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会计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吉甫 《当代财经》2007,(6):109-114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一般原理出发,系统论证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数据,以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公司盈余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操纵性应计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操纵性应计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非操纵性应计;非经常性损益对高管年薪的影响并不显著;高管操纵盈余的动机随着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大量收集2005-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管持股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市值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正相关,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高管持股市值与线下项目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操纵性应计利润是其实现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配股价格,上市公司具有通过调整可操纵应计利润来提升报告盈余的强烈动机。本文使用横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可操纵应计利润与配股后业绩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前 3年和配股当年都具有较高的可操纵应计利润,而配股后长期业绩趋于下降,可操纵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误导了外部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资本配置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的盈余平滑行为增加了,并且更多地表现出为负的较小盈余通过一些利润操纵手段变成正的较小盈余的倾向。在用应计项进行盈余管理方面,企业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平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上述指标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结论为后续的会计准则改革和上市公司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欧盟在会计国际趋同进程中的最新举措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一直致力于会计协调工作,并在不同时期对会计协调的战略作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调整.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后,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包括实行推行等效认可标准、利用专业机构实施监督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与应计异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效果或经济后果如何,其对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有何影响,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新会计准则由收入费用观的制定理念转向了资产负债观,这使得会计盈余各个组成部分的持续性、稳健性和价值相关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以应计异象为切入点,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定价效率问题。本文比较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盈余各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发现应计利润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应计利润与现金流量持续性差异显著提高。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loan(1996)的投资组合套利策略并不能获得超常回报,这与旧准则下10%左右的超常回报明显不同。这表明,公允价值模式的采用虽然使得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持续性有所降低,但却使市场定价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全面实施,新准则的主要亮点之一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本文以金融保险业和建筑及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公司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金融保险行业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对建筑房地产公司盈余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公允价值调整额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在上述两行业内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以高管年薪、持股水平分别作为衡量其短期、长期薪酬水平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的长、短期薪酬水平及两者的交叉变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高管的短期薪酬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诱因之一;高管年薪与持股水平的相互作用也会加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财政部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会计界新的研究课题。新准则在内容上做了很大修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基本趋同,有效遏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重新进行分析,对于超出准则允许范围的利润操控行为进行严格的制止。  相似文献   

11.
王虹  杨丹 《财经科学》2011,(9):85-93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准则变迁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会计准则的应用仅改变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如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改为构造债务重组收入,却无法从总体上约束这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且新会计准则实行后的2007-2009会计年度,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降低趋势,但对亏损公司调减利润的行为有改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净利润连续5年增长的深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样本,同时将主样本按照主营业务收入是否持续增长分为两类公司,进行其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以盈余持续性、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盈余和现金流的关联度和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作为衡量盈余质量的标准,证实了盈余持续增长的公司的盈余质量水平较高,其中收入同时持续增长的公司的盈余质量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ions on cosmetic earnings management in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s respectively. Using Benford's Law, the analysis employs 84,870 positive earnings observations for all publicly listed US and Taiwan companies from 1990 to 2011.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regardless of developed markets and emerging markets, the phenomenon of cosmetic earnings management exists. In contrast to developed markets, corporate managers of emerging markets have stronger incentives to manipulate earnings. More important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s significantly less after implemen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ions both in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earnings manipulative behavior.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dd more evidence to the ongoing debate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ions in preven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沪深交易所2006年~2008年所有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数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行权限制期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比非国有上市公司明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较之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要弱一些。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15.
选择了2007—2009年中国A股医药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中国医药上市企业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优化中国医药企业股权结构,遏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现实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药上市企业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不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28,自引:1,他引:128  
本文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我们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计算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分别以披露总体质量与盈余披露质量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在控制β系数、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样本公司边际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还发现,盈余平滑度和披露总体质量是影响样本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主要信息披露质量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青原  王露萌 《经济管理》2020,42(5):173-194
现有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公司信息披露与自身股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发布的业绩预告的信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市场反应具有显著解释力,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业绩预告存在信息外溢现象。并且,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外溢效应越显著,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了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对投资者股票交易具有决策参考意义。进一步检验发现,可比性对信息外溢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预告公司和非预告公司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有所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资本市场外部性现象提供经验证据,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要求以及披露监管政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一个令全球投资者和政府关注,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1999—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估计,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盈余水平与总资产之比的平均值为7.6%左右。对公司治理变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民营控股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高于国有控股企业。这些结果意味着,中国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降低盈余管理的幅度。  相似文献   

19.
分别计量分析了各省区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量、总市值、总利润、平均市盈率与各省区市GDP总量和人均值的关系,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量、总市值的区域分布主要与各区域的GDP总量和人均值有较大的关系,而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利润、平均市盈率与GDP总量和人均值的关系强度较弱。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上市数量在各省区市之间的分配,可能主要不是依赖于各创业型公司的质量。有计划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若注册在GDP总量或人均值比较靠前的东部省份,其成功上市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运用了考虑规模和行业因素的应计利润预期模型和扩展的琼斯模型,以1999—2001年市盈率发生反转变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研究找到了市盈率反转变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证据,分析了不同市盈率反转变动上市公司市盈率反转前后的盈余和成长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