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北京水资源承载力与承压状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包含人口、生态和经济因素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市1999-2007年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指数化分析,并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比较法测度了同期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压力度.研究发现,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状态处于"超载状态";同时,承压状态分析发现近年来北京水资源承压度出现逐年回升的态势,暗示北京市水资源的"超载"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缓解.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测度指标之一.本文将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引入生态足迹模型,使用北京市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等数据衡量了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总需求为3853.8万公顷.约为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23倍;人均生态足迹为2.51公顷,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北京的经济发展尚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3.
城市承载力是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城市承载力状态并探寻其制约因素是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建立的蕴含自然资源支撑、区域环境压力和城市建设调控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度结果表明,新疆城市承载力总体保持稳定并趋向改善,但承载状态级别较低,区域环境压力较大,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异特征;城市建设调控的差异正成为城市承载力空间分异的主因,其政策蕴意在于可通过提升落后地区城市建设水平缩小城市间差距。  相似文献   

4.
城市气候承载力作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反映城市系统与气候系统之间互馈关系,其空间状态关乎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基于DPSIR和状态空间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空间概念模型、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测模型,提出气候承载—空间适应方法体系;结合GIS,以厦门为具体案例城市,定性、定量、定位进行城市气候承载空间模拟分析,创建城市气候承载地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空间适应热点区域,进而提出城市气候承载—空间适应优化建议。以补充"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相互调节适应的空白,为我国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天津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灰色关联度定权的方法测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逐层测算综合评价值;指出天津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呈逐年递增趋势;进而针对天津城市土地“十一五”期间的土地承载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基于此,并对“十二五”期间的土地承载状态进行了预测,为保障天津城市土地资源持续健康的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经济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承载力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010年的三次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文章中计算了基于城市经济承载力的北京市最优人口数量.最后,对如何提升城市经济承载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20,(6):216-217
与以往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不同,从膳食营养角度出发,基于人体每日所需的热量、蛋白质、脂肪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赣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7年赣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承载状况较为稳定。②以最少热量承载力预测未来赣州市土地资源承载状况,得出,未来赣州市将处于富余状态,且承载状况良好。由上述结论深化基于膳食营养成分的土地承载力评价,为赣州市的土地利用、农业发展、食物供应体系建设等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程鹏  栾峰 《城市发展研究》2016,(11):117-124
以我国16个特大城市为例,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主客观测度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解析。首先,基于熵值法进行客观测度,结果表明各个城市间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城市优于中西部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优于低行政级别城市、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优于非核心城市等特点。然后,通过与主观测度的公众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在整体和分系统层面主客观测度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依据主客观测度结果将各个城市归纳为4种类型,并对主客观测度进行差异解析,提出总体上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而非决定关系,且在维度和效用两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特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拉动,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钧”,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世界范围内脱钩测度的指标尚不统一.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类脱钩指数模型,从理论和案例两个视角评价了其精度和适用范围.比较显示,陆钟武教授提出的脱钩指数模型更能精确地测度环境负荷的脱钩状况.利用该模型测量了北京市自2000年起10年间的能耗脱钩状况.结果显示:北京市的能耗一直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袁晓玲  张跃胜 《城市问题》2015,(3):18-24,104
以2003-2012年30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耦合模型分析了二者间动态耦合的演化轨迹。结果显示:基础设施与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二者的耦合度呈收敛趋势,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多数省份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同样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阮金元  阮新 《标准化报道》2001,22(6):12-14,17
对开展产品综合技术保障研究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加强质量工程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发表了意见,促使各方面对产品质量引起重视,使我国企业在跨世纪的产品质量竞争中,将会由弱到强,中国产品将阔步走向世界,走向21世纪的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承载力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成渝城市群中土地、水资源、交通和环境要素承载力指标,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水资源承载力城市群的发展影响,南方城市群承载力高于北方城市群,承载力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呈倒U分布等承载力区域差异,并且诊断出五大城市群发展中的短板.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从优化承载力结构、稳步提高城镇化进程、合理引导资源需求、实施空间管治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玉梅 《价值工程》2012,31(9):160-161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关教育思想能够敦促大学生自觉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形象意识、人际技能、合作精神,公关教学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顺利走上社会,从而有助于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蓉  张毕西 《价值工程》2005,24(2):46-48
本文对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合理的扩展,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包含七个组成部分;介绍了供应链上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并以供应链业务流程为出发点分析了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5.
吴时国 《价值工程》2011,30(16):308-308
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思想工作者必须具良好的心态。其中思想工作者不居高临下,保持相互尊重的平等心态,不自以为是,保持海纳百川的宽容心态,不急以求成,保持常抓不懈的执着心态,是做好新形势下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6σ管理法问世以来,备受各国推崇。在我国有条件的企业中逐步推行,对改进我国企业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自本期始,本刊开辟专栏,介绍6σ管理思想、方法及模式,交流实施经验,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6σ管理”专栏由群龙企业咨询(上海)有限公司(BMGChina)协办。  相似文献   

17.
面对重大、特大工业安全事故接连不断.煤矿瓦斯爆炸及透水事故一起又一起.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也时有发生.所有的事故原因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不严”.“严”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安全管理上一定要突出“严”字.但重中之重是“严”要到位。  相似文献   

18.
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禹 《基建优化》2004,25(3):19-20,28
针对目前工程担保市场存在的法律障碍,担保供给主体缺位,有无条件担保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就工程担保的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19.
陈明吾 《价值工程》2014,(15):310-3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西方启蒙思想家以"人权"否定"神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以唯心史观抽象出来的人性论忽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必将导致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对立,使之成为瓦解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工具。为了更好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批判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所衍生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20.
靳春玲  赵延龙 《价值工程》2006,25(5):106-108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既体现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者的水平,又决定着一个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关键。因此,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后业主怎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最大限度地把握造价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业主为立足点,针对建设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探讨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