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出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理论思路。试图揭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石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导出了该学科应实现的两个目标:维持系统平衡和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围绕这两个目标讨论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应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建设成为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引入“生态人”新观念,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论证了“生态人”价值判断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关于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四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消除其间的消极影响,促进其积极影响,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时,也应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口对经济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经济和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东 《经济师》2008,(4):18-19
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太原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兴起和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财富观视角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关系在传统研究框架中,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平面的关系,而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深层关系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它以发展方式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综合财富最优化为目标和宗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轨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实现其研究目标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需要创新其研究范式,并从财富观演化等全新视角确立其重点研究内容,才能在新世纪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为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交融提供了基本框架。本文拟对主要学科的理论演进进行初步归纳,并对其融合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1985~2006年期间四个子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的各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变化趋势具有显著差异.经济系统和人口系统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经济系统,提高幅度最大;资源子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发展较为缓慢,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环境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大,前10年得分上升,随后不断下降.因此.各系统不平衡发展将导致整体的发展水平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福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红 《发展研究》2000,(4):21-24
改革开放20年以来,福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型经济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福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压力也愈来愈明显。①人口问题愈来愈突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流入、迁入增长过快,使得人口规模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愈来愈高,劳动适龄人口增加快与就业难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人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人口数量过多,素质偏低,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现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着经济学学科性质不突出、学科一体化不够、学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创立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的难点与特点,提出研究对象与主线、目的与任务、指导思想与方法,设计该学科的框架结构与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Many studies find that areas more dependent on natural resources grow more slowly – a relationship known as the resource curse. For counties in the south-central U.S., I find little evidence of an emerging curse from greater natural gas production in the 2000s. Each gas-related mining job created more than one nonmining job, indicating that counties did not become more dependent on mining as measured by employment. Increases in population largely mitigated a rise in earnings per job and crowding out. Furthermore, changes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by education level reveal that greater production did not lead to a less educate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点,循环经济与主流经济学并不矛盾.早在古典经济学时代自然资源和环境就被视作同土地和劳动一样具有稀缺性的生产要素,资源价值补偿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而且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推广也依赖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工具,因此二者的一致性远远大于分歧.  相似文献   

13.
人口分布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时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表现为北疆人口密度高于南疆,东疆人口密度最低;北疆经济密度最高,其次是东疆,南疆最低。人口集中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新疆的经济发展受到人口集中的影响,而且从长远看还必须认识到水土资源和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也面临着诸如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物种多样性丧失以及温室效应恶化等生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回顾了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历程,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起源、发展进行了评述;论证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指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融合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必然性,以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重要元素的可持续经济学是可持续问题经济研究的高级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中的自然垄断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大安 《经济学家》2007,9(4):46-52
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是产业经济学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人们或是根据产业组织学理论从商品流通企业的市场关系对其进行分析,或是从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关联对其展开考察,或是在"结构、行为、绩效"框架下对其进行研究.其实,产业的组织结构涉及的层面很复杂,它与自然垄断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关联尚未引起学者们应有的关注.本文认为,依据产业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理解或定义,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与自然垄断之间存在着关联,这种关联可以通过流通产业运行的内部性和外部性予以揭示,对这种关联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中蕴含着自然垄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Rule of Law and the Resource Curse: Abundance Versus Intens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e examine the ‘resource curse’ using new data on historic resource stocks and an improved econometric methodology. The paper distinguishes between resource abundance (stocks) and extractive intensity (flows), focusing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ources and rule of law. Previously un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past resource stocks is estimated. We find that economically large initial natural resource stocks are associated with subsequent lower levels of rule of law and do not directly affect growth, while raw resource exports do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ule of law when stocks a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but do affect average growth rates. Sample size is maximized through the use of an EMis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with importance sampling) algorithm to replace missing data, minimizing the bias and inef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listwise deletion, which commonly eliminates half or more of the available data in this setting.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work appeared as part of my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Thanks are due to my dissertation committee: Robert T. Deacon, Stephen J. DeCanio and Carol McAusland; as well as Okan Kavuncu, Henning Bohn, Kelly Bedard, Olivier Deschennes, Doug Steigerwald and numerous seminar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two anonymous referees.  相似文献   

17.
应用DEA方法评测中国各地区健康生产效率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本文将地区健康系统视为健康生产决策单元,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地区健康生产进行效率评测和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发现:各年份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省份各不相同,而远离前沿面的省份基本一致,总体而言平均健康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根据效率和产出可以将全国划分为六类具有不同的效率提高路径的地区;健康生产效率在东、中、西部,东、西部和东、中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地区人口密度与健康生产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公共健康投入比例与健康生产效率之间呈现并不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公共财政支出不当偏重倾向的结果;城乡居民在支付能力与健康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上恰好相反,这可能与城乡之间截然不同的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待遇相关,因而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政策。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观——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如何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正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侧重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分析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并结合宁波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境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及预测我国大气环境,以大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研究的主要对象,应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根据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结构图绘制出环境、资源、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GDP)之间因果关系图,建立了大气环境、经济、资源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充分反映废气排放、资源的开发以及空气污染与GDP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扩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