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经济前沿》2009,(7):F0003-F0003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源于1963年由我国著名工业经济学家黄德鸿教授、云冠平教授领衔建立的工业经济专业。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经济学博士点,1999年产业经济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在原产业经济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学科建设平台——产业经济研究院。2007年5月产业经济学学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2.
王旭涛 《财经科学》2002,(3):124-124
2002年4月1日下午,应西南财经大学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原香港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到西南财经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张五常教授196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香港大学任教,曾任香港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97年担任(美国)西部经济协会主席.张五常教授在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理论、契约理论方面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在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张五常教授在国际经济学界享有崇高学术声誉,近几年,均被提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张五常教授与西南财经大学部分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围绕交易成本、国有企业改革、汇率、西部大开发等问题进行了座谈.晚上,张五常教授参加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讲坛--社会名流论坛"并为师生作题为"经济学合约理论的核心及发展"的学术演讲,并回答了教师和学生所提的有关经济问题.其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人     
《经济纵横》2012,(6):1
<正>白永秀,1955年生于陕西清涧,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  相似文献   

4.
《经济经纬》2007,(3):F0002
孙祁祥,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1956年9月9日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5.
制度与产权理论的解释力——访黄少安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少安简介:1962年生于湖南省洞口县。1994年获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等。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院长和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问题》2018,(1):136-136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渊源于1921年建校初期的商学部,是我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经济学教学科研重镇之一。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中国大陆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率先成立经济学院。2005年成立与国际接轨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研究》2008,(22):F0002-F0002
<正>黄景贵,1963年生,湖南岳阳人,经济学博士,海南大学教授,海南经贸学院院长。教育、工作简历: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及俄罗斯国家管理大学经济学系,1994年7月获莫斯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到海南大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暨南大学成立于1906年,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暨南大学的经济学科初创于1918年,1980年成立经济学院,是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的经济学院之一。政治经济学专业于1981年获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产业经济学专业于1986年获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本学科现有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应用经济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人     
<正>沈坤荣,1963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4年首批入选教育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人     
《经济纵横》2012,(12):2
<正>任保平,1968年生于陕西凤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主持人,省级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入选2006年教育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2012,(7):2
2012年5月12日~13日,第二届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在云南财经大学召开,年会的主题是"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青年的视角"。云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汪戎教授、副校长周跃教授出席开、闭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政治经济学评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研究》2008,(6):F0002-F0002
<正>李翀,男1955年5月生,广东广州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中青年专家,首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16,(4):200
<正>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渊源于1921年建校初期的商学部,是我国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现代经济学教学研究重镇之一。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在中国大陆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率先成立经济学院;2005年成立与国际接轨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进入21世纪以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大力促进学科  相似文献   

14.
《财经问题研究》2007,(3):F0004-F0004
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形成标志是1979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的成立。东北财经大学是国内数量经济学研究和教学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具有与我国数量经济研究几乎同步发展的历史。1981年东北财经大学许开甲教授主持翻译的《经济计量学理论》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经济计量学的译著,为我国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及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1985年我校集中全校相关学科骨干力量成立了“数量经济研究所”,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东北财经大学获得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东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立数量经济学科工作站,从而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五个数量经济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2002年,数量经济学科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现已形成从本科生(方向)、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完整的数量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二者处于矛盾统一之中。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先后出现了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均衡和非均衡的协调统一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由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所组成,前者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动态》2006,(7):0004-F0004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教研室。该专业教研室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生产力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熊映梧教授任专业负责人,后于1960年成立黑龙江大学经济系,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人     
<正>林木西,1954年生于辽宁沈阳,辽宁大学党委常委、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应用经济学组成员,中央首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获得者。  相似文献   

18.
正我使用"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使命远未完成"作为标题来评析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一书,是针对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在2003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演讲时高调宣称"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的断语而言的。时间仅仅过去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结构经济学》宣布:无论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还是从治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是一种非均衡价格。拙著《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再解决,就是从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作为非均衡价格与社会再生产矛盾出发的。刘文,即《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兼与史哉书教授商榷》,除了采取"稻草人"战术批评作者的观点外,更重要的是,他在不自觉中,事实上是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观点出发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经济学的非均衡分析和西方“非均衡分析”在非均衡的含义、方法体系和政策涵义等诸多方面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非均衡分析是全面的、辩证的和具体的;而西方非均衡分析在本质上是局部的、静止的和抽象的。对于两种非均衡分析在中国开放型经济中的应用存在若干误读问题,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