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前社会上,渠道窜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渠道窜货是经销商不经公司销售中心和销入地区的经销商同意,擅自将公司产品销售到非辖区。本文论述了渠道窜货的含义,并从着重探讨了渠道窜货造成的影响。并从减少窜货诱因、厂商管理及对经销商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渠道窜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营销环境下营销渠道的窜货现象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的加剧,营销环境日益复杂,营销渠道中的窜货现象尤为突出.文章在概括窜货含义和表现形式的前提下,分析了窜货现象的危害和成因,而后分别从厂商内部自我巩固和完善以及厂商外部加设防线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窜货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渠道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化解渠道冲突,而窜货又是渠道冲突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详细阐述了窜货的类型、窜货销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区域代理制销售模式下的网络窜货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销售的跨地域性导致网络窜货现象的出现,其不规范发展对企业品牌原有根基产生破坏。企业应该重新整合营销渠道,把网络销售纳入其中管理,制定统一销售策略,防范网络窜货。  相似文献   

5.
试论窜货销售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化解渠道冲突,而窜货又是渠道冲突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详细阐述了窜货的类型、窜货销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渠道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化解渠道冲突,而窜货又是渠道冲突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详细阐述了窜货的类型、窜货销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窜货"是厂家运作渠道时产生的一颗"毒瘤"。"窜货"会导致渠道成员之间的恶性价格战,利润水平急剧下降,渠道网络不断萎缩;"窜货"打乱市场秩序,使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服务产生怀疑,既不利于销售又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因此,厂家应探寻"窜货"产生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使"窜货"毒瘤不在困扰。  相似文献   

8.
窜货即产品的越区销售,是违背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地向授权区域以外的地区倾销产品的营销现象,是企业最常见也最头疼的渠道冲突。本文从渠道窜货的分类及表现出发,运用美国营销学家麦肯锡提出的4PS理论,对渠道窜货现象的成因及管理对策进行一般性解析,以期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9.
典型渠道冲突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冲突可分为纵向、横向以及多渠道冲突,协调和解决渠道各成员的利益冲突,是渠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中间商乱价、服务标准缺失、以及供需矛盾;恶性窜货;创新渠道模式对传统渠道产生冲击等现象,这些是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典型冲突。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采用构筑整体性渠道冲突管理组织体系,加强企业的渠道控制能力;结合渠道的设计、管理与改进,严格打击恶性窜货;结合产品寿命周期,合理协调各渠道利益等策略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0.
网络销售以其独特的优势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网上购买商品,这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向传统的窜货带来了挑战。研究主要对网络渠道窜货的危害、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内分销行业快速发展,出现部分分销商受利益的驱动进行窜货,不仅损害了厂商和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使得销售网络的受到严重的破坏,消费者权益没有保障,窜货的经销商自身最终也将"玩火自焚"。本文旨在分析物流控制与地区窜货防治的关系并提出了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来进行分销物流控制从而达到防治窜货的目的,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两条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的监管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来说明如何将物流控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相结合,达到防治窜货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分销渠道中窜货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栩  高志春 《北方经贸》2006,(11):42-43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规范的竞争行为,窜货便是其中之一。窜货是企业分销渠道良性运行和发展的潜在杀手,如果处理不当、任其发展,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营销网络的崩溃,给生产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基于此,文章先从窜货行为的危害及成因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可以为深受窜货之扰的企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管理窜货宜"疏"不宜"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生洪 《商业时代》2005,(20):24-24
所谓窜货,简言之就是产品越区销售。对窜货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管理窜货的思路。常见的思路是“堵”,这种思路基于窜货现象负面效应的认识,认为厂家应对窜货严防死守,杜绝窜货发生。窜货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无从避免;笔者认为管理窜货的思路宜“疏”。窜货现象对企业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减低其不利影响,化不利于有利是“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窜货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对企业有着致命的伤害。在药品销售市场中,由于价格和经销权混乱、销售激励不合理、渠道监管不力、对药厂销售人员管理不善、存在大量库存和快到期产品等原因,经常会发生窜货现象。窜货会导致经销商对产品失去信心,造成假药流入市场,使消费者对品牌丧失信心,甚至会破坏整个分销渠道系统,危害巨大。医药市场应加快完善渠道的监控机构,制定有关窜货的奖惩制度,合理划分区域和市场,采用渠道战略联盟,严格挑选代理商,并对内部员工加强管理,以有效制止窜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窜货,又被称为倒货、冲货,就是产品越区销售。面对成百上千的、分散的、惟利是图的、各自为政的经销商,厂商防窜力度相当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防窜效果。文章试从窜货的形式、原因、应对的方法等方面对窜货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有效应对窜货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窜货,又被称为倒货、冲货,就是产品越区销售。面对成百上千的、分散的、惟利是图的、各自为政的经销商,厂商防窜力度相当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防窜效果。文章试从窜货的形式、原因、应对的方法等方面对窜货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有效应对窜货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在渠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障碍.强调将物联网运用于渠道管理中,可解决目前渠道管理中的三个难点.一是缺货或存货过多;二是防止假冒;三是控制渠道窜货.  相似文献   

18.
<正> 窜货,也称"倒货"、"炒货"或"冲货",指经销商超出制造商限定的销售区域销售产品,它属于营销渠道管理中制造商对经销商如何有效控制及解决渠道冲突的问题,窜货的表现形式较多,有害窜货是众多窜货形式中最有害的一种,有害窜货一旦发生,就如一条出洞的毒蛇,将毒液射入任何被咬住的营销机体,最终企业丢失市场信誉、失去客户忠诚,导致一个健康的营销链破裂。因此,纠治窜货,就是要能扼住这条毒蛇的七寸。所谓窜货的"七寸",就是指通过研究形成窜货的主要原因,找到制服它的有效方法。那么,窜货是怎样发生的呢?一、制造商渠道管理策略不当致窜货2002年,四川地区一家大型木地板生产企业发生窜货问题,该企业的木地板产品原来主要在四川销售,是四川地区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产品。从2000年开始,该企  相似文献   

19.
窜货是企业渠道管理的一种顽疾,是令企业营销经理头痛的棘手问题。窜货一般在市场上表现为一种低价的倾销行为,严重的时候会损害企业的利润和声誉。通过规范企业价格管理,在推动企业产品畅销的同时,又要有效地遏制经销商的窜货行为。  相似文献   

20.
南木 《糖烟酒周刊》2004,(8):J011-J011
窜货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的自然窜货,一种是恶性的人为窜货。良性窜货是对市场空白点的自然覆盖,对渠道的一种有效补充;但是恶性窜货对市场危害很大,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窜货是指恶性窜货。对于窜货对市场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得很多,有百害而无一利:窜货诱发价格危机,导致通路利润降低,经销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产品在通路上形象受挫,一旦危及渠道畅通,那么这个产品的生命也该寿终正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