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邓君 《经济师》2000,(8):79-79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以电子、通讯、计算机等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已经对世界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使人类社会处于经济大转变阶段。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 ,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现代财务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 ,因此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必须对财务理论与方法进行适当创新 ,以有效发挥财务的资源配置作用。一、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  相似文献   

2.
一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在历史上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30年代初期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开始重视计划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末期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深化的时候,开始重视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鹏 《经济纵横》1993,(4):31-32
<正> 一、现代股份制经济的特征所谓现代意义上的股份经济,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筹措资金进行生产,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联系,它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以股票交易为依托,以股份公司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经济现象。现代股份制经济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是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分离。资本股票的终极所有者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概括。本文主要从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和体制特征进行分析和阐述。一、市场经济运行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供求、竞争、价格波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分配涉及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也涉及经济  相似文献   

5.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规定性再审度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从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在历史和逻辑上应划分为如下三大阶段:政令经济阶段、市场经济阶段和计划经济阶段。政令经济是在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的条件下,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主要依靠租赋钱粮、皇商官庄等行政力量来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转型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社会形式和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以计划为基础,以计划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凭借价值规律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质上是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的标准是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机制必须促使经济行为王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把追求各自的物质利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下场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和实际运作也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世鹏  李锐 《经济论坛》2005,(12):114-116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知识资本(资源)为首要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无形化、数亨化和网络化。知识经济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电子化、信息化达到高潮,它促使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
提高财政收入比重强化宏观调控力度王雪梅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它是组织社会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高敏  郭强 《经济视角》2006,(11):73-74
一、效率和公平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增加,社会资源配置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经济有效性,即效率。经济有效性是指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有效,将资源投到能够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用途上。二是社会合理性,即公平,社会合理性是资源配置要有利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将社会资源在各经济主体内合理分配,以维护社会稳定,并且体现社会公平和机会平等。二者的矛盾在于实现经济有效性往往不能与社会合理性相一致。注重效率会优化资源的配置,增加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但这会产生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两极分化,进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其实质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及其部门应该果敢地把一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吴东胜 《经济师》1992,(12):17-18
<正> 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创新的重大突破。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的经济体制,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自组织”作用。实质上这是对原有体制的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不仅有助于更新我国的经济运行面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对政府管理经济的思路、管理的方式,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都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一次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大解放。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以完全理性为基础、以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而言,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强调,经济学是理性和价值、实证和批判相统一的科学,经济过程是动态的发现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均衡现象,资源创造而非资源配置是经济研究的核心;人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只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孤立的、原子式的理性经济人,而是有着明确社会需要的人。人本主义经济学是基于知识、行为而不是基于完全理性的非均衡经济学,因而,制度的、有机的、历史的和非均衡的研究是其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济学中涉及、蕴涵和体现着广泛大量的资源配置问题和理论。其内容包括 :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的理论 ;资源配置的方式或形式的理论 ;生产要素构成理论 ;生产要素作为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理论 ;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理论 ;宏观经济研究的对象、出发点和中心问题的理论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若干规律和关系的理论 ;商业对于社会资源配置作用的理论 ;银行和信用对于社会资源配置作用的理论 ;农业中社会资源配置的理论等。与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相比 ,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或优势。这表现在 :科学的世界观与具体研究方法的统一 ;经济表面现象的描述和内在本质分析的统一 ;资源配置方式研究和社会生产方式研究的统一 ;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的统一 ;价值分析和实物分析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变迁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深刻地剖析了资本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意义 ;西方经济学则是侧重资本的生产性功能。信息化经济时代 ,资本的概念大大延伸。以资本的功能为基础 ,资本市场的功能也不断演化和扩展。从宏观方面考察 ,资本市场具有融资、预警、资源配置和分配功能 ;微观层次上 ,资本市场具有转制、约束和价值发现功能。处在体制转轨时期 ,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存在体制性的缺陷。要全方位释放资本市场的功能 ,必须依靠制度上的变迁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杨左青 《经济师》1993,(4):21-22
<正> 资源配置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经济发展速度,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所处的地位。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讲资源配置,是指把社会可以掌握可以支派可以利用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土地等等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领域、部门的产品、劳务的生产上去,使之产生最佳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降低交易费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有利于营造公平环境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在中观层面有利于激励产业技术创新和加速技术扩散,在微观层面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中国2011—2020年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等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其作用会因所有制、所属产业、所处城市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数字经济能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是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机制。因此,应以国有企业为示范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高技术产业为龙头带动技术进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提升数字化普惠水平,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农业系统高度耦合了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复杂大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耗散性等特性。本文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从农业系统的演化运行角度,建立以市场价格和政府控制为基础的农业系统资源配置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指出资源配置应该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有助于资源流向合理有效配置的方向。最后以江苏为例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资源配置是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从理论上讲,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分别对应于两种经济体制: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追求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运行的直接目的。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两方面含义: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用途之间如何分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资源在单个企业之中如何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实践表明,由于缺乏一系列有关前提,尤其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的支撑和健全的动力系统的推动,资源配置的计划体制难以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9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地扩大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权力,缩小了计划对资源的配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经济体系为核心概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法,建立一个逻辑框架,阐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主要结论如下:(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经济体系转换的过程,即从传统经济体系转换到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包括"四个转向":社会主要矛盾、资源配置方式、产业体系、增长阶段等方面的特征性变化。(2)与"四个转向"相对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转体现为"四个机制",即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产业体系特征,产业体系特征与经济增长阶段一致,高速增长引起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上述结果表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转型,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它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研究经济活动或政策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从而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论题是研究生产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最适度条件,以此来判断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社会效益。它有别于其他学派的主要特征是把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与伦理评价结合起来,成为一种规范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