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前言美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国,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几百亿美元。据统计,美国从1992年8月至1995年12月间,自然灾害给整个美国仅在建筑结构上造成的损失就高达年均520亿美元。联邦政府对灾害高度重视,对灾害的预测和预报、减灾和救援、灾后恢复和重建都有各种详尽和明确的计划与措施,如国家减灾计划、联邦政府灾害响应计划、联邦政府灾害援助计划等。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政府还负责提供各种信息,向公众宣传和介绍如何防灾、救灾和获得援助。1979年成立的联邦应急管理局是联邦政府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前言美国地域广大,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超过几百亿美元。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灾害的预测和预报、响应和救援,以及灾后的恢复和重建都十分重视,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与措施,并设专门的灾害应急机构。联邦政府的有关计划包括国家减灾计划、联邦政府灾害响应计划和联邦政府灾害援助计划等。国会还专门制订了一部关于授权和规定联邦政府提供灾害救援的《斯塔福特救灾与紧急援助法》(简称《斯塔福特法入联邦政府于1979年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联邦应急管理局。这是直接向总统报告的专门负责灾害应急的独立机构…  相似文献   

3.
1.实行农业补贴,扶持粮食产业。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  相似文献   

4.
陈金  冯百侠 《经济导刊》2011,(10):86-87
近年来,国内外一次又一次频发的各种灾害,接连不断地将农业安全问题摆到我国各级政府和公众面前,政府部门多次强调农业基础的重要性,新闻媒体也把农业问题作焦点话题特别报道。无庸置疑,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农业。而在所有农业问题中,农业灾害发生后如何对灾害损失进行快速补偿,使受灾主体尽快摆脱灾害的创伤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农业灾害经济:周期波动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最易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的脆弱产业。近30年来,农业灾害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发展,揭示了农业灾害经济具有周期波动性和显著的区域分异规律,灾害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因素。为此,应当将减轻农业灾害和保障农业生产者的风险收益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综合治理,通过调整农牧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强化工程减灾措施与技术减灾措施、在丰歉年之间平准粮价、建立农业政策保险等,达到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并维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周杨  邢仕宏  李欣怡  焦妍 《经济论坛》2023,(11):102-114
基于2013—2018年的县域面板数据,通过PSM-DID模型考察在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对大豆生产面积的影响,并对时间异质性、区域差异以及具体的影响机制进行甄别。结果表明:(1)大豆生产补贴政策实施使大豆面积平均增加了11%左右,且政策实施地区大豆生产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大豆生产补贴政策实施对大豆“扩面”作用存在“补贴-效用”偏差的问题,即虽然2018年补贴额度较2017年显著提升,但2018年(9.76%)的“扩面”作用却不如2017年(12.71%);(3)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其他三个地区均存在“扩面”程度未能与补贴额度同比例上升的问题,更为甚者,政策改革对2018年吉林省大豆的“扩面”作用竟为负向;(4)政策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大豆生产面积的原因在于种植收益的显著提高,而政策效果未能与补贴额度同比例增长的原因在于地租的同步增长。研究为生产者补贴政策可以促进大豆面积提升提供经验性证据,也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豆振兴压力下如何持续改善大豆生产状况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及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爱平 《经济地理》2001,21(1):19-22,46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各种农业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历来是制约西部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和自然与人为成因的基础上,从维护整个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农业减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如何打破农业灾害保险的供求“双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接连发生的各种灾害,一次又一次地将农业安全问题,紧迫地摆到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面前。多年来,在中国发生灾害后,政府一直是灾害的第一承担者,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对于灾  相似文献   

9.
2002年美国制定的《农业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正式生效,联邦政府决定全面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和补贴.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分析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将中美两国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比较,总结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WTO《农业协定》中有关农业国内支持的政策主要由“黄箱补贴”和“绿箱补贴”组成。黄箱补贴是对农产品的价格、市场或贸易有直接影响的补贴政策,包括种子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绿箱补贴是基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其它非贸易因素而制定的补贴政策,包括科学研究、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沙洋县被纳入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县;2008年,沙洋县又被纳入政策性水稻保险和"两属两户"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县.近年来,为帮助广大农户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增强农业、畜牧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障和改善民生,沙洋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原则,采取以村为单位统一投保的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破解各种难题,政策性"三农"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和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江苏省为例,具体探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为更好地实施该项政策提供很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按照WTO的一般原则,国际农产品协议大部分在1995-2000年实施。主要包括3个内容:增加进口市场准入;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口补贴。对于中国农业能否适应 WTO原则的讨论,应该扩展至“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出发,而不是仅仅从农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农场法案》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变化中具有明显的保护特征,且这种保护特征在近年来不断强化。美国之所以长期维护农业保护政策,是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国会、行政部门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多次博弈后的结果,而WTO农业规则没有给美国农业政策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中国作为一农业大国,农业政策仍存在立法依据不完善、政策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我们应在农业立法不断完善的环境下,借鉴美国的经验,在WTO农业规则的约束下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和最低收购价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会对农业内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相对较弱;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会对农业部门内部的畜牧业的影响较大,并且更多地是直接影响;在对非农业部门的影响中,对化学工业的影响最大,其中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热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3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的工作之一。我国农业补贴改革复杂而艰巨,仍处在探索阶段,许多热点问题还未形成共识,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和探索步伐,尽快取得突破。一、补贴阶段:农业与工业平行发展还是工业反哺农业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究竟是处在农业与工业平行发展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业化阶段,对此判断尚不一致。从1997年起农业进入新阶段以来,我国工业化也迈进了中期阶段。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中期阶段的一般经验,农业与工业处于平行发展轨道;只有到后期,工业才开…  相似文献   

17.
按照WTO的一般原则,国际农产品协议大部分在1995-2000年实施。主要包括3个内容:增加进口市场准入: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口补贴。对于中国农业能否适应WTO原则的讨论,应该扩展至“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出发,而不是仅仅从农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5,(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自2003年起国家陆续实施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推行,不仅促使农业更好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粮食增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财政政策,平衡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对农支出依存关系,文章以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理论依据为切入点,分析利益补偿的必要性和立足点,进而有效发挥政策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美国会通过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SBIR)应运而生。目的是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利用中小企业蕴藏的技术力量来满足美联邦政府研究开发工作以及商业市场的需要,并强化社会各界对联邦政府研究成果的商品化。SBIR计划概要1特点SBIR计划不是由国会新增拨款来实施,而是通过立法规定,所有研究开发预算超过1亿美元的联邦机构都必须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来参与该计划。目前,美国国防、卫生、能源、宇航、科学基金、农业、商务、教育、环境保护、交通等10个部门均有SBIR计划。其中国防…  相似文献   

20.
按照WTO的一般原则,国际农产品协议大部分在1995-2000年实施.主要包括3个内容:增加进品市场准入;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品补贴.对于中国农业能否适应WTO原则的讨论,应该扩展至“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出发,而不是仅仅从农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