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兴的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大国,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经济融合也在日益加强,这是中国自90年代以来大力推行经济外交战略的丰硕成果.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急剧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从对抗、对立逐渐演变为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与发展最快的庞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推行经济外交新战略,扩大全球影响的成功范例.崛起的中国正凭借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新月异的军事现代化和积极构建的文化软实力谋求全球影响,并挣取与其国力相应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其追求的“睦邻友好关系”相辅相成,其目的就是要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即既要确保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又要确保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不要被邻国误读为威胁.  相似文献   

2.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争及中国地缘战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力于地缘政治学与地缘经济学学科之争、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内涵之争。地缘经济学既不从属于也不会取代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对客观世界在时代特征、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安全、领土等关键要素上存在不同见解,国家联盟、争夺领域、争夺地域、博弈手段在地缘政治时期和地缘经济时期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殊途同归并有着深刻的互动作用。中国的现实是经济大国正在崛起、区域合作如火如荼地发展,但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地缘战略应以地缘经济为重心,地缘政治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18年1月7日,“新型国际关系构想下中国经济外交的形势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经济外交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经济外交研究会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来自对外经贸大学、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金融历史以及大国崛起的路径看,全球性经济与金融危机往往能够有效促进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全球影响力的转移。近几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逐步增加,以及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美  相似文献   

5.
"新型大国关系"理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建立在新中国外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而建构的新型国家间关系的实践基础上。今后要使新型大国关系得以顺利发展,还必须深入探讨新型大国政治的、价值观的、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基础。今天的中国既是政治大国,也成长为经济大国,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中国在本世纪内也必将成为一个文化大国,也就是说,中国将成长为综合实力强大的文明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就是以这样的身份或者以这样的地位为基础,和西方世界的头子美国谈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越来越强,美国也将会更加愿意听取中国的新型大国观的提议,一定程度上会正面响应中国的倡议,走新型大国之路。  相似文献   

6.
2005年印度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反恐仍是全球政治和外交关注的焦点.并左右着大国关系的互动。全球范围内,大国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建立,为全球、地区、多边和双边层次的合作与对话奠定了基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仍带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共同繁荣.达到双赢已成为国家关系中普遍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魏建国 《新经济》2013,(1):17-18
基辛格博士在2011年我们召开的全球智库会议上讲了这样一段话:"当初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和平的,今后中国代替美国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和平的。但是长期的。"中美两国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在政治和外交上,中美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最大的组成部分。讲这一段话关键是落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中美两大国在海洋上的较量。当前美国已经不愿意再推WTO的多边谈判,而采取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中国和平崛起最深刻的时代背景。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国际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而资本又是工业文明时代影响大国崛起的核心要素,因此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资本运动构成我们理解中国和平崛起路径与机制的主线索。资本的稀缺性要求大国对外开放以获取工业化的资源,所以全球资本汇集是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在向中国工业化提供稀缺资源的同时,全球化也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在和平崛起成为中华民族最高目标的今天,全球化的不可逆转性以及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运动的不可控制性,决定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不可阻遏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9.
高飞 《经济科学》2015,(3):10-12
"一带一路",是中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蓝图。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和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一带一路"是立足中国的比较优势的战略谋划如同中国历史上汉唐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南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繁荣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前提,当代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丝绸之路的复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魏建国 《新经济》2014,(10):60-61
基辛格博士在2011年我们召开的全球智库会议上讲了这样一段话:“当初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和平的,今后中国代替美国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和平的.但是长期的.”中美两国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在政治和外交上,中美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最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东欧地区是世界主要大国(中、美、俄)势力的交汇处,研究中、美、俄三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对理解地区及全球的地缘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引力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分析了中、美、俄三国与中东欧地缘经济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地缘经济关系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国别对比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变化、稳步增长的特征;美国与中东欧国家地缘经济关系整体保持稳定,无显著的改善或恶化趋势,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具有显著差异性。(2)空间格局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呈现出均匀分布的格局,美俄两国与中东欧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中心—外围”格局。(3)主体间相互影响上,中—中东欧与美—中东欧相互之间呈现出负相关,中美两国在中东欧地区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竞争态势,中—中东欧与俄—中东欧、美—中东欧与俄—中东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以来,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着国家间、国家和地区间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转向,以及双边、多边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正进一步迈入新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大变动时代。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需要我们拓展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进行理论提升,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在大国博弈处于关键阶段,深入探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印太"或"印太亚洲"作为一个地缘学概念开始流行起来。到目前为止,"印太"仍然只能算是一种地缘战略构想,或者是一个正在设计之中的地缘战略体系。美国的"印太"地缘战略构想主要关注的是地缘政治安全或者军事安全,而不是该地区的地缘经济整合和经济繁荣。中国在美国"印太"地缘战略构想中处于一种"他者"的地位。美国的"印太"战略构想与本地区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现实之间存在严重错位。在美国的"印太"战略构想中,印度是该战略构想的"关键";但在印度的"印太"概念中,不仅有地缘政治因素,而且也有相当重要的地缘经济内容。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国家,更欢迎地缘经济意义上的"印太"概念。包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和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将推动"印太"地区进入"印太时代"。  相似文献   

14.
论90年代以色列的地缘经济合作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兴礼 《经济地理》1998,18(2):114-119
90年代是以色列致力于地缘经济合作的时期.合作形式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当前。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因素配合更加紧密.井显露兼容地缘政治目标、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一个围绕以色列的东地中海岸经济合作区将在地缘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中出现。l以色列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证分析1.贝地缘经济合作走向以色列对外战略前沿的历史必然性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趋向缓和、各国竞相致力于发展经济、区域经济集团化、一体化浪潮此起彼伏、经济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与中东和平进程相伴随.中东的国际关系也由地缘政治的分合逐渐走向地缘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海权的诉求和护持已然成为了中国难以回避的战略问题。不过囿于中国自身的地缘特性、实力地位和发展目标、以及全球经济与国际关系的一些特性,决定了中国对海权的追求应该以有限海权为目标。决定中国对海权的诉求应该立足于有限海权的因素是:中国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和历史上海陆复合型国家海权战略的经验教训;国际关系的特性和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目标;“战斗方式”与“生活方式”一致性原则的要求;经济全球化中的中美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新兴市场崛起和大国之间博弈的新特点,着重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因素,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区域货币安排(如欧元)的弊端,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将弱化,逐步形成多种储备货币竞争的局面。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是大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给予小国选择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的自由,并对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附加约束条件。这既可以为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实现国内物价稳定提供支持,也可以防止一国通过操纵汇率获得长期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梳理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脉络和既有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内涵特征、国别范围,分析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当前全球发展中的地位。研究表明,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整体实力在全球经济格局当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同时,受起步阶段、发展时间等因素制约,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整体作用仍然弱于发达国家,建立全球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光明前景,仍然需要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具有内在的经济根源和外在的现实动因。具体来说,中美两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结构特征是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经济基础与根源;美元流动规律与保持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是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外在压力;世界投资渠道不畅与大国经济特征促使中国被动增持美国国债;力争和平崛起则是中国增持美债的现实动因与隐性政治战略。缓解美国国债风险的关键是中美双方调整各自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中方要努力探索将持有美国国债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伴随缅甸民主化进程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中国在缅投资的经济政治化倾向有其必然性。中国投资项目成为缅甸国内民主化进程博弈的棋子,成为缅甸政府平衡国际关系与利益的重要砝码,成为部分西方非政府组织阻扰中国在缅投资的手段。这种交织了缅甸民主化进程、民族和解及缅甸对外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经济政治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缅甸国内外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对当前的中缅经济合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从长远看,在紧密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关系影响下,中缅经济合作必将会迎来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成功的援助措施使各国要求加快其改革进程。同时国际金融体系也在危机后重组,新兴经济体作为新兴力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崛起。新兴经济体成为一支独立的联合力量,并在IMF改革中提出自身的主张,要求获得更多话语权。新兴经济体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促使发达国家依赖其进行IMF改革。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参与IMF改革中也面临发达国家的压力,综合实力对比与金砖国家之间关系均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