279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土企业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对利用外资所产生的创新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调节效应,这种负向影响在国有企业、非专利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尤其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增加了本土企业模仿创新的成本,抑制了技术溢出效应。因而,现行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以使之更大程度地发挥出创新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制造业资本具有积累特征,农业是在耕地、水资源有限情况下发展的,农业更需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其资源产出、利用率;农业企业创新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保障。另外,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进行创新的前提,国家在2012年后出台一系列知识产权试点政策鼓励企业创新。论文首先构建企业动态创新模型,得到创新增长与企业绩效增长可实证检验的关系,通过纳入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变量,检验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对农业创新增长的长、短期效应;同时利用全行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对农业创新增长存在长期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农业高创新组、高净利润组的创新增长具有长期效应,对低创新组的创新增长不具有长期效应。论文认为:农业创新政策的设计应同时考虑政策工具通过资产-负债传导出的间接创新增长效应,还应考虑农业科技非排他性所体现的直接创新增长效应;对农业企业的创新扩散政策应具有差异性,创新政策设计应从创新保护效应和创新扩散效应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7.
魏浩  巫俊 《金融研究》2018,459(9):91-106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进口贸易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随后,利用中国海关贸易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进口贸易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创新。(2)从影响机制来看,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专利密集型行业企业以及出口企业的进口规模,进而促进创新;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和专利密集型行业企业的进口产品种类,进而促进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出口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进而促进创新。中国正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应重视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与进口贸易对我国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夏晗 《南方金融》2019,(10):48-57
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以2010-2017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海外经历是知识转移的重要途径,海归高管在国外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这种影响在过度投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第二,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正向调节高管海外经历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不足企业,政治关联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源瓶颈,强化高管海外经历的智力资本效应。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吸引优秀海归人才对企业提升投资效率、促进长期发展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效应的发挥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作为保障。为了增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完善税收、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为海归人才在国内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要完善相关制度,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建设,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政务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和方法:加大对于知识产品保护的宣传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转化率;注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最后得出:在以后的工作,只有不断的改善知识产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更多的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才能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1999~2015年银行业存贷款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集,检验银行业发展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表明,银行业部门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单一市场条件下,银行业部门更倾向于支持"低含金量"的专利开发项目,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果不够明显;但嵌入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条件后,银行业发展的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明显,展示出较强的"结构性创新"效果。政府重视政策导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是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