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信用卡犯罪数量急剧上升,如何有效打击这种犯罪,保护信用卡业务正常、快速地发展,也就成了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对立法完善提出建议: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应独立成罪;信用卡诈骗罪应规定单位犯罪;诈骗三次以上未到额度也应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2.
孙玉仁 《商场现代化》2007,(21):270-272
恶意透支诈骗犯罪已经成为信用卡业务面对的一种严重风险,而且作为信用卡犯罪的一种,其特征相对其他信用卡犯罪有特殊之处,准确界定和理解恶意透支,对司法实践和犯罪构成理论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围绕恶意透支本身及其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并为完善立法提出了建议,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3.
周宝金 《商》2013,(7):159-159
通过对信用卡套现"使用"诈骗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似乎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但根据刑法罪刑法定原则,暂未有一个刑法条文对信用卡套现的"使用"诈骗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不宜将此认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4.
高菲  黄书建 《市场周刊》2004,(6):113-114
信用卡诈骗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犯罪,也是现时社会常见多发的犯罪,从理论上对信用卡诈骗罪犯罪对象进行探讨,对于准确地确定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正确地对借记卡诈骗行为和虚拟信用卡诈骗行为定罪具有重要意义,最终保证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王慧敏 《消费导刊》2009,(11):123-123
本文从客观方面对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要件进行简单论述,希望能对认定信用卡诈骗活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杨国胜 《商》2014,(7):169-169
刑法理论界关于研究信用卡诈骗罪的文章和专著已经很多,但在具体认定信用卡犯罪时依然存在难以认定的现象,基层公安法制预审民警在审核信用卡犯罪案件时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模糊现象,以及根据实践中对打击和预防信用卡犯罪的需要,笔者对日常案件审核时常见的信用卡犯罪行为进行分析,以期增强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打击和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卡诈骗罪是一种新型的金融犯罪,是利用信用卡为犯罪工具和犯罪手段的一种智能型犯罪。对于盗划信用卡行为的定性,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在不同意见。本文通过对一起盗划信用卡案件的分析,提出只有结合信用卡交易的基础法律关系对行为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对案件进行准确的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8.
王多昇 《商》2013,(13):218-218
信用卡诈骗罪是一种金融诈骗犯罪,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用卡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支付手段,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了人们消费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信用卡申领使用的越来越普及,信用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司法实践活动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犯罪侦查中,涉及信用卡的诸多问题常常困扰着侦查人员.诸如信用卡诈骗罪中"信用卡"含义的确定,非法中介进行信用卡套现的定性以及商业贿赂犯罪中收受信用卡之受贿数额的认定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以期有利于经侦工作,打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信用卡犯罪日益猖獗,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和公众的合法权益.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中增设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罪,该罪名将信用卡犯罪的源头行为和帮助行为都纳入了刑法的视野.本文在分析犯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从刑事立法上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都属于诈骗型犯罪,从理论上来讲二者是有所区分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二者的明确区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以合同进行诈骗的普通犯罪极易与合同诈骗罪相混淆,该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的争议以及真实案例,从刑法相关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司法实践情况,对诈骗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尤其是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定义加以分析,从...  相似文献   

12.
杨军  李娜 《商业时代》2013,(4):105-106
金融诈骗罪定罪模式的选择关系到金融刑事立法价值尺度的衡量,因此学界争论较大。有些学者主张采用"抽象的危险构成要件"立法技术,选择行为犯定罪模式;还有学者认为采用预备犯理论更能起到打击新型金融犯罪的效果。本文基于对金融诈骗罪侵害法益的分析,认为本类罪立法应当维持现行的结果犯的定罪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信用卡透支包括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一旦恶意透支或善意的不当透支,将面临超限与提现不享受免息,透支超限要支付按复利计算的利息费用、超限费和滞纳金等严重后果。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银行系统应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信用卡透支内部控制体系及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骏 《商场现代化》2007,(8):275-276
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仅限于以与申请人不一致的虚假身份证明骗取。要视骗领目的认定骗领行为的罪与非罪。不具有诈骗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使用骗领的信用卡的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盗窃骗领的贷记卡并透支使用的,不能按照盗窃罪处理,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15.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刑法中可以分为法定型和非法定刑目的犯、占有型和占用型目的犯。合同诈骗罪属于法定型目的犯、占有型目的犯。刑法和司法解释对取得型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规定,为实务中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商》2015,(17)
以盗窃等非法方式取得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认定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以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为例,在我国主要存在盗窃罪说和信用卡诈骗罪说两种观点。认定这类行为首先要弄清前非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其次要区分后使用行为的对象,若对机器使用,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构成盗窃罪;若取现或消费,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同时特别注意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认定需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徐生成 《商》2013,(9):151-151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规定犯罪主体为自然人,单位犯此罪的,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按照“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量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的出现,使单位犯罪的情况不断增加,这样一来,贷款诈骗罪将单位犯罪排除在外,显然是越来越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发展。遗憾的是,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并没有将贷款诈骗罪加入单位犯罪。本文仅就“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作浅显探析。  相似文献   

18.
信用卡犯罪严重威胁到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会给发卡机构、持卡人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为有效地防范信用卡犯罪的发生,有必要对信用卡犯罪进行界定,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不断加强信用卡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打击信用卡犯罪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邹淇曲  胡莹  孟显芳 《商》2013,(22):265-266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商机促使人们对资金的需求空前增大,众多投资者为了募集到充足的资金往往不择手段,各种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时常见诸报端。集资诈骗罪不仅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还侵害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手段日新月异,导致在理论界乃至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认定还存在着较大争议。因此,笔者认为,厘清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对于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健 《商场现代化》2008,(7):257-258
修订后的信用卡诈骗罪中规定没有考虑信用卡的真伪性质,应在立法上予以区分以避免在司法中造成混乱。同时,拟制款的规定,有以"罪刑法定"的名义违反"罪责刑相适应"之嫌,当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同样的诈骗数额达到信用卡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而未达到盗窃罪的"数额巨大"的标准时,仍按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定罪量刑,造成重罪轻判,罪不当刑的尴尬。据此本拟制款,完全可以去掉或改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和本条择一重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