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德全  宋枫 《山东经济》2004,20(1):67-68
风险对投资主体的影响被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放大了两次。股东和企业法人承载了不同的风险水平。一般地说,股东面临的风险要大于企业法人。所得税降低了企业的风险,相对提高了企业的价值;但对股东所承担的风险没有影响。在所得税下,企业应该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2.
企业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将所拥用的一切生产要素资本化,并且将各种形态的资本变为可以经营的价值形态资本,通过参与生产经营过程或者优化配置的兼并、收购、联合、产权转让、租赁、出售拍卖等各种途径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资本最大限度增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从资本运营的定义和内涵可知,资本运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以成本控制、技术革薪、加强管理等为内容的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的物力资本产权主体和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尤其是特殊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包括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基于利益相关合作逻辑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约定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在运营企业资本达到期待业绩的前提下,现实地享有企业相应股权的全部或部分权益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余海永 《发展》2010,(11):62-63
资本运营是指出资人或经营者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以资本为核心的经营和运作的活动。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史蒂格尔普分析说,全球排名前500家的超级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资产运营手段发展起来的。资本运营作为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手段,已成为企业外部成长的主要路径。本文拟对企业资本运营从以下几方面谈些浅见,以期对提高企业资本运营的效率和效益及其降低资本运营风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省建总到省建设国有控股公司,再到有限责任公司;职能由生产运营到资本运营,再到两兼而有之。最近,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成为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的既从事建筑施工生产经营,又从事资本运营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6.
企业实现资本运营的模式企业资本运营有许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产重组,通过改革所有制关系,改善所有制结构,建立起资本运营者的监督机制,提高资本运营质量。同时通过改制,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促进资本运转。二是兼并,兼并劣势企业,发展新产业群,促使低效益企业生产要素向高效益企业流动,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规模资本效益,形成新的资本发展优势。三是参股,以企业的部分资本参入其它股份制企业,让企业已有的存量资产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合资合作,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与大企业挂靠联营。  相似文献   

7.
米炜  白海林 《北方经济》2003,(12):29-29
1.政府应正确引导和支持企业和资本运营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在资本市场运营中应以培育资本运营主体,制定和实施扶持支柱产业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消除各种壁垒,协调各方关系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另外,我区资本市场,虽然为我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筹资、融资功能,缩  相似文献   

8.
企业知识资本运营模式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知识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知识资本(或资源)的创造、积累、开发、占有、配置、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途径,以实现企业知识资本最大限度保值增值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新型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知识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是企业知识资本不断循环往复运动变化的过程。本文重点谈企业知识资本营运的九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的信息与网络时代,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是在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中运营的.企业的社会资本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资源的获取不仪受"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制约,而且越来越受企业社会资本一"第三只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德国企业托管制度及其借鉴乔文豹唐建辉企业托管是指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以契约形式所进行的部分或全部让渡,即企业法人主体通过契约形式的约定,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限内,将本企业法人财产全部或部分让渡给受托方,从而通过财产经营权和处置权的有条件转移,实现委托资产...  相似文献   

11.
王玮 《中国经贸》2011,(2):29-29
企业资本运营能力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物化资本的优化组合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外生效应的能力。本文对企业资本运营利益最大化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此提高企业资本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本运营是指国有资本出资人和由其投资设立的国有资本运营机构配置、运用国有资本,维护国有资本权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行为。国有资本运营体系由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共同组成。出资人和运营机构之间以资本为联结纽带,是出资人与被投资企业的关...  相似文献   

13.
1996年,经济学界研讨的热点是资本市场,年末开始转向资本运营。1997年资本运营成了新的热点,到年末,知识经济以全新的经济形态登场。它的到来,对各种成为热,点的经济形态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资本运营强调一切生产要素、一切资源,都应该在资本最大化增值的目标下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结构的优化。这本应成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但是在企业中,由于改革主体不明: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主体,资本营运难以突破政府行为的束缚而形成真正的市场行为。企业改革的主体应该是包括经营者在内的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可是产…  相似文献   

14.
卢诗东 《中国经贸》2011,(14):244-244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社会化大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为核心,以科学的治理结构为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杜海陆  翟鑫 《辽宁经济》2002,(10):28-29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按产权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将企业集团各成员划分为4个层次: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其中,紧密层是指由核心层掌握实际控制权的成员企业,两者是母子公司关系,构成了企业集团的主体,其管理活动相应成为集团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资本运营包括宏观的社会资本运营和微观的企业资产的运营。宏观资本运营包括投入新资本、盘活存量资本、资本转移、资本集中、资本分解、要素流动、破产处理等形式;微观资本运营则主要是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宏观的资本运营上  相似文献   

17.
资本运营是利用市场法则,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增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并把它与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本存量、增量相结合,以金融市场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导引,运用资本的流动、组合、裂变和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货币化的资产为主要对象的购买、出售、转让、兼并、接管、重组等经营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从而实现企业资本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的战略实施过程。其主体和客体主要是企业,其动机是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其本质是企业产权的交易,其结果是企业产权的转移或重新划分及由此而引起的企业资产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转移或重新划分。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由市场经济追求价值“滚动”增值、实现不断增多的利润这种内在本质要求所决定的一种基本的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8.
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新型资金投入机制,可以从三个层面搭建:放宽企业直接投资管理、创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管理及企业资本运营.放宽企业直接投资管理主要包括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和减少官办项目,增加民办项目两条途径;创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管理主要从培养风险投资主体和培养新兴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两个点入手;通过有效的企业资本运营投资,抓住时机,实现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新一轮提升,做大做强重庆企业.  相似文献   

19.
高雅翠 《特区经济》2006,(6):272-273
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本有效配置和提高资本运行效率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对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运营主体非市场化、多元化扩张盲目、缺乏规范化的中介组织、整合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时,是从研究企业这个微观经济主体开始的,并围绕企业及其资本来展开。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生产单位,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组织载体。企业的性质应当包括企业的社会性质和自然性质两个方面。马克思企业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运动为中心,以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为主线,研究资本是如何实现增殖的。企业制度包括企业组织制度、产权制度及管理制度,其发展演变是为资本增殖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