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体育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晨 《经济论坛》2004,(11):43-44
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旅游(spor tourism)的概念有许多种解释,现有的体育理论和旅游学理论还没有对其给予统一的科学的定义。1992年,美国的体育产业学家们将“以参加或参观体育比赛(或活动)为目的,离开日常生活的非商业性旅行”定义为“体育旅游”,并纳入了体育产业。而我国体育旅游的概念,更多的是旅游学者从旅游学理论对体育旅游进行的界定。综合大多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的内涵、外延和发展阶段特征进行了定义与总结。最后,以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古镇为例对“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对战略网络定义、结构、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缺乏统一认识。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系统观的视角对战略网络的定义、结构进行了科学界定,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论述;其次,通过与网络组织的比较分析,论述了战略网络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都产生影响,其中认知的时间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是否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文章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对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中的“先入为主”与“既成事实”效应进行了分析,初步证明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产生影响,并针对案例景区的情况,强调了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中的先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推—拉"理论和现有实证结论构建了电影引致旅游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空间面板数据,从旅游者和目的地两个视角对电影与旅游需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电影能够有效激发或者强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而提升旅游者的出游率和旅游花费,但电影对城乡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电影事业投入与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显著正向相关,但电影观影人次和电影票房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有所不同,电影观影人次能够更为显著地带动目的地旅游收入提升。因此,多渠道提升电影观影人次应该是目的地介入电影摄制和发行各个环节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6.
陈威勇  于一秀 《经济论坛》2011,(12):140-141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直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也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声誉以及整个旅游区的营业收入。本文从旅游者的感知出发,研究旅游者在游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过程中影响他们旅游感知满意度的因素,提出了游客感知“灰度区”与游客感知“光环区”的概念,分析了“灰度区”旅游形象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产品的形象整合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旅游业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形势,云南省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本文从中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实施旅游产业集群战略将有助于实现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目标,同时说明了如何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系统观是从系统论角度,运用系统科学思想、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分析方法对生产力进行研究、反思和再认识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生产力观,它从一个新角度阐明了生产力的定义,揭示出了生产力的层次结构规律,指明了优化生产力功能的途径,使人们对生产力的研究和认识系统化、深化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旅游地区根据其客源结构进行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是制定相应营销策略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从“大湘西”这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分析旅游目标市场定位的策略,并以其中、低档旅游饭店为例来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结论,这将为“大湘西”旅游市场开拓和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与旅游有着密切联系,儒家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更广泛的传播。通过CNKI学术总库,检索1997—2017年间关于儒家文化与旅游的文献,从时间、空间与内容三个角度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时间上,相关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达到顶峰,然后回落;空间上,研究地域主要集中于山东曲阜,其他地区只有少量分布;内容上将相关文献梳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儒家旅游思想,包括"远游观"、"比德观"、"天人合一"观等,另一部分则为儒家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教育、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游客行为方面。在结语和展望中提出国内儒家文化与旅游相关研究应在研究深度、地域特色、研究方法上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黑色旅游"在实践中正从边缘化向典型化发展.在对"黑色旅游"概念界定、发展历程及发生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黑色旅游"不仅指"黑色旅游资源",而更是一种旅游项目开发模式.针对青木川古镇震前震后旅游市场的变化分析,提出以"黑色旅游"为主题,按照配色组合理念有效整合其自然、民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并针对性地就震后古镇黑色旅游项目系列进行设计.通过这一项目开发模式在青木川的实践运用,得出了"黑色旅游"必须走"配色组合"之路,才能真正有效促进旅游地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秦学颀 《经济地理》2002,22(1):115-119
在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定位结构中,都市旅游被定位为重庆旅游的中心。而都市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要发展重庆的都市旅游业,必须充分认识和挖掘重庆的文化价值,培育有较高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重庆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三个方面。在发展重庆都市旅游时应对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包装,开发“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都市风貌”这三大品牌,突出景区主题,注重旅游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发展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3.
从地理学、旅游学的科学理论视角,提出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综合开发构想。根据"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资源的禀赋、目前旅游景点开发的规模和层次,以及所对应的国内旅游市场,认为以高速公路、国道、铁路、航空组成的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催生了粤闽赣3省7市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时机。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亮点在于: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下第一次在北南千里地域沿客家人迁徙的路径,诠释客家文化"下山、涉水、入海"的传播与融合,为广大客属华侨华裔寻根问祖提供便捷的有益方式。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已在旅游资源集聚、对外交通便利和开发形式灵活等方面已具备一体化开发的基础,但一体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朝阳性产业"的旅游业,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与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旅游产业政策的绩效各有侧重,应实行以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主导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英 《产经评论》2012,(1):104-110
区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文章在讨论"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的基础上,定义区域旅游资源的概念。分析并指出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及由此建立的相应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即所谓的"两分评价法"),对小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着局限性。提出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的"三分评价法",即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显性旅游资源、隐性旅游资源及辅性旅游资源三大类。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类型很多,有如香港、澳门、瑞士达沃斯小镇等等,本文主要以香港为例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作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工业遗产及其旅游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高远 《经济地理》2008,28(1):173-176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旅游界的关注。寻求适于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对工业遗产及工业遗产旅游进行界定的同时,着重分析现状、旅游价值,针对开发的水平以及与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差距,揭示开发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开发滞后的原因并明确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川西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地处民族地区,景观多样性明显,但地质环境复杂,生态脆弱性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发展中具有代表性。通过实证研究,基于对川西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旅游资源特点和其发展山地旅游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及开发对策,并以此对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发展思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围绕生态保护、旅游体验和社区参与三大核心要素,以"产品—品牌"为载体、"安全—环保"为保障、"文化保护—社区发展"为目标的西部山地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伴随人们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健康旅游已成为支撑全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论文旨在构建健康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全局莫兰指数等多种计量方法,对2009—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健康旅游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发展水平对云南省健康旅游的影响大于服务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因素,导致发展内驱力有所不足;云南省各州市健康旅游发展变化趋势不同,呈现稳健性、正"V"型、倒"V"型三种类型,三者区域数量呈现梯度减少;云南省健康旅游发展协调性较差,多数处于"互补类"和"附加类",并且多属于产业型发展模式;云南省健康旅游发展呈现"先聚集、后分散"的变化趋势,正在由"单中心"发展向"多中心"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19.
三峡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先进  刘亚玲 《经济地理》2006,26(3):516-520,537
为促进三峡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的分析,根据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模型,结合旅游产业自身特点,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模型。并通过其中的竞争力分析因素,对三峡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误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旅游市场因其蕴含的巨大潜力已成为业内商家关注的亮点,但在经历了几年的研究与开发之后,大学生旅游市场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反而似乎已变为让商家望市兴叹的“鸡肋”。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重点分析,找出关键的营销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