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数额庞大,一般留存收益难以满足,于是出现了外部融资.现代财务理论认为,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内部融资是首选.当考虑到外部融资时,应按照先债权后股权的顺序.企业采取先内后外,先债权后股权的融资顺序,其理论依据是在收益既定的前提下,谋求成本最小化.内部融资是将企业的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以期获得更大收益,其成本最小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
陆竞红 《浙江金融》2003,(5):29-30,36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其中股权融资方式包括留存收益(即所谓的内部股权融资方式)和配股、增发新股(即所谓的外部股权融资方式).债务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发行公司债券和借款.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栾华 《财会学习》2005,(4):13-16
公司的创立、生存、发展都与融资活动密切相关。不同的融资偏好和融资行为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对公司的治理结构、经营业绩及发展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公司融资主要有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两种方式,其中内部融资主要是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部融资是从公司外部获得的资金,主要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得以实现。直接融资主要是指公司进行的首次公开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新股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指公司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等债权融资活动,也称为债权融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山东省中小微科技企业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微科技企业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占比较低;企业融资次序呈现出先内后外、由股权融资向债权融资的阶段性特征。企业融资结构落后除了信息不对称、抵押融资难等原因外,企业家知识结构和市场认知度较低、股权市场正外部性缺失、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声誉受损、市场专业化分工不足和产品创新步伐慢等问题,也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及融资选择形成了较强制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和以股权、债权为主的直接融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提出化解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是一个由政府推动向市场化过渡的过程,只有充分解决了中小企业和资金方各自关心的成本和担保等核心问题并通过构建保障机制、推动创新和风险管控等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中小企业多层次融资方式的可复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计量模型等方法,从企业角度探讨了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融资结构呈现出先内后外、由股权融资向债权融资的阶段性特征。企业融资结构与其偿债能力、规模大小及成长性显著相关;股权融资对改善企业的间接融资环境有明显帮助,股权融资与贷款融资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股权融资有助于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相似文献   

7.
益于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层次持续丰富,融资环境逐步改善.本文从什么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出发,分析新三板股权融资与银行债权融资的差异性,探讨中小微企业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现阶段,中小企业的数目多、稳定性差、资信程度相对较低及银行管理中的问题,不易获得银行贷款,相对大企业而言,它们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这导致中小企业不但缺乏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且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也相当短缺.同时中小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低,因而自我积累能力就十分有限,资金短缺就成为必然.据调查,76%以上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85%的中小企业认为获得银行贷款困难,其中55%的中小企业认为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在不断扩大.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主要融资方式有两大类:即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中小企业所需资金大多通过内部融资,多种原因造成了中小企业难以利用外部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9.
王芳 《中国外资》2014,(2):202-203
债权融资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我国目前尚处于公司债券发行试点时期,发行公司债券的主体仅局限于监管相对完善的上市公司。本文从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出发,系统介绍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概念,特点,意义,发行条件,发行程序等,并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做了简要分析,为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初步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在公司融资效率、公司治理及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得出有关结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各有所长,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共同发展、互相补充的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现实考察表明,对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仍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不断的深化企业及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问题仍然是"融资难".为此,本文借助于"金融缺口"理论再次考察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困境,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深层分析了信贷约束的原因,最后,为化解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探讨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债权人保护视角检验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后新增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均减少,并且问询函所暴露出的问题越严重、公司信息环境或会计信息质量越差,新增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减少的幅度就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特征的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不同;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在民营企业和货币政策宽松的年度更明显.研究说明,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能够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依据沪深 A股主板市场2007-2015年样本数据,考量中国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融资的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民营公司,银行借款均对其过度投资行为存在诱发作用;与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对公司过度投资的诱发作用更加突出.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有助于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且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越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降低交易成本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联保贷款的优势。认为在引入网络公司后,网络联保贷款能进一步降低信息不对称,信用约束机制能更有效地抵制机会主义行为,实质性地降低贷款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并且就完善网络联保贷款制度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对企业获取银行授信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体上,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媒体关注度越高、正面报道倾向越强,企业越容易获取银行授信。进一步研究表明,媒体报道对银行授信的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中;媒体报道对银行授信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中长期效应;与负面报道相比,媒体正面报道在银行授信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媒体报道与银行授信领域的研究,而且为新闻媒体信息中介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钢贸企业集群经营虽然具有理论上的融资优势,但资金需求频繁、量大额高却缺乏抵押物的现状使钢贸企业集群融资仍存在客观困难。本文通过对威海龙兴钢贸企业信用资源开发与共享成功解决融资难题的案例分析,指出民营化市场管理主体下信息对称经营网络的构建是该集群融资模式稳定运行的基础,剖析信用资源由内到外分层发掘和整合是该集群融资模式运行的必要条件,揭示俱乐部机制内在作用是该集群融资模式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7.
A seller with some degree of market power in its product market can earn rents. In this context, there is a gain to granting credit to purchase of the product and thu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aptive finance compan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ptimal behavior of such a durable good seller and its captive finance company. The model predicts a cri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ptive finance company's credit standard and that of independent lenders ("banks"), namely, that the captive finance company will adopt a more lenient credit standard. Thus, we should expect the likelihood of repayment of a captive loan to be lower than that of a bank loan, other things equal. This prediction is tested using a unique data set drawn from a major credit bureau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vidence supports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8.
郭晔  房芳 《金融研究》2021,487(1):91-110
本文以2018年6月我国央行开始接受绿色信贷资产作为MLF合格担保品这一事件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我国新型货币政策的担保品扩容对绿色信贷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将绿色信贷资产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范围增加了绿色信贷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并降低了绿色信贷企业的信贷成本;第二,企业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民营绿色信贷企业在融资可得性方面对政策反应更显著,国有绿色信贷企业在融资成本方面对政策反应更显著;第三,分行业的扩展性检验表明,央行合格担保品扩容政策对于环保行业的绿色信贷企业主要通过提高融资可得性发挥作用,而对于重污染行业的绿色信贷企业则主要作用于其信贷融资成本。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央行担保品扩容具有绿色效应,可综合运用央行担保品框架和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我国新型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检验企业贷款是否存在关系型借贷,结果发现:大型企业的确存在关系型借贷行为,且对企业的贷款量有显著性影响;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对于贷款量的影响较小,且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商业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注重对“硬”信息的考察,同时中小企业并没有同某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关系。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记录体系,并实现信息共享,在贷款过程中增强对“软”信息的考察,积极培育一批资质较好的中小企业客户并建立密切的联系;中小企业则应该规范财务制度并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同银行建立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first full-length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ject finance, which is defined as "limited or non-recourse financing of a newly to be developed projec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ehicle company." The article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ample of 4,956 project finance loans (worth $634 billion) to comparable samples of non-project finance loans, all of which are drawn from a comprehensive sample of 90,784 syndicated loans (worth $13.2 trillion) booked on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since 1980.
The authors find that project finance (PF) loans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non-project finance loans in that PF loans have a longer average maturity,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third-party guarantees, and are far more likely to be extended to non-U.S. borrowers and to borrowers in riskier countries. Project finance credits also involve more participating banks, have fewer loan covenants, are more likely to use fixed-rate rather than floating-rate loan pricing, and are more likely to be extended to borrowers in tangible-asset-rich industries, such as real estate and electric utilities. Despite being nonrecourse finance, floating-rate project finance loans have lower credit spreads (over LIBOR) than do most comparable non-PF loans. The authors also report that projects funded with PF loans are heavily leveraged, with an average loan to value ratio of 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