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却未得到根本的转变。随着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快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企事业单位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主要经济体制,它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管理是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首先论述国内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模式的发展现状;接着论述了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的意义;最后对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所涌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区县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提高区县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安全运用的前提,是区县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建立政府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基础。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包括国有资产监督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两个方面。国有资产监督体制由各级人大的  相似文献   

4.
节约型社会、服务型政府等都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不能有效地规范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仍较低。为此,亟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现  相似文献   

5.
甄红线  马珍珍 《海南金融》2011,(12):18-20,34
如何构建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本文通过回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与过程,并在综述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体制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旨在为我国未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借鉴与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发展和壮大我区国有经济,推进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不断加强和改善我区国有资产管理,不仅对维护我区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比较欠缺,一些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将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历程做出一些回顾,并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与途径提出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够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国有自然资源性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应对国有资产进行价值和功能上的定位的观点,最后提出了完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水利国有资产是我国的国有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水利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化是我国水利国有资产实现其价值的重要体现,为了实现我国的水利国有资产的最大利益化,必须要建立好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我国的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制约着我国的水利国有资产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的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系统的分析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从而使水利国有资产发挥其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我国水利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促进我国进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教育体制的改革给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带来新的要求,本文在研究江苏省资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街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中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如何管理国有资产,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多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管理、服务、监督三大内容构成的营运体系、国有资产代表选派和考核制度以及多种类型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资本经营责任制,实施相关的配套改革和国有资本监管体系等方面对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跨境流动急剧增加,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日欧不断加码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给各国的政策制定和金融稳定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应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对国际经验的总结,旨在为更好的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安全。本文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性、信用、盈利能力、流动性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法构建了一个多指标综合监控的银行财务风险测度模型,以期能够有效地识别风险,通过事前控制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平抑经济波动,为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最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沿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银行资本管理工程化的逻辑框架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波 《金融论坛》2006,11(10):22-27
银行资本管理是基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基础上的战略管理,是衡量与协调风险、收益、规模和成长性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在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中作用日益重要。本文首先总结了资本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了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主,账面资本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为辅的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工程化方式,统筹协调、循序渐进,逐步构建现代银行资本管理体系。现代银行资本管理体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过程管理、制度体系和信息系统三方面,其中,过程管理是资本管理体系的核心;现代化银行资本管理体系实施途径主要包括组织因素和阶段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代表着商业银行所在国家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实力。通过对10年来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有关中国商业银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上榜的商业银行近10年来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绩效,但是,与国际大银行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为此,中国银行业应尽快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及运行机制,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外资与产业政策的动态博弈模型中,嵌入文化凝聚力和传媒产品属性等传媒业特征,经过分析可知,在两企业生产差异产品时,国家传媒企业保护政策对国内传媒企业有利,但对外资传媒企业不利;外资吸引政策对国内传媒企业不利,对外资传煤企业有利.因此,我们可以随着传媒市场规模的变化而适当调整相关政策,加强对待煤传播途径的管理,并通过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来提升国内传媒企业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16.
资本工具的创新可以拓展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空间,提升银行补充资本的能力,强化银行业的资本约束,增强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本文在阐述我国资本工具的应用及创新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二叉树模型,探讨了我国新型资本工具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机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高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高、高校的资产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高等院校的财务风险急剧聚集,部分高校已陷入财务困境。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通过提高风险意识、完善内控制度、构建风险预警体系等方式加强风险防范指导思想,并针对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通过控制投资、多元化筹资、完善财务管理等具体措施进行控制,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及其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了出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覆盖面窄、立法滞后、集资渠道窄、资金缺口大且管理不规范等。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的描述及存在问题的剖析,探讨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改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country risk’ and relates i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loan portfolios in international banking. Applicability of conventional portfolio-theoretic concepts to the management of country lending exposure is examined, as are the requisites of country review systems for national exposure management.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gulation is assessed in this context, focusing on the dangers inherent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initiatives for optimum global capital allo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