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公司购并浪潮已经初见端倪。我国在加入WTO以后,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买方市场的形成导致国内企业间对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跨国公司也早已看好中国市场,并积极进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在这种形势下,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企业并购形成协同效应,在较短时间之内,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我国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亦有很大的转变,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通过并购我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通过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获得先进技术是我国企业的初衷,但跨国并购所存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亦需准确地评估。文章拟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考查,寻找外资收购屡现危局的原因,提出我国未来应对外资收购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0年的资本市场风起云涌,企业并购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向前发展: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盈科动力入主香港电讯,达能控股梅林正广和,三联欲买壳郑百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把企业并购作为扩大规模、争夺市场的手段。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并购背后,中国和发达国家间在并购方面的巨大差距却难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1998,(2):55-56
<正> 产业资本已成为中型企业收购兼并市场中十分活跃的购买力量。对大型企业而言,收购中等规模的公司为其提供了适当的增长机会,并在80年代巨型并购交易的重重诱惑中形成了一个避风港。但收购一家非上市公司,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均与收购上市企业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施卫华 《广东经济》2011,(7):1-M0001
十九世纪末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有效地整合和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或集聚,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催生了通用、微软等一批资本雄厚、实力超群、客户群体庞大、市场开创能力非常强的跨国公司。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在这种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亦称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FDI)的主流趋势.并购中国本土企业不但节约成本,而且还省去了新建企业的时间,于是并购控股中国企业就成为一种外资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快速得到回报的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国内.本文探讨了外资并购国内企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中国并购交易升温的趋势明显,无论并购数量还是交易金额,均大幅攀升.伴随中国入世的实现,中国并购也进入WTO时代.2004年的并购事件中不仅有境外企业为了进入市场而长驱直入收购中国企业,也有中国企业大搞海外收购活动.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被追逐的对象,如今也能频频出击:盛大借上市余威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公司;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石破天惊,引来无数国人关注;同为国有企业的上汽集团和蓝星集团因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上演同室操戈的一幕,更是平添一道风景,令业界为之侧目.  相似文献   

8.
刘宇 《经济导刊》2005,(5):18-24
上汽收购双龙和罗孚、联想收购IBMPC、盛大并购新浪等一系列重大并购案的发生,让逐渐被淡忘的"并购"话题又重回视野。在过去,中国一些较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活动多数是政府部门授意下进行的,如大型国有企业间的并购重组等,这种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并不代表市场发展的真实需求。而上述发生在海外市场上由中国企业用国际通行的手法实施的并购案例,让人们意识到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初露端倪,相关产业已经步入整合阶段。有专家预计2005年将是中国的并购年。回望带着诸多硬伤走过了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中国证券市场,中国企业并购将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在产业大整合时代背景下,并购会有怎么样的特点与趋势?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资深专家张伟兵与吕爱兵。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开始更多地以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并成为舆论焦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也引起国际舆论关注。 那么,跨国并购是否会危及所在国安全?跨国并购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并购以及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如何做到双赢?在不久前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举办的“2007(第五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跨国公司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会议呼吁,对跨国并购这个问题,思想的多元化是好的,但是应该避免情绪化。无论是中国公司的跨国井购,迁是外国公司在中国的跨国并购,从大的方面来说,其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出现过多的对于对外开放的负面声音,对于中国的发展是不利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外资并购在中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发行股票,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各种方式,促进利用外资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2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全球竞争,我国政府自去年开始就大幅度放宽了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对外资并购的限制,2002年国家又将国企500强中的部分企业向跨国公司开放,致使跨国集团纷纷选择并购方式实施在华投资战略。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已成功收购了中国的大型名牌企业,如法国阿尔卡特收购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利斌 《经济师》2009,(11):160-161
近年来,部分国外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并购市场日益活跃,我国企业界将面临激烈的并购竞争。但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在理论研究、方法策略和操作程序上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而财务问题是企业并购中各种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因此,研究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对引导我国企业并购行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对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支付方式和融资等重要财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的品牌并购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达能强购娃哈哈的事件闹得满城沸沸扬扬,而这一事件最重要的还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在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并购中国知名企业进入中国无疑是最稳健的方法.中国企业品牌自我保护意识急需加强.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达能收购娃哈哈事件的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品牌并购危机,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资进入中国方式的演变历史看,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表现为不断走向相对独立的基本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外资企业独资化倾向,到外资不断用并购方式进入中国,这种独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据商务部统计,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近年来在中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增长最快。因而,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的表现(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显著提高从国外资本流入中国的方式看,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所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对外借款,对外借款曾占当时利…  相似文献   

14.
罗学鼎 《时代经贸》2004,(11):64-65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的合资企业在中国成立.不管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来到中国以后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资企业.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就有大量的外国独资企业.即绿地投资项目。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总结了很多经验.对这个市场也更加了解.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兼并和收购.即并购。有很多的并购行为在中国市场发生.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走向外国市场的时候也会买一些国外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2012,(9):104-105
<正>近日,中海油宣布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若最终完成,该笔交易将成为中国最大金额的海外收购案,也必将在央企海外并购的业绩中写下浓重一笔。自上世纪末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十余年间央企在中国海外并购市场上一直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尤其是实力强劲的"三桶油"和矿产企业,频频在海外并购市场上出手,刮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中国风。除央企和"准国家队"国资企业(除央企之外的国有全资、控  相似文献   

16.
如今达能强购娃哈哈的事件闹得满城沸沸扬扬,而这一事件最重要的还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在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并购中国知名企业进入中国无疑是最稳健的方法。中国企业品牌自我保护意识急需加强。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迭能收购娃哈哈事件的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品牌并购危机,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永 《经济师》1998,(3):22-23
振兴民族工业出路何在●王永一、国外品牌进入我国市场引发的思考我国改革进口管理体制,放宽进口限制措施,降低关税,为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减少了阻碍,也吸引了更多的世界著名公司、跨国公司以及具有实力的企业携资金、技术和品牌来中国直接投资,占领市场。进入90年代...  相似文献   

18.
不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中国企业都已面临实力雄厚的国外跨公司的竞争。要想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首先应勇于面对挑战之外,还要在其它方面做一番努力。我国企业由于过去在体制上的不足,大多力量薄弱,而国有大型企业在资金、规模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差距甚大。如何参与全球生产经营体系,制定跨国经营战略,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1)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海外投资实现其全球发展战略。这其中海外并购凭借其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先进技术和成熟管理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成本迅速扩张等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所青睐。但是在海外并购实践中,许多并购合作不完全是靠有效的法律机制来维系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双方的合作意愿。在并购过程中,受宏观经济形势、双方企业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标公司的意愿会随时产生变化(如中国铝业收购力拓案)。为了争夺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收购方和目标公司会展开激烈的收购与反收购的争夺。欧美作为国际并购市场最活跃的国家和地区,其并购规章制度最为成熟完善,较具代表性。中国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有必要对欧美国家关于企业反收购措施的政策和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并购浪潮的推动下,当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并购的系统性投资加强,表现出对公司控制权的强烈要求并不断运用联合并购策略。辩证地看,当前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有其有利方面,但是我们更应提高警惕,看到其负面效应,即严重削弱了我国的产业竞争力。面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愈演愈烈的局面,政府部门和企业应采取相应策略,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规避外资并购的危害,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