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商业社会的到来,频繁的商业活动使进行商品购买和投资活动的人成为研究的核心。在商品金融化加剧的趋势下,使人们购买不再仅以消费为目的,相反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活动越来越多,投资意图明显。人们不在仅仅作为消费者而是作为投资人,他们更加关注商品的预期价格,因此人气关注往往决定着投资和购买的风向标。人气作为一种社会关注,通过人们的预期价格判断实现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商业社会的商业实践总结,概括出人气在产生聚集和转移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并以茅台酒为例分析了人气对其价格的影响,为商业社会中利用人气影响商品价格的现象提供营销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质量成本的顾客满意度优化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客满意度是一个心理指数,它随着顾客所在环境、地点以及交易环节的不同而变化,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态度。从经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顾客购买商品的过程就是其消费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认识商品、寻求购买方案、评价与选择和做出最后决定4个阶段,而在4个阶段中顾客的感受无  相似文献   

3.
论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丽艳 《经济师》2003,(4):75-76
消费者在评价绿色商品时 ,更加注重商品的安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功能 ,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商品时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因此 ,工商企业应研究绿色消费者的心理 ,创造绿色设计、绿色诱导消费的观念、引导需求、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等营销策略 ,提高企业在绿色消费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顾客体验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贵 《经济师》2001,(11):147-148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消费者走过了数量满足时代和质量满足时代 ,进入到情感满足时代 ,购买商品时更多的是为了一种情感的需要。消费者对产品的总体认识不仅包括质量、价格等理性层面的理解 ,而且越来越强调文化、知识、个性、品位为主要内容的感情因素 ,渴望得到一种心理体验。在购买商品过程中 ,从进入商店到挑选商品直到做出购买决定 ,大多是受心理体验的驱使而下决心的。文章指出 ,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必须精心设计、促销体验 ,让顾客得到与众不同的、令人愉悦的体验 ,从而提高顾客满意 ,赢得更多的顾客。  相似文献   

5.
产品与包装的外观、造型、色彩、文字、风格、气质、时代性等,将影响顾客的心理。现在,商品在人们心理上的差别比物理上的差别更显得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后,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每个人由于年龄、性别、文化、经济水平、民族、宗教等不同,消费的心理也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6.
史红 《经济师》2001,(7):143-143
在信息社会里,人们每天都被浩如烟海的商品广告所包围,商店货架上,陈列着鳞次栉比的商品,但是人们并没有在商品的大海中迷失。因为每个消费者都将其准备购买的同类商品在心中排好了顺序,他只会购买排在前面的商品。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战胜竞争对手,惟一的办法就是占领消费者的心理位置,把竞争对手的产品挤出去成为消费者首选,这就是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要想使其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占领市场,实现成功销售,非得熟练驾驭现代市场营销策略不可。而策略体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价格策略,尤其是与广大消费者联系最紧密的心理订价策略的运用成为国内外商界众多成功者的法宝。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消费者的价格心理及其对营销活动的影响加以评析,以期为企业通过价格竞争取胜献上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8.
感性消费时代的消费心理分析和营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维山  孙会 《经济论坛》2006,(8):106-107
在现代社会里,商品丰富多彩,消费者购物更注重满足个性的需要、精神的愉悦、超值的享受,而不只关心商品的质量、功能、价格等因素,可以说消费时代已经开始由质的满足向感性满足消费过渡,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感性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主流态势。因此,研究感性消费时代的特点及广告对策已势在必行。一、感性消费的界定及特征感性消费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利用服务的目的在于通过消费而满足某种心理倾向。感性消费是相对于理性消费而言的,两者的区分就是消费目的的不同。理性消费注重对“物”即商品或劳务本身的功能、质量、价格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广大消费者不仅对消费品质量变得更加"挑剔"了,而且开始注重消费品的审美情趣,要求消费品必须符合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进人情感消费阶段。一、现代消费的情感意味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购买商品已不单纯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中国景气监测中心秘书长张仲梁说:"传统的一致性消费时代已经终结,一个全新的因收入、年龄。地域不同而呈现出消费趋向不同的阶层消费时代已经来临。一部分收入持续增长的消费者消费趋向新潮、品位,而…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先进手段,作为创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影响远远超过商业领域。特别是利用Internet来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商品,企业之间利用网络进行广告宣传和商品的网上交易等,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要求。电子商务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它将打破时空界限,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羊群行为理论,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及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得出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过程中存在羊群行为。从而提出了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购买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羊群行为,正确认识并有效利用羊群行为及其效应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别于研究我国假日经济的已有文献,采用零售扫描数据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假日效应进行微观实证研究,主要考察节假日对非季节性商品购买决策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非季节性商品的购买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需求在节假日期间并没有明显增加;进一步通过异方差probit模型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结果表明节假日显著影响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但不同商品价格敏感度的变化方向并不一致。厂商制定节假日促销策略时应对不同的非季节性商品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品牌印象是消费者基于对品牌信息的感知和体验,而在头脑中留下的品牌部分或整体信息.在商业市场环境下,品牌印象对于能否使品牌收到积极的市场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消费者对某商品品牌印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一旦品牌对某些特定的消费者子集造成负面印象,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目标群体采取不同策略去改善,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这些负面品牌印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市场的购要是最终市场的购买,意味着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最终实现。市场营销学研究消费者市场,核心是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即消赞者购买商品的活动和与这种活动有关的决策过程,购买行为是与购买商品有关的各种可见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必须受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支配,并受消费者个人特性和社会文化闲素的影响,是这螳复杂的因素相互制约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假冒伪劣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假冒伪劣现象出现的一般成因 “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在交换中,消费者持货币购买商品,因而作为货币表现形式的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识别商品的一种媒介,消费者经常以价格的高低作为判断一件商品好坏、真伪的标准。但价格又包含许多虚假因素,经常被人为地故意抬高以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特网上涌现出很多出售水货商品的店铺,虚拟水货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究竟哪些因素促使消费者愿意选择在虚拟灰色市场选购商品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分析虚拟灰色市场中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虚拟灰色市场中,感知有用性和商品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风险则负向影响购买意愿,消费者的价值质量推论会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市场机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购买力提升是替代农贸市场的必然要求 超市替代农贸市场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更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可,就这一问题在秦皇岛市展开了问卷调查。 1、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性。①被调查者中有51.3%的人主要在超市购买食品,33%的人是在小区粮油食品店购买,16.7%的人是在农贸市场购买。②79%的消费者每周到超市购物一次以上。③在超市购买的商品中日用品和食品占66.7%、蔬菜占24.4%、水果占15.6%、肉禽蛋占11.1%、其他商品占26.75%。可见,人们在超市主要是购买日用品和食品,生鲜食品相对要少些。④有34%的人愿意在同一场所一次购齐,  相似文献   

18.
一、商品使用成本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由生产者生产而由消费者使用的商品 ,其经济成本具有双重存在 :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迄今 ,商品使用成本 ,即商品使用者为使用某一商品所付出的各种代价 ,尚未引起理论经济学和经济管理学的应有重视 ,但这一成本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范畴。1、商品使用的机会成本。消费者购买使用某一商品 ,一般存在两种机会成本。一是 ,在其购买能力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甲商品 ,就必须放弃对乙商品的享用。这种意义上的机会成本 ,与各种商品的比价有关。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 ,会直接影响各种商品的相对机会成本。二是 ,…  相似文献   

19.
商标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源语接受者和译语接受者在文化背景、消费心理、生活习俗、审美标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应不拘泥于传统的"忠实"标准,有意识地对源语商标加以修改或背叛,创造性地翻译出既能被译语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又能完美传达的商品的信息特点,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商标,激发消费者购买,实现商标翻译的终极目标。本文主要以进口婴幼儿商品商标翻译为例,揭示译者在商标翻译中如何进行"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我国商品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绝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供求处于平衡态势,一些商品出现了颇具规模的买方市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仅仅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更多地注重能够体现购买品个性特征的“标志性价值”,于是品牌成为了消费者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