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权证市场上已退市的34支权证为样本比较我国权证的市场价格和基于B-S期权定价的理论价格的差异,通过对权证的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证实了我国权证定价泡沫的存在.研究发现投机现象严重是权证定价泡沫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卖空限制是认购权证定价泡沫的主要原因而权证市场规模偏小是造成认沽权证泡沫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认股权证这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我国早期权证市场的不足之处。为了配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沉寂了九年之久的权证市场终于迎来了宝钢权证的推出。宝钢权证价格飙升的原因以及未来走势,发展我国的权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雪 《当代经济》2008,(9):126-127
在对期权定价的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认股权证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权证市场投机因素比较大,权证的价格背离了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Black-Scholes模型对宝钢权证的建模分析,我们发现:1.在股改前后,宝钢股票价格收益率的波动率变化显著,这一变化会影响对权证的估价。2.宝钢权证的市场价格偏高的原因既可能有对宝钢权证波动率低估的因素,也可能有市场投机交易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琰  孟卫东 《技术经济》2010,29(6):87-90
本文运用价格调整模型,对比分析了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机制对权证开盘价收益率和收盘价收益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深沪两市收盘采取不一致的竞价方式的情况下,深沪两市权证价格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深市权证开盘价收益率与收盘价收益率的方差比值、最小值以及最大值比值的均值均大于沪市权证相应比值的均值,而峰度比值、偏度比值和一阶自相关系数比值的均值则相反,这表明竞价机制影响了权证价格行为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公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了权证创设制度。这次股权分置改革的效果如何?权证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作用究竟得到了怎样的发挥?市场都有些什么反应?文章带着这些问题,结合南航JTP1的创设情况,着重对券商创设权证的盈亏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权证市场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权证市场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就是其中一个方面。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作为期权定价的经典方法,其有效性在发达国家已得到验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权证市场上交易品种的理论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来为中国权证市场的追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欧式认购权证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偏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在交易所上市的欧式认购权证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法和广义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广义差分方程模型,认为目前我国权证市场尽管有时存在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偏离问题,但其中的欧式认购权证总体上市场价格的增量变化绝大部分是受理论价格的增量变化的影响,其它因素的增量变化的影响较弱或现阶段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论备兑权证的推出呼唤做市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阙伟贤 《经济师》2007,(8):83-84
备兑权证推出势在必行,同时会引进做市商制度。备兑权证与做市商制度对目前的中国内地权证市场来说都是新兴事物。备兑权证是不同于原有的股本权证的,从各国的成熟权证市场来看,它的推出是必要的,同时我国也具备了推出的条件。做市商制度因其具备价格发现功能、增强流动性和提供新的交易机会等功能,所以能为备兑权证推出控制交易风险,保证市场安全。做市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良性的备兑权证市场。  相似文献   

10.
论权证质押     
权证是以契约的形武在当事人之间所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权证持有人所享有的是一种附条件或既附条件又附期限的债权,权证的附条件或附期限约定使得权证的行权价值与权利金在其存续期间处于极不稳定状态.美式权证的行权价值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可代表性与可转让性,且行权的风险由于行权期限的自由而处于可控状态;通过比较权证的权利金与股票的市场价格可知,二者具有较多的相同特性,因此,美式权证的行权价值与一般权证的权利金均可出质担保其他债权,但以两种标的物出质应在质押设定、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特殊的制度设计,以充分保障质权人的质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中国的A股权证被再次推出,它的诞生丰富了投资者的交易品种,对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本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A股权证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价格偏离理论价格的现象司空见惯,其交易品种与交易规模不对称的现象也一直伴随着A股权证市场的发展.基于业内与学术界对A股权证价格偏差的困惑,本文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对认购权证市场价格偏差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对认购权证的频繁操作和投机炒作是导致价格偏差的重要原因,并且认购权证的创设制度对于抑制价格偏差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本文结合研究的实证结果,从创新A股权证产品和完善市场交易制度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A股权证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权证投机交易的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重新唤醒了权证这一衍生证券交易品种,权证交易目前在证券交易中已经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引起了广大投资者乃至全球投资银行的广泛注目,交易量时常挑战股票基金交易总额.然而,权证交易市场的极度投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权证市场规范性制度、监管机制及市场化调控措施也跟不上权证交易的迅猛发展现状.鉴于此,本文在对权证基本含义、分类探讨的基础上,着重于权证交易风险控制的规范性制度、监管机制、市场风险遏制措施等层面的分析,以期有助于权证交易的规范、公平、公开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牛兵 《生产力研究》2012,(4):67-68,76
权证,一种特殊的期权,中国金融市场为了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而引入权证。期权定价是它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对权证的定价理论的研究也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探讨了权证的结构特点和价值组成,给出了权证的两种定价方法,并结合国内权证的实例,用B-S定价方法和分形定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运用权证分形定价公式对中国权证市场进行估值比运用B-S定价公式更加准确,分形定价更加适合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4.
经典的权证定价模型包括BS模型以及在它基础上对稀释效应进行修正后得来的权证价值模型,其使用的一个隐含前提都是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或绝大部分流通).而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的特色,平均只有30%股份流通,在给权证定价时若不考虑此点将导致权证价值高估.虽然目前有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权证的市场价格过高的原因,而本文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分置的现状来分析.得出了权证定价的修正模型,并对这三个模型进行实证比较.结论是,在股票非全流通的情况下,完全依靠BS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价值明显高估了,因此必须在B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权证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是投资者和管理层热切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中国权证市场的价格波动呈现出尖峰厚尾、持久记忆、波动集群的波动特征;而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是导致这种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需要对投资者进行引导教育,同时,完善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6.
分别运用GBM模型和GARCH模型对我国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进行参数估计,并使用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我国具有百慕大性质的权证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定价,发现GARCH模型的定价效果明显优于GBM假设下的定价,虚值程度越高的权证,定价误差越大。定价误差的对数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对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权证没有卖空机制,使得套利无法实现,投机气氛较浓,是我国权证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估的重要原因。实证对GARCH条件下的定价误差更加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权证的描述,从我国权证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市场规范化的制度、法律体系的构建、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丰富权证产品和功能设计及加强投资者教育,完善我国权证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权证将回归到原来的样子,一切归于幻灭。一轮又一轮击鼓传花的游戏之后,它们各自的使命已经完成——8月初,权证市场全线延续了跌势,无一飘红。8月23日,也就是宝钢权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走势图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戏剧。当天的权证末路狂奔,死伤无数,甚至拖累了整个权证市场,哀鸿遍野。在行权日迫近之时,宝钢权证变成了一堆  相似文献   

19.
张苧予 《经济与管理》2007,21(12):73-76
在中国市场流通交易过程中权证具有其本身价格决定所带来的风险和投资者执行层面所带来的风险,为规避此方面风险,应从监管者和投资者两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权证"是因应了股改的特殊历史需要而"重回"深沪股市的"新事物",从2005年10月底至今短短两个月间就经历了由极度火爆到声息渐平的巨大转变,它究竟是疲弱股市的强心剂,还是"一现昙花"?近年来内地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停滞、投资品种例行受冷落的背景下,由这个新生"宠儿",市场似乎再次感受到新金融产品的激荡力。单纯的价值或价格是我们关注的,但我们不仅仅关注这些。我们试图探寻的是,权证作为股票市场的衍生产品,为什么会受到疯狂追捧?市场究竟需要发展什么样的金融工具?从股改的"副产品"受追捧而G股普遍贴权的情况看,权证能救赎的,是股市还是它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