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继超  魏丽萍 《消费导刊》2013,(12):114-115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的今天,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1.0的时代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2.0的时代,悄然进入更加专注于人类情感需求的营销3.0的时代。营销3.0的到来,在给快速消费品企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营销3.0为主要视角,以感性的角度阐述了快消品的营销,强调了从品牌的识别系统和社会化媒体方面进行入手,以实现营销的情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冯利芳 《成功营销》2011,(4):I0006-I0011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革命3.0》一书中提出营销开始进入3.0时代:相比以产品为中心的1.0和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中心的2.0时代,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带来互联网的变革。单纯页面浏览的Web1.0时代早已发展成为内容更丰富、交互性更强的Web2.0时代,而且交互的手段也变得更为丰富,如BBS、Blog(博客)、Wiki(百科全书)、1M(即时通讯),这些技术手段大大强化了消费者联合和做主的力量。以博客、社区为代表的Web2.0互动产品体现了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在传播特性上的巨大不同。基于互联网互动的基础特性,社区营销、口碑营销等一些新的营销形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手机用户、广告主、移动媒体平台三大主体构成了移动营销价值的闭环。相比WAP广告、短信、彩信Push等单向传播的1.0时代,移动营销2.0时代为这个价值链条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机会。三大主体的价值诉求以App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2.0时代,信息爆炸进一步呈现。  相似文献   

5.
范佳丽 《商界》2008,(9):73-74
伊利奥运营销的1.0时代,闪电速度传递其赞助身份;2.0时代则是整合新媒体,将营销的高度与广度扩展到极限。  相似文献   

6.
王建聪 《商场现代化》2007,(1X):131-132
人类经济发展经过了产品经济时代和月良务经济时代后.来到了围绕着全程客户体验的体验经济时代。面临体验经济和体验消费的到来,体验营销应运而生。这使企业的营销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机会。本文将从体验营销的核心思想、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别和体验营销的策略等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魏武挥 《广告大观》2007,(7S):129-130
随着Web2.0的逐步深化和演进,一个新的名词:营销2.0诞生了。这个名词覆盖了精准营销,细分营销、口碑营销.体验营销等等新概念。营销2.0最重要的前提是:网络用户不再是单纯的浏览者,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在这个命题下.推导出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传播式的网络广告不再象过去那样有效.甚至可以说,由点向面的大众传播式的广告推动对品牌的帮助也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7,(1)
营销正从产品生产时代、顾客导向时代和社会营销时代步入到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4.0文化营销时代。文化营销时代中娱乐营销成为了主角。当娱乐牵手营销,娱乐化的营销活动方式使得消费者在愉悦中感知到品牌的价值。自从湖南卫视2005年的"超级女声"一炮走红,以营销为特征的各类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大有"娱乐至死"之势。本研究旨在对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和系列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娱乐营销"这一概念进行了提炼,并总结归纳出几种基本的娱乐营销运营模式。最后对娱乐营销领域中的研究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Web2.0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一全新媒体在自身企业网站上开展有声有色的“互动营销”和“体验营销”,并取得了不错的营销业绩。本文简要论述了网络互动营销和网络体验营销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二者交互体验的主要特征与高效营销的价值效用。  相似文献   

10.
论知识营销及其一般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知识营销虽然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它具有一般的意义.知识营销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的必然产物,它的核心内容不再是传统的营销方式,而是以营销信息流为中心,以知识创造市场的营销教育.同时,企业开展知识营销的一般方法是举办多种形式的营销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11.
黄婷婷 《商》2014,(8):54-54
Web3.0营销由合作性营销、文化营销以及精神营销三各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合作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及新型媒介营销)和文化品牌营销的研究,而对精神营销领域研究较少。精神营销是基于“创造性社会”一词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这个创造性社会中,人们已经超越了对生存需求的基本满足,而把自我价值实现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在此价值观指导下,如何利用消费者水平和网络中的协同创新能力来提升营销水平将成为营销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自我实现”为切入点,去研究Web 3.0时代下协同创新营销,探索出有利于企业营销与人的平衡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和方法正在被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知识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等诸多新的营销模式所代替,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时代的市场特征促使企业营销跨越以商家为核心的产品营销时代迈入了以人为本的和谐营销时代。新、旧营销时代的更替不仅仅体现在市场环境的更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新的营销理念的确立上。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新形势和环境下,企业更应大力创新营销观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休闲经济时代的营销方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华 《商业时代》2006,(27):23-24,26
休闲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发展休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休闲需求为核心,论述了休闲经济时代的体验营销、文化营销、体育营销、娱乐营销等新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个体而言,你可以拒绝上网,但你不能拒绝时代。对于企业而言,确实不能无视目标消费人群和其生活的网络化。在大数据时代,数字营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命,而且包含了更深层的观念革命。它是目标营销、直接营销、分散营销、客户导向营销、双向互动营销、远程或全球营销、虚拟营销、无纸化交易、客户参与式营销的综合。数字营销赋予了营销组合以新的内涵,其功能主要有信息交换、网上购买、网上出版、电子货币、网上广告、企业公关等,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营销方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营销     
在数字化时代,何种营销方式最为有效?有人说应该。是网络营销,也有人说应该仍旧以传统媒体作为营销主导,因为它们仍然具有最大的公信力.也有人说当下应该是整合营销和互动营销的时代,其他方式都无法真正成效。广告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间都成立了互动营销或者数字营销部门,广告主面对着多元化的媒体浪潮手足无措,消费者的碎片化让营销业界与学界头疼。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属于信息网络时代新型的商务活动,主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装置等替代传统营销中的传递、存储等环节,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等相关活动的全程在线交易。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来说,采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可谓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汽车营销未来发展方向、汽车电商化营销的优点、汽车电商营销平台的创建以及实现汽车电商化营销需要的配套措施几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信息网络时代汽车电商化营销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回顾了产品中心营销1.0时代、消费者定位营销2.0时代、价值驱动营销3.0时代企业看待市场的方式、主要营销概念、企业营销方针、价值主张、与消费者互动情况、营销策略、企业战略基础等。分析了三个营销时代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和适用的条件。希望为营销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朱海松 《广告大观》2007,(6S):116-117
营销是一种思想方式,一种哲学.是对商业实践的总体视角,它定向于获知消费者自发表达的或被诱发出来的需要和欲望。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认为:公司失败的原因是它们的商业理论过时了.公司过去经营时所做的假设已经不适合现在了.是的.在Web2,0时代.或者说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传统营销理论将被彻底颠覆.传统的4P.4C.4R理论将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08,(6):16-19
春阳煦煦,咖啡香浓。这样的情景无疑使人心醉,《成功营销》沙龙活动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再次举办,但是,此次讨论的话题却并不令人感到轻松。最近,家乐福、可口可乐等品牌相继爆出了负面新闻,而这些新闻最初并不是出现在传统媒体上,而是由互联网曝光。在Web2.0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力量在不断增长。这为诸多企业主敲响了警钟:Web2.0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预警系统该升级了!《成功营销》本期的封面文章就旨在讨论企业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20.
在营销3.0时代,企业的理想状态是从承担社会责任、善待自然环境中获益。营销的重心也不再是品牌独特化,而是道义化。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营销思想“爆聚”的时代,1960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的《营销短视症》(Marketing Myopia),他主张的“要强调营销,而不是销售;营销要从顾客出发,而不是从产品出发”很快为企业界所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