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鸿 《农村经济》2008,(2):90-93
农村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关键,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稳定有着双向关联,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主要体现为文化建设的减贫效应、社会结构效应、社会控制效应、社会心理优化效应和社会化效应等,而文化建设的受益不均衡效应、虚化效应、过度社会动员效应和信息失稳效应又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因此,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我们应寻求抑负扬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从宏观角度探索影响中国重点大宗农产品贸易中隐含虚拟土的驱动因素,本文在对虚拟土贸易研究进展和虚拟土净进口进行测算以及分析的基础上,使用LMDI模型对大宗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土净进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虚拟土净进口的变化是强度效应、质量效应、依赖效应、结构效应、经济效应、需求效应六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质量效应(54%)、依赖效应(26%)、经济效应(16%)、结构效应(6%)、需求效应(1%)是虚拟土净进口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强度效应(-3%)是虚拟土净进口的逆向驱动因素。因此应加大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主动创造良好的农产品贸易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2002-2011年新疆人均生产总值和碳排放量等相关数据,以LMDI分解法为着手点,从经济规模、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产业排放等四个方面来探索新疆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并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5个产业的角度进行碳排放分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的经济规模效应和产业排放系数效应对总碳排放效应主要是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主要起到负向阻碍作用;而从贡献度大小来看,经济规模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分别是最大的正向推动和负向阻碍效应;分行业新疆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工业一直是各效应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贡献度都在70%以上,其余产业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后奥运效应     
《农村工作通讯》2008,(19):63-63
传统的奥运效应研究认为,奥运经济一般可以带来三种正向效应:凝聚效应、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凝聚效应是指借助奥运,使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向主办地凝聚;辐射效应是指举行奥运会,可以对邻近城市、相关产业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瞬间放大效应则是指,因为举办奥运会,经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飞速发展起来,GDP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增长。近几届奥运会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产品间横向与产业链纵向视角,运用溢出指数方法从总溢出效应、方向性溢出效应和成对净溢出效应等3个方面,对畜禽产品市场价格之间的溢出效应及动态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1)从总溢出效应看,中国畜禽产品市场价格整体溢出效应为36.50%,且样本期内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受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畜禽疫情影响较大;(2)从方向性溢出效应看,在畜禽产品市场中,猪肉、羊肉和鸡蛋是价格“高溢出、低接受”产品,鸡肉和牛肉是价格“低溢出、高接受”产品,而生鲜乳、玉米和豆粕是价格“低溢出、低接受”产品;(3)从成对净溢出效应看,畜禽产品价格受纵向产业链上相关产品价格的影响小于横向相关产品价格的影响,畜禽疫情同样对畜禽产品价格间溢出效应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关联性较强的畜禽产品价格间溢出效应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多维视角下中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梳理国内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全面把握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脉络,为合理评价旅游扶贫工作成效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价值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研究视角、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对国内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评价。[结果]不同维度视角下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主要探讨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及漏损等经济效应,并逐步由经济效应向综合效应转变;旅游扶贫的差异化效应研究是未来宏观尺度下重要的研究方向。微观尺度下,贫困人口的受益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效应、社区参与、收入差异效应及自我感知效应等方面展开;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贫困人口的旅游参与和综合受益。[结论]深刻认识旅游扶贫的本质和目标;建立全面、科学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价体系;创新旅游扶贫效益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中国极具传统与规模优势的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在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中地位日益凸显,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展开研究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如何把握中国茶叶出口东盟的增长因素则成为此项研究的一个难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对东盟茶叶出口贸易增长、市场结构及产品结构现状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及其细分下的增长效应、市场效应、商品效应对出口增长起正向带动作用,结构交互效应则起阻碍作用,其中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市场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竞争效应及其细分下的整体竞争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出口增长带动作用愈减,且具体竞争效应近阶段起阻碍作用,其中整体竞争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各类茶叶产品在东盟市场均具有竞争力,其中绿茶竞争力水平有所降低,红茶基本保持,茶制品逐步提升;二阶效应在其细分的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共同作用下对出口的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为正向带动作用,纯二阶效应在各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动态二阶效应不断提升,在近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首先,本文从要素流动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从生态宜居的重点和落脚点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从劳动替代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包容性增长效应以及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次,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方式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基础设施两大类别,全面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立法规划、资金保障、建设管护、配套制度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科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有文献,本文将证券监管处罚的治理效应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监管处罚的直接效应更多指向是对违规公司本身产生的直接影响。监管处罚的间接效应则指向的是因各种行业、地域或其他网络关系与违规公司相关联的其他公司,受到违规公司监管处罚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耕地利用效应的角度,科学认识耕地利用对新疆棉花生产时空变动的作用。[方法]运用LMDI和空间转移指数法,对1999—2017年新疆棉花生产时空变动进行测算。[结果]1999—2017年耕地利用对新疆棉花生产变动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程度效应; 流通体制改革后到加入WTO以前起主导作用的是程度效应,加入WTO以后到临时收储政策以前起主导作用的是结构效应,临时收储政策阶段和目标价格补贴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强度效应; 新疆12个地州(市)棉花生产转出区为吐鲁番地区和和田地区,其他地州均为转入区; 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为结构效应驱动;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为强度效应驱动。[结论]流通体制改革以后新疆棉花生产主要驱动力为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不同阶段各分解效应的对棉花生产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不同地州的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名牌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名牌是指社会公众通过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认知而确定的著名品牌。名牌对企业来说具有获利效应、促销效应、竞争效应、乘数效应和扩张效应。农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抓好基地建设,培植名牌;二是狠抓产品质量,打好名牌基础;三是搞好市场营销,促进名牌形成;四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名牌。  相似文献   

12.
土地细碎化提高了农机作业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限制农户购买农机作业服务,其中地块面积小、地块间道路修筑率低以及地块间种植作物差异大形成的规模效应、阻隔效应和结构效应是该约束机制的实现路径。本文基于11省市113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两部模型以及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测定了三种效应及其贡献率。研究发现,在农户决定是否购买农机作业服务的决策中,土地细碎化的约束表现为阻隔效应和结构效应,而且结构效应的贡献率高于阻隔效应;而在农户购买农机作业服务数量的决策中,三种效应都非常明显,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以信息不对称为背景,以财政预算支出为对象,以1999—2007年新疆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样本,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财政支出预算编制中是否存在棘轮效应,若有,是为正效应还是负效应;第二,从财政支出预算角度探讨棘轮效应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新疆地州财政支出预算编制中存在棘轮效应,财政支出负向预算棘轮效应大于正向预算棘轮效应;转移支付水平、预算松驰、环境变动对新疆地州财政支出预算棘轮效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济问题》2021,(7):117-129
本文基于1978—2017年55个经济体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数据,利用指数分解方法,测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劳动力投入效应、转移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劳动力投入效应和转移效应明显减弱,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效应仍在不断增强;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经济赶超将逐渐由转移效应和生产率效应的"双轮驱动"转化为生产率效应的"单轮驱动";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劳动力转移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均在样本经济体中位列第一,但现阶段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效应日益减弱,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效应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仍具有较大潜力。应综合施策,确保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发挥的同时,着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研判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环境溢出效应对于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基于碳排放视角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总效应看,脱贫地区农户商品化转型、机械化转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溢出效应,且是负的外部效应,而组织化转型则是正外部效应。从三类转型系数比较看,组织化转型带来的正外部效应还不足以完全抵消其他两类转型带来的负外部效应。第二,从异质性效应看,组织化转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同时,生计转型过程中养殖业生态环境溢出效应更明显。此外,生计转型过程中家庭收入和碳排放之间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因此需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生态环境行为。第三,从调节效应看,组织化主要通过规模化生产发挥了作用,因此在脱贫地区构建环境友好的生计类型,需重点强化农户组织化程度,发挥规模化生产环保作用。该分析意味着降低生计转型的负外部效应,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是生产经营模式和政策引导问题,重点是在提高组织化生产方面发力,可行路径是发挥好农业财政的环保功能,强化定向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农业创新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多维创新。多维创新是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在内部前因和外部前因的驱动下,多维创新通过市场溢出效应、人才溢出效应和社会溢出效应推动技术及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姜翔程  孙雪 《水利经济》2021,39(1):47-53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污染问题。基于2010—2017年长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工业污染综合指数评价城市工业污染程度,再利用LMDI乘法模型将工业污染综合指数驱动效应分解成经济规模效应、经济结构效应、治污投入强度效应和治污投入效率效应,最后计算各城市工业污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且2010—2017年差异正在逐步增大;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是促使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增长的首要和次要因素,治污投入效率效应和治污投入强度效应分别是抑制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增长的首要和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生态环境破坏效应、产业庥群拥挤效应和柠檬效应等诸多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政府的介入.本文在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中的政府作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阐释了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并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政府的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市场规模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维度,对1992—2011年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竞争力和世界市场需求规模是影响出口增长效应的主要因素,而进口国蔬菜标准的提高和金融危机则是导致竞争力和市场规模效应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详细分析了进口国标准提高的"倒逼机制",揭示了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水果出口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999—2010年水果产品贸易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国水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阶段性分析表明,在考察期内,水果出口的增长来源分布为结构效应占31.71%、竞争力效应占25.48%、二阶效应占42.81%;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效应、交互效应、整体竞争效应、增长效应、动态结构效应不断强化;商品效应、具体竞争效应、纯二阶效应则不断弱化;促进中国水果出口需要优化出口品种结构、强化水果质量营销及转换竞争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