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确测度资本管制程度是研究与资本管制相关重大课题的基础。本文详细梳理出两类测度资本管制方法——基于法律制度的测度方法和基于实际程度的测度方法。进而,从研究目的、样本数量等方面对两类测度方法进行了对比,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逻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3.
长期以来在主流经济理论中金融只是经济的面纱,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是多余的。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实物)资本存量决定国民经济的稳态增长,金融制度(包括金融契约、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并不是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但是,金融发展理论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个高效率的金融制度可以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受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出现了放松金融管制的浪潮,遗憾的是在多数国家放松金融…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资本管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放松资本管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目前中国主动适应对外经济发展、因应入世要求的客观选择,但从根本上说能否顺利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决于经济基本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并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部门正在按照市场化,私有化和分散化的原则进行调整。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开放了教育市场,他们允许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海外高校在中国提供大学课程体系教育。本文提出私有化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与日俱增的重要性,特别是关于政策对于教学质量保证的影响,公有化与私有化的边界以及国有与新兴民办教育之间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10余年发展成就是令人振奋的。但与此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特别是这种现象蔓延到中国资本市场,损害了资本市场中投资公平交易的基础,妨碍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该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拉美国家和90年代下半期东南亚国家以及过去20年中日本的汇率制度改革.阐明其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缺陷,以及相关汇率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制定汇率敢策参考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汇率目标区框架设计思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正军 《西南金融》2001,(7):50-51,62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负面效应(一)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税收的流失着眼。根据造成税收流失的行为及后果分析,税收的流失大致可分为制度型流失、管制型流失、遵从型流失。  相似文献   

10.
11.
12.
韩国金融制度变迁对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金融制度是典型的管制金融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银行体系为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通过分析韩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结合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形势,探讨其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梅新育 《新理财》2003,(9):10-11
“我并不以为人民币有重估升值劝可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言表明中国决策层已经就1年多来甚嚣尘止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作出了决断,人民币升值至少在近期内(?)大于利,因此不宜实行。然而,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会随着周小川的一句话而烟消云散,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4.
从泰国和智利资本账户的开放中总结出失败的教训和相对成功的经验,从中得出几点启示,并探讨了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国,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2001年底我国又成功地加入了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之一的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本将根据本国居民持有外币或外汇资产的不同目的分类研究贸易自由化(主要是削减关税)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影响,特别是结合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开放的现实,研究资本管制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加入 WTO 后,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纷纷准备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将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如何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于获得更大的发展,是摆在各家国内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入世后的竞争压力是金融创新的动因去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利率制度安排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 《西南金融》2004,(12):49-50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管制利率制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制利率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逐步在利率制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市场化探索,但目前的利率制度安排究竟是否有效呢?本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从几个方面对目前我国利率制度安排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有效性提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邢毓静博士的新作《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一书,近日已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于中国当前建立开放型经济的进展及其对放松资本管制的现实要求,借鉴国际经验教训,就资本管制放松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宏观经济金融问题从改革方向、危机管理以及渐进过程三个角度进行了推进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EQCHANGE汇率失衡数据库,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1995-2015年间全球77个国家净资本流动对汇率失衡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净资本流入影响汇率失衡程度,即在汇率低估时,净资本流入有利于汇率回归其均衡水平,在汇率高估时,净资本流入反而会增加汇率失衡;子项目资本净流动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不尽相同;汇率制度弹性越大,越有利于资本流动调节汇率水平;资本流入管制的调节效果比流出管制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