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企业应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重视研发活动,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社会关注的方面.从相关阅读文献情况来看,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分别对研发投入存在正向影响.这对两者关系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扩展补充.它对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和研发项目的决策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全球研发投入的最新格局和态势,从政府和企业研发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研发投资已经从危机中开始反弹,这得益于政府对科技投资的重视以及企业研发投资的强劲复苏.最后指出了我国研发投入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全球研发投入的最新格局和态势,从政府和企业研发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研发投资已经从危机中开始反弹,这得益于政府对科技投资的重视以及企业研发投资的强劲复苏。最后指出了我国研发投入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内部研发、外源性研发与企业竞争优势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外源性研发之间具有既替代又互补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内部研发和外源性研发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都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另一方面,两者的交互项也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说明它们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能够互为补充,彼此协同。内部研发和外源性研发间存在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意味着企业研发预算存在最佳支出结构问题。在研发预算约束下,企业应有意识地优化研发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实现不同来源技术间的“跨田施肥”效应。  相似文献   

5.
自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走出去"战略以来,大量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合作,而通过跨国并购能够迅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层面的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研发能力的影响,并使用动态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 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但提升效应在企业并购之后的年度中存在一定波动性,并最终呈现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了企业性质和地区分布对于企业跨国并购的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更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从风险的视角研究企业治理结构对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活动的委托代理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动态DEA 模型测算创新能力,并使用2015-2018年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部分检验了理论结论:委托代理问题不利于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且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厌恶会加剧该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上市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研发活动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出了适当延长代理人任期、推动股权激励计划、提升代理人的风险承担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市场软件信息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针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滞后一期绩效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滞后两期绩效正向作用不明显。研发投入经济效益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分位数回归结果,处于50%分位点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最大;分组回归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金融许可证信息进行匹配,运用多元回归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方向与强度,并探讨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发现,银行业竞争对国有企业、大企业、老企业以及高融资依赖型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外资银行进驻会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企业规模、经营时间、管理费用和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制定缓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金融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吴蕊蕊  刘诚 《财经科学》2012,(10):64-72
通过构造企业之间产量和研发两阶段博弈模型,我们分析了社会网络在企业研发中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研发会通过企业网络在网络内部形成一定的共享,使得社会网络对企业研发产生两种作用:一方面,会造成搭便车现象,弱化企业研发的可能和水平;另一方面,使得企业所实际享受的有效研发大于自己的研发水平。进一步地,本文通过使用2007-2009年中小板企业面板数据,识别了董事长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来量化企业社会网络,利用tobit、logit和ols等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的有关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有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手段的实现方法并不一样。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从企业正常活动出发改变企业真实交易决策,从而进行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在我国,医药制造业是最常见使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所以,以HR公司医药为例,对企业的盈余管理及研发投入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研究,对企业有关财务指标进行汇总及计算,从而分析得出HR公司改变会计政策的原因及盈余管理动机,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将企业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双重研发三种,使用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探究不同研发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在异质性企业中的差异情况。全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双重研发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最好,合作研发的激励效果次之,自主研发的激励效果最弱。企业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自主研发对高成长性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最显著,合作研发对低成长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激励效果最显著;对于无融资约束的企业,双重研发模式是提升创新绩效的最佳选择,但是对有融资约束的企业,其提升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研发投入能否真正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价值?基于2008-2020年A股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通过构建真实研发增长指标检验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考察战略投资者和管理层研发操纵行为对价值相关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研发投入提供了正向影响买入并持有收益率的盈余无关信息;②战略投资者可以提高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③部分企业管理层为调节市场反应作出研发操纵决策;④当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被市场识别时,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下降。该结论表明,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提高公司治理效果,研发操纵无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结论对于政府优化创新激励政策和创新监管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创新策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善企业研发结构失衡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次将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风险研发投资中,从理论上揭示风险收益不平衡是影响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的关键因素。政府研发税式支持对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具有较强的减税效应,而对风险较大的基础研究减税效应不足。政府“一刀切”的研发税式支持政策抑制了企业研发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研发结构优化,而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式优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程度。政府在践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应根据研发支出风险大小,实施不同支持力度的研发财税扶持,间接提升风险较大的研发支出收益率,改变企业研发支出风险收益不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14.
如何改善企业研发结构失衡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次将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风险研发投资中,从理论上揭示风险收益不平衡是影响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的关键因素。政府研发税式支持对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具有较强的减税效应,而对风险较大的基础研究减税效应不足。政府“一刀切”的研发税式支持政策抑制了企业研发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研发结构优化,而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式优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程度。政府在践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应根据研发支出风险大小,实施不同支持力度的研发财税扶持,间接提升风险较大的研发支出收益率,改变企业研发支出风险收益不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15.
研发投入波动性研究是研发管理领域新兴的热点议题。在目前聚焦研发转换对组织绩效促进作用的研究中存在幸运者偏差现象,即成功实现转换的企业绩效得以提升,但作为一种剧烈的组织变革,也有企业因研发转换而失败。基于间断平衡理论,选取1002家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实证检验研发转换与组织失败的关系,从技术能力和同构压力视角考察两者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研发转换跨越强度与组织失败可能性正相关;技术能力在利用式研发向探索式研发转换与组织失败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成功企业的同构压力对探索式研发向利用式研发转换与组织失败的关系起“倒U型”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研发管理研究,并为企业制定研发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韩东林  张琼芝 《技术经济》2012,31(11):31-35,49
基于2011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利用DEA中的基本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评价了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效率。结果表明:2009年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效率普遍不高,R&D活动为DEA有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只有7个,其他DEA无效的24个省(治区、直辖市)中有约58%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R&D投入冗余问题,5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R&D产出不足问题。最后提出,可通过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R&D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省际间工业企业的R&D合作来提高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效率,缩小省际间的工业企业R&D效率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上海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和软件开发研发外包的深度访谈及调研,分析了研发外包的内部动因;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研发外包的外部环境动因。结果表明,研发外包内部动因主要表现在降低成本、获得专业化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技术、经济、市场、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态度与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研发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复杂产品供应商被锁定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研发体系中低端,从而限制了国内企业创新行为。基于逆向国际化理论、知识获取理论和创新行为理论,研究国内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对复杂产品供应商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基于182家复杂产品供应商的有效样本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在上述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2005-2016年我国上市国际化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分析融资约束、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国际化经营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影响不显著,在全样本和高融资约束组中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创新投入具有中介作用,能显著提升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且有迟滞性;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投入正相关,在全样本组中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在控制变量中,实际有效汇率、净资产收益率与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而企业规模则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池仁勇  孙浩 《技术经济》2011,30(8):7-10
基于459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讨论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申请动机,并将之归纳为"拓宽市场和营销"、"获得垄断收益"和"设置专利阻拦"三种。运用DEA方法对三种专利申请动机下的样本企业的R&D效率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获得垄断收益"为专利申请动机的企业的R&D效率最高,此动机有助于企业提高R&D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