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新形势下的企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祎品 《经济师》2005,(9):154-154,156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世界,危机可能随时发生,并对一个企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文章从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危机的特点为出发点,提出了一套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完整体系。企业有危机并不可怕,在危机管理中除了要做好危机前的预测防范工作外,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在危机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将危机变为转机。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事故的发生使危机公关频入人们视野,企业危机事故的发生考验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危机公关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在危机公关中彰显企业管理能力。探寻企业危机公关的症结和解决方法,是实践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提升企业危机公关水平,不仅需要危机公关的"术",还要思考企业危机公关中"道"的指引,在"道"与"术"相结合的整体构架下,才能破解企业危机公关的迷局。  相似文献   

3.
张波  庞秀英 《经济论坛》2002,(19):39-39
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生命财产或严重损害组织形象,使组织陷入困境的重大事件。危机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严重的破坏性、舆论的关注性和处理的难度性五个基本特征。当危机发生后,若不慎重决策,妥善处理,将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危及企业自身的生存。企业要挽回损失,重新树立形象,势必要采取危机公关。危机公关,顾名思义,就是在危急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公关活动,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危机预测、应急处理以及善后工作。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危机管理,强化全员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企业突发性营销危机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波 《技术经济》2003,22(7):40-41
<正> 一、企业营销危机与防范原则 1、营销危机。营销危机指的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对企业的整体运营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风险。一般包括两类:第一种是持续性危机。由于消费者的需求、竞争对手的力量对比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危机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始终面对的,称之为持续性危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目标市场选择的风险,而竞争对手力量的变化则给企业带来市场竞争地位的改变。这两种风险酝酿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引发性危机。第二种危机是突发性危机。指的是某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由于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5.
于印辉  苏衡 《经济论坛》2003,(22):48-48
销售渠道危机是企业危机的一个方面,企业危机是指企业因受外部环境或内部经营管理等原因使得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企业获利能力等指标下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这样一种状态。销售渠道危机的孕育、产生乃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危机发生的早期,要定期审视销售渠道的运营表现,及时识别潜在的危机。销售渠道危机状态的主要表现有以下情况:由于经营环境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变化,销售增长率滑坡,使市场占有率下降;中间商的抱怨越来越多,积极性不高;销售渠道经理不能及时获得销售渠道的相关信息,或者获得的信息存在很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张满凡 《新经济》2005,(6):88-90
任何企业,任何单位都无法避免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危机。在得危机事件时,怎样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是危机公关的关键,因为企业的真正危机正是来自于媒体对企业负面消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元化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变。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中.危机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有竞争观念,也要有危机观念,不仅要有危机管理意识,更要掌握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容,还要把这些技巧融入到日常的职责和行动中去,从而在其企业或自身工作面临危机时,能从容应对,赢得生存的机会。为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和管理挑战。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2004,(11):40-40
<正>有人说,危机是高悬于企业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犹如没有人愿意得病那样,没有任何企业愿意遭遇危机。然而在经管领域,危机无所不在,而且几乎像病毒一样无法回避、防不胜防。危机是不可捉摸的,既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能发生在竞争对手身上;危机又是难以判断的,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同时又蕴涵着成功的种子,可以说风险是危险与机会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杨娜 《当代经济》2018,(7):104-105
在日常生活中危机事件并不少见,例如经济危机、婚姻危机、军事危机等.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也意识到危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竞争激烈、网络信息媒体发达,人人都是“自媒体”,更是增加了企业出现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提早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危机事件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发挥得淋漓尽致。若企业本身对潜在危机没有足够的警惕,让危机的萌芽愈演愈烈,最后只能面临淘汰的命运。要处理好企业危机,就一定要扭转企业危机在社会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变人们对企业不良的认识,进行恰当的危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使用企业员工心理危机调查问卷对江浙地区548名企业员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与全国常模比较,企业员工心理危机总体状况不容乐观;(2)男女企业员工在心理危机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未婚企业员工的心理危机水平要显著高于已婚员工;(4)企业员工心理危机水平随工作年限增加,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责任的食品企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对中国食品企业的危机管理表现和危机管理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中国食品企业危机管理表现影响深远,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明显小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差的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企业比没有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企业经历更少的危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食品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有效途径,中国食品企业应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我国企业正在飞速发展,突如其来的SARS、禽流感等公共危机事件给蓬勃向上的企业发展带来一场严峻的考验。处理社会公共危机的第一责任者无疑是政府,但企业和社会大众也有义务帮助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许多企业纷纷为这些危机捐款捐物,这些企业行为一方面是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进行公关活动。因此,企业在公共危机中如何进行形象管理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发生公共危机时企业自身形象管理遭遇公共危机时,企业规避危险的最好方式就是与政府和社会其他各界一起付出努力,化解危机。首先应积极…  相似文献   

14.
付庆祥 《经济师》2005,(5):282-283
企业如何加强安全危机管理,预防危机,把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当危机发生时,能够使广大干部职工从容应对,把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是企业决策者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文章指出,为了搞好安全生产,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以一种全新理念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5.
翟莉 《时代经贸》2011,(8):133-133
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企业营销危机事件可以看出,危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合理的危机应对法则,减少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损失;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企业的危机转化为营销机会,成为众多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在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企业和危机并生生存.企业必须做好危机防范应急管理,否则会在危机发生时难以应付.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危机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远 《生产力研究》2007,(1):128-129
危机管理对国内企业来讲,尚属一个正在完善的新课题。文章从危机预防和危机发生过程中的控制两方面,详细探讨了现代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面对着环境异常复杂且不可控制的形势,危机的发生随时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作,甚至会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大的冲击.有人预测,我国已经进入危机频发时期.因此,系统地研究危机事件中企业与员工的议程设置互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企业与员工的优势与功能,使其在危机事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从而正确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9.
企业危机管理日渐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现实世界中,当面对危机到来时,每个企业都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所以说,企业的危机意识非常重要,加强危机管理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本文重点从危机自身的阶段出发,提出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企业营销危机事件可以看出,危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合理的危机应对法则,减少危机给企业带来约不良影响和损失;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企业的危机转化为营销机会,成为众多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