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宏伟 《技术经济》2012,(12):33-40
对地理临近与知识溢出效应、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嵌入性理论3个层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证明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存在,并给出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技术体制的相关研究中提炼影响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关键因素,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在技术体制分析中增加本地创新环境这一分析维度。最后,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关键因素以及特征表现,依据创新系统方法,提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特征及其非均衡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论角度给出了创新的一种新定义及其系统学特征,阐述了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特性、系统涨落的动力因素、非均衡的扩散及技术创新产业化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溢出理论和网络环境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技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机理,按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路论述了5个典型的模型,回顾了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4.
创新系统范式的古典解释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系统论和复杂网络科学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创新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熊彼特理论的传统线性范式,创新系统范式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标志着创新系统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以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为依据,创新系统范式依次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中观、最后至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内涵、本质及其演进路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不同创新体系或网络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动力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创新系统范式研究中复杂网络和小世界模型的作用机制,提出创新系统范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愈发受到重视,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个新的视角,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并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对该系统进行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条有益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毕克新  黄平  杨朝均 《技术经济》2017,36(11):16-23
首先通过辨析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及其相关概念,系统地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概念的内涵。然后以传统创新系统为理论基础,从系统边界和系统结构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功能与结构三个方面剖析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概念的内涵。最后基于产业和地理维度阐释了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和跨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以及国家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和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分析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冯婷婷  王辛  石韵珞 《技术经济》2015,34(4):7-14,106
系统归纳和整理了关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欧美地区的微电子产业追赶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微电子产业追赶的模式,即技术创新演进模式、路径模式、政策模式和组织模式,并提出了未来微电子产业追赶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产业集群是现代社会实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探讨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问题旨在提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介绍了关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形成的动力、产业集群的技术扩散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3个方面的研究,并分别作出了评价总结。  相似文献   

9.
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巨大,且几乎涉及下游领域的所有产业,既是环境问题,又是资源问题。通过对替代含有毒有害物质材料的严峻形势、发展现状、未来趋势进行阐述,并对目前阻碍技术创新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系统论的观点,从技术、组织、政策及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替代含有毒有害物质材料技术创新系统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的生态群落理论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从技术创新系统的生态特点出发,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分析系统模型中技术的遗传、衍生和变异等演化模式及对应的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三种创新方式,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创新系统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造纸业被指责为“白纸黑水”,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而备受诉病,我国的造纸产业迫切需要实现低碳化的绿色转型,而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想要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我们必须对技术创新能力有一个客观且可度量的评价体系,通过定量的对技术创新进行测度与分析,认识和了解技术创新性活动的本质规律,系统完整的总结归纳出创新经验,这对于我国造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学者基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视角,对产业演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由此,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演化三者关系出发,对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关系、制度创新与产业演化关系、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以及三者的协同演化关系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了不同主导模式下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机理,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我国企业创新决策、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系统论为指导,从中观经济的层面,探讨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必须是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于一体的集成创新,是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创新,探讨了高新区集成创新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4)
随着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的实施,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集群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国各产业集群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对产业集群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也是本文的重点。文章还研究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概念、特征、形成路径和分析模型。最后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理论总结和评述,并提出一些问题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民航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作为实现民航技术升级与技术跨越的民航各个企业和部门技术创新的网络组织,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具备系统目标、主体、输入、输出和环境等要素。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明确民航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和作用机制,并有助于揭示我国民航产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制约因素,理清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博弈论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政府监督管理为研究视角,对政府监督管理抑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得出,政府主管部门对投机盟员惩罚力度、惩罚机制等因素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的演化结果。政府主管部门对盟员投机行为的惩罚力度大小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演化过程的动态性密切相关,动态惩罚机制在投机行为演化的波动性控制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最后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针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存在的投机行为问题,发挥监督管理职能,采取惩罚措施以有效抑制投机行为,增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关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测量,并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存在因果关系,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对复合系统协同度会产生冲击效应,但由于制度创新尚未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高技术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提升相对缓慢,需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的角度提出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丁莹莹  宋晓洪 《经济师》2014,(12):67-69
能源危机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对可再生能源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海洋能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不容缓慢的艰巨任务。文章旨在构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提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由创新主体子系统和创新支撑子系统构成,并深入探析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对我国海洋能产业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关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测量,并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存在因果关系,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对复合系统协同度会产生冲击效应,但由于制度创新尚未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高技术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提升相对缓慢,需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的角度提出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其中,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论题。以温州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为例,首先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和集群技术互动学习两个层面来探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及其实现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