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0月,国内某大型出口企业A公司向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B公司出口了20吨二钼酸铵,总金额为852068.87美元,支付方式为O/A90天。2009年3月,A公司因B公司拒绝提货付款向中国信保通报了可能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2.
国内某出口企业(A公司)向美国一家公司(B公司)出口价值25万美元的货物,B公司到期不支付货款。A公司已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于是在得知货款可能发生损失后,立即向中信保通报了有关情况,并由中信保委托律师向B公司追偿。  相似文献   

3.
外贸公司出口报价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不同,不仅需要与国外客户讨价还价,还需要衡量国内供应商的报价是否能够接受.那么当国外客户报价无法再商榷时,如何与国内供应商商讨价格,才能维持公司合理利润?或者当国内供应商报价确定,为了保证公司利润,如何计算给国外客户报价的底线?北京楚维迪建材有限公司在多年的外贸实践中,针对以上情形总结出了两种报价简便计算方法:出口利润率法和出口换汇成本法.本文以该公司胶合板出口报价计算为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他外贸公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不分大小,产品都将同国外同类商品展开激烈竞争。要使自己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就必须选择好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这些策略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国内生产,力争出口的策略;另一类是在国外设厂生产的策略;第三类是补偿贸易策略。 一、国内生产力争出口的策略。这是一种跨国营销策略,即营销渠道的起点在国内,终点在国内,这种出口策略又可分为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 间接出口就是生产企业把自己的产品通过国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或机构销往国外。在方式上可有三种选择。(1)把产品卖给国内出口经销商;(2)把产品交出口代理商,委托其代理出口;(3)委托在国外设有销售机构的企业代销。生产企业通过这些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A上市公司是国内某行业的领头企业,约70%的产品都依靠出口,其产销和出口量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这些年来,虽然国内市场的需求逐年增长,但A公司仍把重心放在国际市场,所以公司在国内已经5年没开经销商会议了。一、有没有必要开经销商会议  相似文献   

6.
《对外经贸财会》2007,(4):48-49
一、案情介绍 我国某出口企业(下称A公司)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期间,按照销售合同向巴西某公司(下称B公司)出口化学药品,同时向我国某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C保险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并获得信用限额D/P150天40万美元和O/A150天30万美元。B公司是巴西国内医药行业较大的分销商,  相似文献   

7.
《财贸研究》2020,(4):18-35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其中,产业协同集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依附于制造业并衍生于其内部的生产工序和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好坏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系统研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显著,对高能耗类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程度高于中能耗和低能耗类型企业,对国有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并不显著,对混合贸易类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作用要远远大于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会通过提升成本加成率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方式提高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研究还发现,法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应用强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先海  卿陶 《财贸经济》2020,(4):99-114
本文将产品质量引入多产品企业模型,构建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出口动态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发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促进本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并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总量增加;国外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质量选择效应导致本国出口产品质量被动提升,进而降低本国企业出口总量,加速低质量产品退出。通过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会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产品种类增加,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影响不显著,但是会加速企业旧产品退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存在创新激励效应,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存在明显的质量选择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与总体回归相比,当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强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增加;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弱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变量替换、更换回归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和提高企业加成率两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显著提高低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对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却表现为抑制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在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加征关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启东市福星棉机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设计、制造棉花机械的专业生产企业。经过近30年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棉花机械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南通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并远销国际市场,出口到俄罗斯、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一些内地省、自治区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内地公司),自一九七八年起陆续开办了自营出口业务,即直接对外谈判签约、交货和结算货款。内地公司也将从国内调拨结算改变为国际外汇结算,即出口结汇业务。所谓出口结算,就是出口企业按国外开来的信用证的要求,在出口货物装船、空运或付邮并取得单据后,备齐规定的各种单证,送交银行议付,银行收到国外汇款或按银行、企业协议日期,按当时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拨付出口企业。过去,出口商品结汇工作大致分三种类型:(1)口岸公司在其所在地装运港结汇。各沿海口岸公司与货物装运港同在一地,在装货前即将除提单外的单据送交银行议付。装船后,再将提单交议付行连同原交单证直寄国外索汇。(2)有些内地公司对同本省、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推导和经验分析角度考察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失败的经历对其今后转回国内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持续出口企业和内销企业相比,出口失败企业更易受到流动性约束的限制而出现经营状况恶化.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变权回归考察出口失败经历对企业国内经营状况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在短期内,持续出口企业、内销企业与出口失败企业的国内经营状况并无显著差异;从长期看,出口失败经历使企业国内销售状况和财务状况恶化且存在负向影响,对私营企业的影响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3.
《财贸研究》2020,(5):13-27
基于2000—2007年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测算出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进而深入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贴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补贴通过"中间品配置效应"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但又通过"成本加成效应"抑制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由于"中间品配置效应"要大于"成本加成效应",因而政府补贴会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  程玲  刘晴 《财贸经济》2021,42(1):136-150
厘清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对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寻求广阔的国内市场化解国外需求冲击,而统一的国内市场则有利于内需潜力的释放.为此,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因素融入Melitz(2003)模型,以考察其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系统检验了两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分割迫使低效率企业以出口替代内销,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则有利于出口企业增加国内销售比例,从而缓解出口对内销的替代.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是其重要的影响渠道之一.因此,促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是助力中国出口企业实现内销转型,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断扩张的国内市场规模和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为培育新型出口优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大国特色路径,但国内大市场一定能提升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吗?本文基于全球电子消费品行业1252家品牌企业的数据,采用规避“本地市场偏好”的国外市场份额客观度量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寻找中国电子消费品这一代表性行业的国内大市场影响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微观证据,研究发现:(1)伴随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张,本土企业贸易的本地市场偏好增强,国外市场份额下降;(2)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对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贡献度低,处于主要出口国的较末端水平;(3)中国国内市场扩张未能显著提升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这些证据意味着中国国内大市场仍是有待开发的出口优势的潜在源泉.原因在于,国内大市场要在规范有序与创新导向的市场环境、国内需求的国际化、消费者-生产商有效互动等条件下,才能转换为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据此,培育依托国内大市场的新型出口优势应注重国内大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部分出口企业摸索国内市场,期待政策扶持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希望轻工商会作为进出口行业组织,不仅要懂市场,还要懂产业;不仅要懂贸易,还要懂生产;贴近企业,更直接地了解一线情况。 “目前出口情况还算稳定,我们公司去年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去年顶新箱包的国内销售额达到了600万人民币,目前主要还是处于摸索国内市场的阶段。”上海顶新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向军在中国轻工工艺品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行色匆匆,因为他正要和其他企业及轻工商会的相关负责人赶往一个在清华举办的箱包展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估算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及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系统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抑制作用具有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民营企业、低生产率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对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抑制作用较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成本加成率是融资约束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两个重要机制。因此,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水平,同时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本加成率,是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推动中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二年来我厂在大力开发国外拖拉机市 场的同时,还进行了汽车零件、铸件的出口业务。质量上得到外商的好评。下面简单介绍我们对开展铸件出口工作方面的一些认识与体会。一、开拓国外铸件市场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依据《出口收汇考核试行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和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联合对2000年度全省出口企业出口收汇工作进行了考核评定,评定结果产生2000年度“出口收汇荣誉企业”278家,现通报如下:出口收汇荣誉企业中国抽纱黑龙江进出口公司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黑龙江省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黑龙江公司中粮黑龙江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黑龙江省有限公司黑龙江中艺瑞宝进出口公司中化黑龙江进出口公司黑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黑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黑龙江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黑龙江省进出口公司黑龙江…  相似文献   

20.
商品出口是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主要方式,出口企业则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参与主体.一直以来,制造成本低廉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优势,价格优势更是我国出口企业的尚方宝剑.近年来国内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上升、融资难等问题不断出现.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给我国长期依靠低成本优势竞争的出口企业和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通过研究劳动力、土地、融资等企业成本要素上升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应对要素成本上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