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智能电网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供电的质量,减少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快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智能电网建设速度不断的情况下,高压及远距离已成为当前电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就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无功功率增加。所以利用无功补偿技术,可能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的节能和降损的水平,确保有功出力的增加,这对电力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中从智能电网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智能电网中无功补偿技术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智能电网中无功补偿实施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无功补偿是保证电网系统电能质量和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探索无功补偿的方式及其装置,是无功补偿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无功补偿,它就是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4.
根据土地征用补偿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征用补偿的原则。通过国际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的分析,看到我国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最后,根据国际整体发展趋势,通过对补偿主体和补偿量两个方面的界定,得出我国土地补偿价值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益林补偿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公益林补偿的理论依据、公益林的价值构成与实现公益林可行的补偿模式和机制。指出,目前阻碍我国公益林补偿机制运行的主要原因是各种补偿方案和政策的制订主要是以效益补偿为基础而脱离了我国目前的实际,可行的补偿机制应是以价值补偿采取代效益补偿。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网容量的增加,相应对无功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无功电源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使电网经济、安全、可靠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必需保持平衡,否则将会使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将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系统崩溃。另外,网络的无功电源缺乏,电压下降,功率因数低,使电器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促使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因此解决好无功补偿问题,对网络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红丽 《大陆桥视野》2011,(14):193-193,195
无功补偿装置投运后,要实现动态管理,在补偿装置投切过程中要观察线路上的功率因数和电流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达到预期的补偿效果。如果不理想.应分析原因,调整设置参数,甚至调整补偿容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在实施的生态补偿以财政补偿为主,其中,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偿所占的比例最高。鉴于这种情况,作者从地方公共品供给的角度,考察了由于补偿原则和收益原则的内在矛盾——在功利主义回报原则下,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难以达到完全补偿;在自然回报原则下,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显著的使分配非中性,违背自然回报原则所要求的中立性——不能同时达到补偿的完全性与中性。由于这种内生缺陷的存在,中央政府供给地区生态补偿时难以使所有地区都满意,其本身也陷入难以进退的矛盾境地。本文认为在我国纵向转移支付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政府若要有效供给诸如环境保护类型的溢出性地方公共品,就应该转变单线条的由上至下的转移支付模式,强化地方供给,加强地区之间的横向交流,如让地区之间直接谈判如何划分合作的收益或如何进行横向的补偿,以使地方政府承担更多的地区生态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补偿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玉君  张谦舵 《经济地理》2003,23(4):520-52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问题,即如何对那些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效应的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进行公平性调控,亦即受益者对受损者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之一为地理学理论视界。本文运用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思想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补偿问题,得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地域应该得到多元补偿和应该以生态环境建设产业或企业为主体来运作多元补偿的资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煤气净化系统中长途输送的压力管道,存在热胀冷缩时管道需要一定的伸缩来应对其产生的热膨量,以及设计常用的自然补偿.和设备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对生态补偿相关目标的制定,因此它们并不能形成一个复合的系统,也不能满足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建立有效地生态补偿机制,对完善我国环境利益及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及维护整个生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益补偿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市场经济发展暴露出来的缺陷和政府对经济干预导致的政府失灵,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直接的利益补偿由于补偿界定的困难和信息成本太高而不可行,因而提出了利益公共补偿的要求,依靠政府由政府代理实施利益补偿,即公共补偿。西方国家的利益公共补偿的实践主要有英国的济贫法、美国的肯定性计划、韩国的新村运动。深入研究这些国家的补偿经验,对于我国目前的利益补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我国各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现状,揭示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论述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决定因素,阐释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内涵,认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包括对因建设和保护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而产生的生态增益补偿和对因污染、破坏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而导致的生态损益的补偿。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原则,认定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范围,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进行了详细综述,归纳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在流域生态补偿上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提出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经济》2007,(10):6-6
为推劝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在四个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试点工作,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补偿机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特点和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模式,分阶段提高补偿标准,分类分级组织实施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7.
论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灾害的经济损失的构成及其界定入手,对我国现行灾害经济补偿的几种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保险对灾害经济补偿具有特殊意义、财政后备不能满足对巨大灾害损失进行经济补偿的要求、自保补偿形式无法进行风险转嫁。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我国现阶段以保险为主体的新型的灾害经济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家土地征用补偿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强 《时代经贸》2007,(8Z):86-87
保障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是土地的基本功能。土地征用剥夺了农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当前我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不足以保障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土地征用补偿范围太窄、方式过于单一。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扩大征地补偿范围,使征地补偿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公平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学术界对公平性问题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将二者区分开来进行。为此,就代内不公平与代际不公平、代内补偿与代际补偿的交叉关系作了比较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发展阶段,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谁补偿谁”和“补多少”的问题。基于此,论文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归纳,从生态补偿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生态补偿主客体,重点探讨了目前较为认可的基于成本、意愿调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三种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1)扩大补偿研究尺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3)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扩大补偿资金来源渠道。(4)完善补偿标准体系,确定动态化、差异化补偿标准。以期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