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政部财会[2005] 14号),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范围内试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资产减值》、《外币折算》、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在2005及2006年分别颁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及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作出规范。按照新规定和新准则的执行要求,我国的上市银行、拟上市银行以及上市公司需要分别于2006年1月1日以及2007年1月1日起将衍生金融交易全面纳入表内列报。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颁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及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作出规范。按照新规定和会计准则的执行要求,我国的上市银行、拟上市银行以及上市公司需要分别于2006年1月1日以及2007年1月1日起将衍生金融交易全面纳入表内列报。  相似文献   

4.
试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对拟上市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冷刚 《金融会计》2006,(1):8-10
美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有何异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国财政部发布并将于2006年1月1日实施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会对我国拟上市银行有何影响, 《试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对拟上市银行的影响》一文对上述问题做出了简明的回答,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宣和 《金融会计》2005,(11):23-24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印发〈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财会[2005]14号),要求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法是一项重大会计政策变更,要求做追溯调整,并将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净利润、净资产、资本充足率等关键指标。为增进读者对该规定的理解,本刊开辟专栏,特约权威专家进行解读并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2005年8月底印发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这是一项和国际会计准则 IAS39高度趋同的规定,其试行对银行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银行监管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05,(10)
财政部日前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及金融资产减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该规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  相似文献   

8.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涛  杨臻黛 《新金融》2006,(4):51-54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范围内试行。2006年,财政部还将颁布实施《金融工具的披露和列报》、《金融资产转移》、《资产减值》、《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商业银行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多个准则。上述准则不仅给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带来重大变化,还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信息披露、信息系统乃至公司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为切入点,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顺利过渡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丹  郭武平 《中国金融》2006,(11):42-44
随着多项新订及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的颁布,特别是于2005年开始生效、与银行业最相关的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和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准则修订版的出台,国际会计准则实施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已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财政部于2005年8月25日发布了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制定基础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率先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相似文献   

10.
许燕 《中国金融》2005,(23):46-47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会[2005]14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暂行规定》在金融工具分类、确认和计量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规范。从国际比较来看,《暂行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相关准则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趋同。同时,《暂行规定》也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贴近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工具现状,既做到高度严谨规范,又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商业银行的执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暂行规定》的出台与实施,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准则:推进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几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准则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套期确认和计量,金融工…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制定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 (试行)》,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该规定与现行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上存在一定难度。本文旨在分析该规定实施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商业银行执行该规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金融工具分类和确认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5日,财政部以财会(2005)第14号文件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规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嵌入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处理、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使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与现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规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将金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统一定义为金融工具,并在分类上将以往按期限划分资产、负债类别的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银行业股改步伐的深度推进,海外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规模逐渐扩大,从加强国际协调、降低上市成本和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看,现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银行改革的需要,银行财务会计报告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趋势成为必然。在这种背景下,为真实反映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财政部在2006年初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以下简称《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试行。该准则基本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39号(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内容,是我国会计制度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福荣 《金融会计》2005,(11):12-14
前不久,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标志着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面临的国内会计标准将全面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同时也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下面我就工商银行在设计、制订和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的会计制度中的一些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涉及金融工具的准则有四项,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对目前企业涉及到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指引。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四项准则既借鉴了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国情,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趋同。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及其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以及公允价值确定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使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存款、贷款、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主要是按财政部2002年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下简称原制度)相关规定进行,这与新的《会计准则》,即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计量和确认(下简称新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对  相似文献   

18.
贯彻执行新会计准则 推进银行业稳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推出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也鼓励其他企业提前执行。这一重大会计改革决策,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已基本接轨,对我国银行特别是上市和拟上市的银行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新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积极作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与银行最相关、最有影响的是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另外,与银行相关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得税》、《职工薪筹》与《合并财务报表》等多项新准则都…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一直是会计学界的热门话题,并逐步由一个学术问题演变成一项政策问题。财政部颁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要求按公允价值确认一部分金融工具,成为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文从金融工具会计的演变探讨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以为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金融工具计量及公允价值在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西卜  卢玮 《会计师》2006,(1):40-41
<正> 财政部于2005年8月2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与原来商业银行执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规定》对金融工具的计量以及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都做了较大的变动。我们上期撰文专门对金融工具分类及确队问题进行了说明,本文着重对金融工具的计量以及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计量中的使用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