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瞿华 《生产力研究》2005,(6):165-166
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教育产品具有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等性质;教育本身就是产业部门,根本不存在“产业化”问题;“承认教育是产业但又认为教育不能产业化”是一个逻辑混乱的、违反概念同一律的观点;把教育产业化等同于教育商品化、市场化的观点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教育产业的一种最为流行的、误导性最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展教育产业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庆红 《经济师》2002,(3):19-21
文章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 ,分析教育产品的性质。指出在教育的不同阶段 ,教育产品可分别选择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形式。并从教育投资收益率和平等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教育产品选择不同类型的经济学依据。然后依据产业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分析教育产业市场形成的内在根据。最后分别从资本市场和发展模式角度提出发展教育产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其成本应实行财政补偿机制;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其成本应实行市场补偿机制;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其成本应实行混合补偿机制。这些分析为合理确定教育财政支出范围、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加快发展我国教育产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俊发 《财经科学》2005,(5):170-175
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教育产业及其发展的相关问题。首先,明确提出现代教育产业是一种混合产业,兼有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双重性质,中国现阶段必须将教育当做混合产业来发展,才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其次,在明确现阶段应当以混合产业方式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制定和实施的教育投入和管理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讨论教育服务的性质,然后从效率的角度,运用公共产品、公益产品以及交易成本等理论论证了政府干预教育提供的理论依据与方式,并分析了私人部门提供教育的可能性,提出构建多元教育提供主体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教育服务提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教育提供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府采购是政府部门及政府机构或其他直接或间接接受政府控制的企事业单位为实现其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使用公共资金获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除了具有采购一般的性质外,还具有政策性、公平性、守法性和社会责任等特点。实行政府采购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克服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7.
邓有高 《经济论坛》2003,(23):77-79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依据及现状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在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教育消费和教育分配存在市场缺陷。首先,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具有较大的外部效益。一方面,受教育者学到知识和技能以后,增强了竞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在生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因而,它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给了社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民族文化与道德素养,因而,它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消费中的这种外部效益使得市场对…  相似文献   

8.
何为“产业”?按经济学解释,就是指生产同一类性质的产品或劳务的集合体,是基于使用价值来理解的,是否具有某类共同特征是划分产业的基准。何为“产业化”?一般而言,产业化即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化,教育产业化则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教育作为一种服务产品,须遵循市场供求原理并进行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我们能够对教育劳动的性质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劳动;第二,教育劳动是一种可交换劳动;第三,教育具有间接的生产性质。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生产力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教育劳动不仅影响社会经济价值的形式,而且教育劳动生产的产品价值也能够通过教育产品市场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一、地方公共产品与地方公债。(一)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产品是具有社会公共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它不同于私人产品,主要表现在:第一,非排他性。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利益,而任何人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获得利益。第二,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完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称纯公共产品,只具有其中一种性质的公共产品称准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益,对我国开展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应用菲德的两部门模型对我国从1978年—1998年教育的外溢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报刊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首要宗旨,始终把“服务教育、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放在最根本的位置上,有效的服务才是教育报刊完成其历史使命、实现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报刊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必须隔绝“市场化经营”,避免市场化的经营举措损害其公益地位和宗旨;但是,教育报刊也必须借助市场化的服务手段,强化其影响力,赢得读者的青睐,提高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教育财政国内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产品公共属性的界定方法。随着公共财政改革和理论的发展,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些专家和学者根据教育经济学和教育财政学发展的需要,开始对教育产品公共属性的界定进行研究。但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这类研究的看法并不一致,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界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性质,称为"准公共产品"。在共性技术的创新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首先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及"市场失灵"现象的产生;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共性技术存在生产和需求的双重外部性,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产生;最后指出,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失灵"现象。  相似文献   

15.
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城乡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梳理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内涵入手,针对我国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现状,提出通过建立充分的公共教育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公共教育服务多元化合作供给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的监管、考核和评估机制以及完善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相关制度等路径来推进城乡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服务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顾名思义教育服务贸易则是各国在教育服务方面提供的输入与输出.基于贸易行为的角度而言,教育不再具有单纯的国家性、公益性的特征,其还具有经济利益性的特征.我国要在进出口贸易领域将教育作为一项经济产业来发展,突出我国教育服务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政府的引导、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原生态具有经济的特征 如果承认教育的原生态本来就是一种因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活动的延续性需要而产生的自觉行为,那么,教育的属性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多重的属性。而教育产业概念的提出,也无非就是从经济生产的视角,把一度被我们所忽视的教育的经济属性凸显出来,对教育进行了经济功能方面的重新定位。因此,它与教育的事业性、福利性等,都不是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并列兼容的。也自然不存在哪部分教育可以作为产业,哪部分教育不能作为产业的问题,更不存在教育产业与义务教育的对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峻 《经济师》2002,(1):129-130
文章指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资源要素,教育产业运作对于改变我国教育结构单一,规模小和供给不足的现状,对于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协调发展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教育产业运作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伟娜 《经济论坛》2009,(16):78-82
垄断性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和较强的正外部性,是公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随着垄断性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和民营化规制改革,传统的普遍服务机制交叉补贴、财政补贴、政府直接投资逐渐失效,需要建立起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普遍服务机制。本文提出建立与垄断性产业改革进程和市场机制改革相适应的普遍服务基金制度,是垄断性产业规制改革后提供普遍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是一种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追求教育公平,保证教育的公益性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责任。然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财政教育投资、生均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完成率等方面。要缩小教育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公平、公正为原则,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宏观管理与监督。促进和谐社会背景下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