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如今达能强购娃哈哈的事件闹得满城沸沸扬扬,而这一事件最重要的还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在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并购中国知名企业进入中国无疑是最稳健的方法。中国企业品牌自我保护意识急需加强。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迭能收购娃哈哈事件的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品牌并购危机,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小湲 《经济论坛》2007,(19):89-91
2007年4月初,随着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新浪网上一声"希望大家保护中国民族品牌!"的奋臂高呼,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一事浮出水面.在分析整个事件后,不难发现达能在合作之初就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控制"娃哈哈"品牌.近年来,外资并购了许多国内知名品牌、商标,并利用控股地位,使这些民族品牌日渐萎缩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3.
周静 《经济导刊》2007,(7):69-71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企业界最喧嚣的事情莫过于达能与宗庆后之争了.随着达能的起诉和宗庆后的辞职,"达宗"之争逐渐进入白热化的状态.且不论"达、宗"的谁是谁非,就"达宗"之争的焦点"娃哈哈"和"达宗"之争的起因,无疑给中国的企业上了一堂品牌大课.也提醒中国企业重新审视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外合资企业最大的事件也许是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控制权之争了.其实从中方的视角来看,娃哈哈和达能的合资并不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娃哈哈公司和达能公司的合作,曾长期被外界视为中欧商业合作的典范。作为进入中国的跨国资本,达能在13年间,以不到1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分回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红利;娃哈哈在达能加入后,也成为中国本土市场价值最高的饮料品牌。曾经被称为“模范伙伴”的达能和娃哈哈,最终对簿公堂,上演了一场被商界称为中国对外开放以来最大的“中欧国际官司”。虽然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和平分手,但留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启示和思考却是值得长久回味的。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外合资企业最大的事件也许是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控制权之争了.其实从中方的视角来看,娃哈哈和达能的合资并不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实行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手段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加入世贸之后,中国也越来越深地卷入跨国并购的浪潮中。本文以娃哈哈与达能的并购案例为线索,着重对跨国并购监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积极应对与参与跨国并购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国内物流业并购风起云涌.本文以2003年至2005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企业为样本,通过时样本企业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运用K均值差异性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对并购事件对我国物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建幸 《新经济》2009,(11):68-68
2009年9月30日,娃哈哈、达能正式“离婚”。在历时三年的达娃讼争中,达能已在中国境内外诉讼中连续遭遇数十次“失败”,这在中外企业纠纷史上,是中方一次难得的胜利,保住了中国仅剩不多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象征.娃哈哈创业23年来,把一个1987年靠三个人借款14万元、为人代销棒冰和汽水起家的校办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饮料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了"娃哈哈"这一国内知名、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娃哈哈品牌位列"2009中国品牌榜"第16位、饮料行业第一位,品牌价值高达150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9日,法国达能公司以娃哈哈非合资生产的产品未经合资公司董事会通过,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违反合同为名,要用40亿元并购娃哈哈集团总资产56亿元、去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否则,法国达能公司将用法律手段来追究娃哈哈集团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的法律责任。娃哈哈面临着被强行收购的危险,由此,娃哈哈与达能的矛盾一步一步升级。这场商业纠纷,最终如何收场,结果谁赢谁输,尚难断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在欧洲的跨国并购的对比研究,指出印度企业在欧洲的跨国并购在交易数量和规模均超过中国企业,而且印度企业在对外投资尤其跨国并购中战略远见与成熟也高于中国企业,并指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资产价格已迅速贬值,中国企业需要借鉴印度经验,从战略的高度,抓住机遇,通过跨国并购获得有价值的技术、品牌、市场和管理技术,从而获得迅速提升的竞争实力,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再仅仅依赖成本优势,而是拥有技术定价权和品牌定价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规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了2000-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358起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主并方公司在信息披露日前后15个交易目的累积超额收益,对比大小主并公司和大小并购事件的并购价值创造,发现在我国的并购市场中,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创造,大规模的主并公司在大规模的并购事件中更能创造价值,而小规模主并企业在小规模的并购事件中呈现出稳定的并购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欧美的市场相比,我国的并购虽然起步较慢,但近些年来,我国并购的交易事件不断提升.为了探究企业并购后的绩效,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对已有的关于企业并购绩效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希望对我国并购绩效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2007,(11):64-64
<正>清科集团最新推出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指出:在研究范围内,2007年第三季度,TMT、生技/健康和能源三个产业并购事件总数为28起,有18起并购事件披露了金额,披露的并购总额达5.34亿美元。此外,本季度发生了18起跨国并购事件,披露金额的9起事件总额达16.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畅言 《资本市场》2010,(6):94-95
<正>近年来,中国企业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境内外频繁实施并购活动,力求通过并购来扩张公司业务、扩大市场规模、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并购活动的绩效到底如何?能否为股东带来额外的短期收益?能否真的提高并购公司的经营业绩?数据显示:在2005-2009年间,共发生565起上市公司并购事件,涉及并购金额达1,171.80亿元,平均每起并购案的并购金额为2.22亿元人民币。2008-  相似文献   

17.
新兴市场企业海外并购,购买技术的同时能否提升其创新能力?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技术并购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持续效果。不仅考虑了海外并购事件,还考虑了并购之后的吸收过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促进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但长期来看,海外并购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国有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并且该效果能保持更长时间。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也能够帮助企业从海外并购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但海归高管不利于该效果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市场模型、FF3FM模型和事件研究的基本方法评估1994—2009年中国157个企业海外并购事件的短期和中长期绩效。结果显示,尽管外界对海外并购绩效看法各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公告日的市场绩效明显为正,反映了市场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正面评价。从中长期的角度上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整体上取得了非负的超常回报率(Abnormal return),体现了政府"走出去"战略的胜利开局。考虑到行业绩效差异,本文运用Fix-to-fix控制组的方法对并购中长期绩效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海外并购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明显差于民营企业,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绩效优于内地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19.
新兴市场企业海外并购,购买技术的同时能否提升其创新能力?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技术并购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持续效果。不仅考虑了海外并购事件,还考虑了并购之后的吸收过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促进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但长期来看,海外并购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国有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并且该效果能保持更长时间。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也能够帮助企业从海外并购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但海归高管不利于该效果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在实施跨国并购战略来提高竞争力、获取全球要素、拓展国际市场.然而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取得理想的绩效.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是我国民营企业在文化产业上的大规模并购,属于跨国跨行业的并购,引起全球瞩目,影响深远.并购事件发生两年以来,AMC影院公司转亏为盈,而万达集团也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其中原因值得探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以该起并购事件为例,对此次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给国内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提供借鉴,以期提高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