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度凌 《云南金融》2010,(12):48-48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突然宣布加息,在国际金融货币市场引起极大震动。专家指出,此次加息看似突然,其实酝酿已久,可能标志着新加息周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经济正逐步走上复苏之路,择机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考虑的议题。10月初,澳大利亚率先加息,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退出刺激政策拉开了序幕。近期,印度央行宣布上调法定流动资金比率,挪成、新西兰等国家也纷纷表示加息。鉴于此,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新兴市场将何时加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成宝德 《科学投资》2004,(12):16-17
市场人士推测,央行在首次加息之后,可能仍然会按照27个基点左右的步伐逐步微幅调高利率。央行的“加息列车”一旦启动,就不会轻易回头。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FED)上个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加息,将FED Rate由1.00%调高到1.25%,增加了25bp,然而这次加息并没有给市场带来任何冲击,说明加息已经早就被市场所预期,尽管在公布消息后半个小时内,债券市场出现过剧烈无方向的变动,但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运动态势之中。除去FED加息行动,最近一个月来,美国宏观经济数据好坏都有,但总体偏弱  相似文献   

5.
加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的关系非常密切。利率变化对消费者、投资与投机者、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价等都有不同的影响。结合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整规定,探讨了加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具体影响,并分析了本次加息对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勘 《证券导刊》2010,(15):27-27
央行在每次加息前都会发行定向三年期央票,当前CPI和PPI运行格局和资产价格上涨状况下,重启发行三年期央票不但不会降低市场加息预期,反而可能强化市场加息预期。  相似文献   

7.
就在市场的加息预期日渐减弱之际,时隔近3年,央行重新吹起了加息的号角。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同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央行加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效应,认为加息将有利于消除房地产泡沫,缓解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确保央行加息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利率可能进入上升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行可能继续加息  对本次加息,市场感到最恐慌的是认为从此进入加息周期。虽然此次加息的幅度并不算大,但如果预期今后一段时间会不断加息,市场将会受很大影响。“这种担心应该说不无道理。毕竟这次加息的实质影响很小。”宋国青说,“本次一年期存款利率上升幅度仅为027%,并  相似文献   

10.
钱伟海 《证券导刊》2010,(40):24-24
今年10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井喷"走势,市场上升趋势得到初步确立。10月20日,大盘在加息首个交易日的上涨表现也契合之前的"加息定律"。因此,加息周期的再次到来,或会再度强化市场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CPI上涨1.9%。2010年1月又有大量新增贷款流向市场,央行在新的一年里连续两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强,人们对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加息对百姓理财有着直接的影响,面对加息时期的到来,百姓该怎样进行理财呢?  相似文献   

12.
刘玎 《中国外汇》2009,(22):52-52
各国都在热烈讨论“政策退出”之时,澳大利亚央行却在10月6日果断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3.0%提高到3.25%。但澳大利亚的加息并没有立即掀起全球的加息狂潮,“退出”依然没有上升到执行层面。因此,本期各大金融机构对汇率市场的预期与上一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3.
全球视线     
《银行家》2023,(5):140-140
以色列央行基准利率创2008年来最高纪录4月3日,以色列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50%,该利率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也是以色列央行自2022年4月以来,连续第9次加息。新西兰联储加息50个基点4月5日,新西兰联储加息50个基点,高出市场预期的25个基点,政策利率达到5.25%。自2021年10月以来,已累计加息500个基点。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多处房地产市场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就央行加息对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和融资渠道、对房地产项目销售和预定还款计划及个人住房融资需求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还就加息对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经营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对策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本次加息对多数房地产市场和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最大的直接影响应该是一种心理冲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加息的原因与目的,进而从美国国内货币市场出发,分析了美元加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传导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美元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央行加息之后,国内利率怎么走,民众与企业的投资应该如何进行,这是企业及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这次央行加息的意义并不在于加息幅度的大小,而在于央行向市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内宏观调控方式将发生巨大的转变,国内金融市场将向利率市场化迈进,国内利率将进入一个上升周期。  相似文献   

17.
近期,央行加息的传闻不断。就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来说,加息有加息的充分理由,不加息也有不加息的种种道理,两种观点一直都在激烈交锋。加不加息最终取决于高层的取舍,也正因如此.对于加息的传闻,央行方面一直“不予置评”。按经验判断,加息的可能性偏大,若果真如此,这对A股市场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8.
早些时间,央行行长曾表示,是否加息主要看5月份的数据。因此,5月份CPI一公布,市场对央行加息预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在市场多数人看来,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挤压两大资产的泡沫,加息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出来说,由于市场对加  相似文献   

19.
QE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将是必然的趋势。3月19日,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维持0~0.25%基准利率不变;同时,4月起将量化宽松(QE)政策缩减100亿美元,至每月550亿美元规模。上述决议内容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但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加息的表态,却引发新的市场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历史加息周期回顾 2015年12月17日,美国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FOMC)发表声明,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计已经开启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将本次加息计算在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美联储共开启了五个加息周期,除去1997年仅一次的加息周期,本文主要分析其他四个加息周期。根据加息周期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预防通胀加息周期、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应对互联网泡沫加息周期、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遏制楼市过热加息周期、2015年12月份开始的恢复性加息周期,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