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希望作为一种积极的特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有着重大的影响.Snyder提出的希望理论包括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在学习中、生活中及活动中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目标、拓展路径思维、增强动力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1506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成绩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思政课平时成绩与SCL-90中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思政课总评成绩与SCL-90中1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二者的相关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思政课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与SCL-90中5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女生则未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我们,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对314名大学生进行评估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显著低于2008年大学生样本;生活事件因子与SCL-90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多数因子呈负相关;自责、幻想、合理化、退避与SCL-90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事件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了解大学新生常见不良应激事件对于预防和早期干预大学新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心理症状量表对42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指导,将知识讲座、课堂讲授、团体训练等多种方法手段结合,进行为期一年的心理干预,干预后发现特质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NC)的分值在降低,积极应对(PC)的分值在升高,前后测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症状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与消极应对(NC)分之间均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PC)分之间均呈负相关。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大学新生积极应对事件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研究,希望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正相关;与自我的灵活性负相关;与自我的刻板性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由此也可得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国内某大型P2P网贷平台A公司2010年~2015年的交易数据,从借款描述的语言特征角度出发,探讨了借款描述的语言用词特点和语言长度对借贷行为的影响。实证表明,语言具体程度与审核通过率和如约还清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语言情感积极程度与审核通过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如约还清率呈显著负相关;而语言难读程度、语言长度与审核通过率和如约还清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大学生,注重挖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做强做优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实现健康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心理健康关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生涯。因此,本文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当前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继而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建立健全服务平台等路径实现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高职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常模水平,大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大一、大三学生;高职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健康总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大三、大一、大二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四个因子及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齐鲁文化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人际心理、情绪调适、挫折心理和人格心理等方面有诸多契合,有助于因地制宜、富有针对性地推进心理育人工作,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优秀的齐鲁文化融入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有:积极营造齐鲁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打造优秀齐鲁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课程体系;搭建齐鲁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平台;创新"互联网+"齐鲁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资本结构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7.0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长性、盈利能力、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抵押价值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资产流动性与资产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但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发展的状态。传统的心理健康研究与评定实际上是一种消极取向模式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而不是研究健康状态。这种做法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背离的。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完整的育人观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普及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探索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的路径,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纵深推进,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创新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探索“三进三知”模式,以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模式,创新发展“三全育人”模式,构建新形势下“互联网+”等新思政实践模式,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质量,同时,还需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与心理需求,更新思政教育理念;巧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实施网络心理思政;创新思政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内心积极力量,构建科学思政体系;整合心理与思政教育资源,搭建思政教育平台;还需从学生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和国家层面三方面着手,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希望品质入手,在Snyder希望品质干预模型的基础上,探索提高理想信念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路径和理想信念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核心影响因素。本研究随机选择两个平行班,并设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自编希望品质干预教学方案进行高校理想信念课堂教学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前测和后测的结果差异在0.05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后测均分比之前测统计结果明显较高;两平行班对比后测结果显示存在明显差异,以后测平均分项目的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统计数据要显著高出对照班。这意味着研究所开展的高校学生希望品质理论干预教学能够促进理想信念课堂教学获得可见实效,促进作用呈积极态。另外,也能够说明理想信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几项核心要素的条件构筑:能量场构建、积极品质成形、积极情绪体验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充分发挥高校协同育人功能、改进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基于协同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关系、必要性和现实状况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基于协同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心理资本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构成部分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心理资本与员工的主动离职呈负相关;性别在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上的差异不显著;职位在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上的差异显著。根据心理资本的投资性和收益特性特点,要减低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心理资本的投资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思维活动中的母语思维量与作文分项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输出过程中母语策略使用量与作文的语言分数呈负相关,内容构思过程中母语思维量与作文内容分数和结构分数间不存在负相关。针对由此导致的作文中出现的负迁移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研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是指在正向心理学或积极心理学(postive psychology)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能力水平增长的具有正面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或机制。本文阐述和分析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价值意义和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内涵入手,结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生涯规划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即二者互为补充,生涯规划帮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推动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减少迷茫与无聊,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以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也是大学永恒的主题。虽然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来已久,但基于人格中介方式探寻其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关系的研究鲜有论及,尤其在国家倡导全民健康理念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新生心理质量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和迫切。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某高校2012级的30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某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某些维度和心理健康的大多数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心理健康总分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积极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3)母亲的惩罚严厉和人格的神经质维度对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4)人格的神经质在母亲的惩罚严厉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