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市场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企业环境的变化日益加剧.顾客主导、竞争激烈、变化快速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环境的特点,以标准化产品为代表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代已经结束,生产方式日益呈现多品种、少批量的趋势,这对企业组织结构和营销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要求企业变革原有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不适应因素,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重整工作流程,保持营销主体和营销客体的动态平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营销,是指企业通过了解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互动关系,运用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以达到共同利益目标的营销活动.目前,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和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需求呈现个性化.企业唯有重视并善于运用个性化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3.
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从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变化趋势和特征及现阶段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消费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企业面对网络消费者的特定心理,以突破传统的经营思维局限,改革固有的营销策略、营销方式,构建适合电子商务的全新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在走过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之后,又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相应地,消费者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情感消费的比重提高,个性化需求增加,消费过程也变为一种体验过程.体验在继产品、服务之后,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提供物,以关注顾客体验为核心的体验营销战略成为新时期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是以市场、顾客的需要为起点的,客观、准确地把握顾客的心理,激发顾客的消费需求,是影响企业营销的关健因素之一.顾客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企业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营销方式和手段是否为顾客所接受等步及的心理问题都需要分析和研究,通过掌握顾客消费心理的一般规律,能帮助企业及营销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体验经济属于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高层次消费需求。在经济与科技水平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形势下,消费者购物心理与消费需求的变化关乎企业能否立足市场。鉴于此,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应根据市场现实情况合理调整营销策略,优化营销方案,根据消费者需求创新体验营销模式,保证产品服务与消费者情感诉求高度吻合,促进企业在体验经济时代获得全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刘治江 《特区经济》2007,225(10):280-281
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的营销组合要素及其模型的分析,结合复杂消费时代需求和营销的实质性变化,探求影响顾客满意和顾客价值实现的营销组合要素,并依此建立起新的营销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8.
张娟 《改革与战略》2012,28(5):60-62
在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企业间竞争将在新的层面上展开。企业需要不断探索营销策略的创新,以适应新的营销环境。精准的定制营销、便捷的网络营销、低碳的绿色营销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是后危机时代企业营销策略创新可以选择的部分路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营销蓬勃兴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缩短了流通环节,提高了营销效率,降低了销售成本,加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与效益,提升企业知名度,快速融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营销能力.因此,我国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树立网络营销理念,实行扁平化营销模式,加强网络品牌建设,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我国营销产业产生了新的互动营销模式,新型互动营销在企业、平台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三方相互作用,发掘消费者的消费潜能,引导消费者从"被动消费"走向"主动消费"。文章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新的互动营销模式,分析并阐述了新互动营销的特征及其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在扩大的同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制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基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在逐渐提高,本文将以转变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通过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创新,旨在探索出一种紧跟新时代市场经济步伐的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管理销售模式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虽然引起企业贸易活动和营销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 ,但它并不能改变基本的营销理念、营销关系和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销实践中,4P营销组合策略与4C营销组合策略各有利弊。为了适应物流外包市场的变化与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将两者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互补而不是取代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与发展,共同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营销组合策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竞争战略与营销战略是建立在对以往的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理解之上。但这种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企业的营销方法也应该随之变化。如何适应甚至利用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本文论述了企业营销部门如何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应用一系列新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去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市场环境,从而使企业保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高校营销人才就业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胜 《改革与战略》2010,26(4):159-162
近年来,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一直是就业最热门专业之一。但就业质量仍不尽如人意,“二次就业”和“两年现象”比较突出,给企业和学校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更有不少高校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仍旧采用传统的毕业推荐形式或依赖一次“双选会”来获取就业率,没有真正解决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市场供需矛盾。一方面是高校大量营销专业毕业生不断推向社会,另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招不到合适的营销人才,招人、用人成本昂贵。因此,文章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入手,探索新的形势下高校营销人才就业模式,并创造性提出了可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爽 《科技和产业》2011,11(9):54-55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主动实施低碳营销是企业可以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筹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企业界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暴露出种种误区,威胁着低碳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其一:产品没有低碳的效用。其二:低碳营销传播活动与产品(品牌)核心价值偏离。其三:支离破碎的低碳营销不成系统。为了实现低碳营销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当做好产品开发、营销沟通和战略竞争三个关键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差距给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企业要能提升营销竞争力,它应制定有效对付变化的营销规划,加大市场研究的力度,认真致力于内部运作和用心锻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蔡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3):126-128,146
文章论述了中国石化产品市场分析方法和市场的中国特色。分析方法分三个层面:供需分析、市场分析和竞争力分析。供需分析主要论述了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如何分析,重点讨论了需求的结构分析和供需分析的核心工具一供需平衡表的应用。市场分析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论述了宏观经济、政府政策和行业趋势三个因素;微观层面讨论了新增产能、价格变化、替代品、营销模式和突发事件五个因素。竞争力分析从企业战略层面分析产品的竞争力,讨论了成本和技.术两个因素。最后探讨了中国石化产品市场有中国特色的三个特点:现货市场、国营特色和进口产品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9.
刘红 《特区经济》2012,(10):203-205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今天,高科技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形式不同于传统产品决定了高科技企业的市场营销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经济理论的新特征。本文针对高科技企业营销特征,提出了高科技企业市场营销的的具体对策,以期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som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among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enterprises. The study compares some results of a recent survey-a sample of five hundr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entral China-with some former literature views about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west. The comparison consists of private entrepreneurs social origins,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or a successful enterprises, marketing strategy, and influence of the government,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