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而给全球产业体系带来重大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商投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作用机制影响全球产业体系.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体系将逐步完成革命性的重构,最显著特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将扮演越采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球虚拟经济将很可能结束快速增长转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家》2022,(1):114-117
2024年,全球经济在经历深度衰退之后,踏上了艰难的复苏之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波动肆虐,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再起,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加剧了不同地区分化之势。回看国际金融重要新闻,感受全球风云变幻。1全球供应链危机蔓延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2021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物流、能源、劳动力等多个领域岀现明显的供应链瓶颈。  相似文献   

3.
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让全球供应链大伤元气。未来十年都将是全球供应链的恢复期。全球供应链分工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以来,其总体趋势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远胜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张明 《金融博览》2021,(3):42-43
2020年,全球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秋季《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会萎缩4.4%。这不仅远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的增速,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经济的最低增速。  相似文献   

5.
朱民 《中国金融》2021,(1):24-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速长期保持在8%到10%之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降速,中国经济增速也有所下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也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加大.与此同时,我国人均GDP也从1978年的176美元到今天跨过人均1万美元的台...  相似文献   

6.
张兴瑞 《中国外资》2010,(24):33-34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而给全球产业体系带来重大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商投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作用机制影响全球产业体系。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体系将逐步完成革命性的重构,最显著特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球虚拟经济将很可能结束快速增长转为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的各当事方应秉承审慎原则,在信用证的齐个环节把控住风险,尽馈避免单据遗失事件的发生;同时,应提前制定充分的应对措施,以在事件发生后,能将损失降至最低。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信用证业务而言,单据传递过程中遗失事件频发,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导致银行及物流公司非正常营业所致。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很多国家的经济带来重创,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作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连接桥梁的人民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是国家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部分,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我国于2005年7月实行了汇率改革,在此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人民币升值加快的极大考验.笔者着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情况,进而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9.
2月末以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逐渐显现,但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则扩散蔓延,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国感染人数大幅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上调至最高级别“非常高”之后,又认定其为“全球性流行病”。疫情冲击加上OPEC与俄罗斯减产磋商破裂,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3月160,恐慌指数VIX已攀升至82.69,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最高点。  相似文献   

10.
持续国际趋同背景下的会计国际化教学理念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勋 《会计师》2011,(1):86-87
<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全球协同应对危机而成立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希望G20成员国及其他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聚集与转型拐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深陷衰退,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步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庞大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巨额信贷成为中国迅速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脱身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的关键.然而,2009年发展的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已经暴露出来了风险,银行业难逃牵连,风险聚集特征十分明显.展望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余波未了,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国内金融监管不断加强,同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业必须加快转变经营方式,逐步实现内涵集约化经营,才能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从特征上称为“大流行”,这一评估凸显出全球疫情形势的严峻,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更为浓重的阴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本来就已放缓,此番受疫情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步履更加蹒跚。  相似文献   

13.
深入总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宏观审慎政策实践进展,并结合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基于66个国家的数据样本系统评估宏观审慎政策缓解疫情冲击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日趋成熟,政策立场逐渐收紧,政策空间不断扩大;疫情防控期间,宏观审慎政策前所未有地放松,有效缓解了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金融压力;疫情前充足的宏观审慎政策空间是疫情防控期间宏观审慎政策放松的重要前提,但宏观审慎政策空间宽窄对疫情防控期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操作没有显著影响。应密切关注疫情和经济形势变化,适时积累宏观审慎政策缓冲,增强应对未来冲击能力,同时应充分挖掘宏观审慎政策空间,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创造良好金融条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特别是欧美经济复杂脆弱,美元、欧元弱势,舆论呼吁人民币应加快国际化步伐。应当说,这是中国经济兴旺发达、令人振奋的一个好现象。  相似文献   

15.
海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已有逾60个国家或地区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部分还采取了“封国”“封城”措施。为此,联合国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下降5%至15%,或将触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点;相关官员同时表示,中国虽也受此影响,但中国吸引外资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作为一次范围大、影响面广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使得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困境,整个世界陷入混乱状态,更是引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幅震荡.后疫情时代,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在风险加大的过程中孕育着危机,可能会加速改革中的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基于此,以国际储备货币的演变和其制度变革为线索,归纳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及其规律;进而分析新冠疫情下国际金融形势,并总结出当代国际金融体系下美元霸权平衡难以为继、全球化没有带来金融分散反而使得金融集中并且金融风险加剧、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并不完善等国际金融现状;最后,对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基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15,(3):46-47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全球经济正在步入曲折性与脆弱性并举的复苏轨道。从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趋势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上升,将出现诸多新的结构性变化和革命性变化,因此需要我们对未来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十大趋势做出预测和判断。趋势一:全球经济仍难完全走出危机阴影,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  相似文献   

18.
张颖 《金融博览》2020,(9):46-47
"黑天鹅"是指难以预测但后果严重的突发事件,"灰犀牛"则是远处看得见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风险,一旦冲到身边,让人猝不及防。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黑天鹅"翩然而至,已经逐渐演变为主要发达国家股市的"灰犀牛",造成股市暴跌。疫情"黑天鹅"继而成为刺破经济泡沫的"灰犀牛",引发类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冲击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疫情大流行一度引发全球流动性危机,美股10天内四次熔断,债券遭到抛售,全球陷入流动性恐慌。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迅速推出一系列大规模刺激计划,力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由此也导致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债务不断累积,杠杆率高企。与西方国家无节制的政策扩张不同,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首次提出了“跨周期调节”,以助力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相似文献   

20.
李毅 《金融博览》2020,(9):18-19
当前,中国的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形势持续向好,但新冠肺炎疫情已在世界210多个国家持续蔓延,造成了世界范围内巨大的人员病亡和多方面经济损失。如果应对不力,这场疫情将会演变成为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与经济周期性、结构性危机叠加的深重灾难,经济的全球联系又会使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下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