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的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不足。就城市化水平而言,中国与相似发展程度的国家,如印度(36%)、印尼(36%)马来西亚(43%)等相比,明显偏低;更是大大低于中等发达国家50%的水平。“民工潮”将大批农村人口推向城市,使他们变为“准城市人口”,进而为中国下一步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打下足够的人口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3年4月笔者曾在《城市开发》杂志上谈了“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将城市资产推向资本市场”问题.今天再谈这个问题.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瓶颈”。随着国家财政投资形成的城市资产使用价值的逐渐减少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城市资产的全方位利用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城市公共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面临新要求、新导向和新约束,目前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城市化的道路是每个城市政府必须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探讨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公共治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认为影响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体制因素包括国家目标和政绩考核对发展的要求、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以及对城市政府资源配置权缺乏有效制约.针对以上问题,论文以公共治理创新的角度,从国家制度建设和地方实践两个方面提出实现新型、可持续城市化模式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和拉动国家整体发展水平上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环保、节能、交通、产业转型等压力上的日益增加,亟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管理工具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智慧城市”的概念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所以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在我国掀起一轮新的高潮.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涉及技术众多.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并根据我国当前的环境分析了智慧城市应用的局限性与技术瓶颈,从而提出了创新技术才是创建智慧城市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的一个号召.而这未来的15年,也正是我国快速城市化的15年.据联合国预测,我国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3.6%,这就意味着,当我国按既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之时,将有超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过程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本文以美国传统工业城市匹兹堡为例,通过其转型过程中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城市物质环境转变进行了研究.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全球竞争对我国类似传统工业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向未来创新型城市的转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这类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城市如何吸引创造性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尽管被官方翻译为“urban agglomeration”,但与西方对城市密集区、集合城市等相关概念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具有理想化和难以明确界定的特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研究中,应更多的放在城市密集区界定、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对城市密集区优化方向、优化路径等问题上,以与国际上通行的“城市密集区”研究接轨,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困境,这种困境其实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制度缺失.制度缺失既包括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缺乏明确而可操作性的权利义务界定,也包括垃圾收费制度没有体现“多排放垃圾多付费”的原则,致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成效甚微.我国台北市将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费...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路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城镇化的三种路径1.大中城市征地型。大中城市征地型即以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是一种典型依靠征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城市化路径。这不仅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形式,而且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方式。通过征地,城市获得了满足发展的建设用地,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房屋激增,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的中国建筑业也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的虚荣——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正常标准轨迹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更多地呈现出表象的城市化,即注重于城市人口比重、城市规模等硬性指标.本文旨在对我国表象的城市化进行探讨,认为目前的城市化存在大量“被动”现象,表现在统计的被动和空间的被动迁移.此外还分析了这种城市化模式下将产生农村土地的占用、城市新贫困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晔 《价值工程》2012,31(3):7-8
本文在总结我国旅游资源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为着眼点,从分析影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五个原因入手,在国内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理念的支持下,从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文化内涵的挖掘、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旅游服务"三化"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数字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向追求质量的城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意味着数字城市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数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八个重点领域以及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理章  张一 《城市问题》2012,(9):9-11,63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中国"论也逐渐受到了学界的关注。认为作为研究对象,"城市中国"是个需要慎重对待的观点。鉴于我国城市化的现状,认为"城市中国"仍是一个美好的远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对美、英、法、德、日五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美、德两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内生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外生均衡型城市化模式代表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当中的两种不同模式。其中,德国模式不仅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避免了严重的"城市病",而且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一些大城市逐渐表现出郊区化特征。本文以城市郊区化为背景,从新自由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市场转型期间,政府分权、土地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基础;以转型为切入点,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的政府企业性开发、竞争和再分配模式成为导致城市郊区化产生的主要动力机制;最后分析了新自由主义视角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和负面影响,试图从新的视角揭示中国城市郊区化更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进入到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快速城市化与快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土地生产要素的紧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大的"门槛",耕地保护因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土地资产的暴涨也引致了房价暴涨等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财政"、强化城市增长管理、抑制城市蔓延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在分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然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及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青 《价值工程》2010,29(15):145-145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中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有特点的小城镇,作者借鉴当前不少城市的做法,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在小城镇中的应用作出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城镇人口的进一步增长,我国住房市场的发展稳定仍具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从2013-2022年住房市场发展的预测分析看,今后住房市场在数量上保持规模发展的同时,重点在于质的发展。在宏观调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指引下,房地产业必须进一步优化住宅供应结构,科学合理地制定新城开发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稳步实现房地产业的转型发展,打造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