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地涌入城市谋生,"农民工"成为公众经常关注的一个名词,在大量农民工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随着"农民工问题"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民工潮与民工荒等社会难题,如何有效破解"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文章拟就农民工问题的现实挑战与对策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地涌入城市谋生,“农民工”成为公众经常关注的一个名词,在大量农民工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随着“农民工问题”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民工潮与民工荒等社会难题,如何有效破解“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文章拟就农民工问题的现实挑战与对策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斌 《农业经济》2007,(7):13-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方式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正在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支庞大的就业大军。这支大军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步履维艰。本文从发展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力求找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农民工寻工的社会资本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环境、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已成为诸多学科重要的分析范式.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到城市中找工成为农民工,农民在找工的过程中与社会资本存在内在关联性,本文以此入手分析我国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在找工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培育与引导社会资本来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明贵 《农村经济》2006,(11):95-97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工商行业的平均工资也远远高于农业的人均收入,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对农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然而,我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一部分城市人口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又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而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也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撇开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体差异,基于迁移网络的视角,从宏观角度利用SIS传染病模型来给出定量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转移问题的一般框架,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找出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变化规律;提出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信息、改善城市农民工的待遇等.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特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行政和计划性色彩,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引导”和限制。整个社会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一城市就业群体的称谓也经历了从“盲流”、“农民工”到“民工”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不自由”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能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家之言     
今年“两会”,仍然特别关注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但是,一些地方歧视农民工、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事仍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深度转移的一大社会问题。为此,两会代表委员呼吁:进一步行动起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本期摘要发表部分代表委员的有关发言。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它是实现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就在农民.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前中国的历史性任务,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工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增强其就业能力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分析介绍了农民工培训的若干模式,对于现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培训机制、构建什么样的培训体系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苏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带来了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所以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2.
该文作者通过农村收入满足度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就业方式与收入满足度关系.文章认为农民工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受阻造成的、而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和现有城市接纳人口能力的狭小.当国家经济实力逐步提高后,现有城市接纳人口盼能力依然是农民身份转移的障碍.克服障碍盼根本出路是增加我国城市供给量,在中西部建设城市,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减轻现有城市的房价压力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个突出问题.在目前5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剩余劳动力约有1.2亿~1.5亿,农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又导致了大量农民工失业,在2009年2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背景吹风会上,中央有关部门指出,在我国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的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而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这一农民工群体人数约有两千万.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年龄、体力、吃苦耐劳等方面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单一、经济意识淡薄、适应岗位转换能力差的缺陷,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城乡统筹视野重构农民工培训机制,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时,有必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思路.在秦皇岛市旅游市场趋热的今天,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旅游休闲场所,而且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为促进秦皇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乡村特色的统一规划,农民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16.
就业歧视与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就业直接关系其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但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就业歧视是多方面的,这些歧视,不仅严重打击了农民工的就业积极性,而且对经济、政治、社会都造成大的危害,导致了不同群体的矛盾,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消除就业歧视,改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现状,加强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变政府的就业服务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退保:制度缺失与重新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现象:农民工养老保险低参保率与高退保率 城市农民工是指从农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职业;但户籍身份依然是农民的劳动者。城市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镇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背景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为城市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时至今日,却出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而退保率升高的现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1亿人,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在我国农民工整体参保率十分低下的情况下,退保率却在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选择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造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排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偏离,乡镇企业以及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当中国进入经济周期调整与结构转型从而产生了巨大就业压力的时候,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就业压力,尤其影前了产量依赖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力.由此,必须从一个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依赖于将经济发展转移到就业优先的模式上来,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升级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  相似文献   

19.
李专 《农业经济》2003,(4):29-30
我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 1 .5亿 ,加入WTO将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本文以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 ,通过对沈阳市辖区内的区、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研 ,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并探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一、沈阳市农村劳动力现状根据调查测算 ,沈阳市有农村劳动力 1 0 6.5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 9.1万人 ,约占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成为影响西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地区稳定发展的经济问题。本文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手,以西部地区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当地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协调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